全國政協(xié)辦復逾5100件提案
全國政協(xié)十一屆三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xié)委員、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lián)、人民團體、政協(xié)各專門委員會積極通過提案建言獻策,共提交提案5678件,經審查立案5300件。到目前為止已辦復5164件。
農民收入增長幅度提升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目前公布的數據,201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增長14.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9%,既高于同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的實際增速,也高于10.3%的GDP年增速。
這種情況上一次出現,是在27年前,即1981~1983年間,那是農村改革初期碩果累累的年代。
我國大陸城市空氣質量無一及格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與公眾環(huán)境研究中心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10年度30個中外城市空氣質量信息公開評價報告稱,國內20個大陸城市無一及格,平均分僅為22分,分數最高的北京僅38分。
公眾環(huán)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指出,國內城市與參照組國外城市之間的最大差距,在于國內的監(jiān)測和發(fā)布指標不全面,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對于細顆粒物的監(jiān)測與發(fā)布缺失。
不過記者日前從環(huán)保部了解到,細顆粒物作為已經列入WHO空氣質量準則中的“常規(guī)”污染物之一,我國很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間將其納入國內質量標準。
通過小動作讀懂男人心
美國心理學家凱文·霍根表示,男性不像女性那樣,喜歡用言語表達情感,但他們的肢體語言卻會暴露其真實想法。女人應該學會從以下這些小動作中讀懂男人的心思。
十分在意。如果男人輕輕地為你撩開擋住眼睛的頭發(fā)或彈去衣服上的灰塵,說明他十分在意你。當男人被一個女人所吸引時,他會對她的各種細節(jié)關愛備至。女人應該認真觀察男人手停留的位置,如果彼此是初識,且對方意圖真誠,那他就會刻意避開觸碰你的腰部和胸部等敏感部位。
看上去有點震驚。聊天時,男人經常會有不經意間抬眉毛等動作,而且時不時地露出驚訝的表情,那就是他的潛意識:表明他對你充滿喜愛之情,并希望與你進一步發(fā)展。
正面朝向。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說,當男人正面朝向異性時,說明他正試圖引起對方的注意。這一舉動是人類自身進化的結果,意味著“關注我,我很重要”。如果婚后男人有這一姿勢。說明他正在認真聽你的表述。非常希望和你交流。
慵懶。交談時,男人雙手抱肩略顯慵懶,是希望讓對方覺得自己更容易接近。男人在交談中所表現出的松弛狀態(tài),說明他不想在心儀的人面前表現得過分強勢,但同時又想表達出與對方在一起很舒服的感受。
生命的接榫
裝修房子的時候,我到賣古董家具的店里買了一些清朝的門窗,請木工把有窗花的部分拆下來,鑲嵌在新家的門窗上。
裝修的木匠是臺北一流的師傅,任何細作的家具都難不倒他,但是當他看到那些清朝的古門窗時。也忍不住贊嘆不已:“看到這些古代的門窗。作為一個木匠,就好像聽見國歌或看見升旗,忍不住要立正敬禮。”
我問他:“你覺得清朝的門窗美在哪里呢?”
“不論是構圖、組合、接榫,都是一百分,無話可說。你看四面門窗。沒用一根釘子,古代也沒有黏合膠。卻可以接得如此完美,保留到現代,完全沒有損壞。”他說。
我忍不住問木匠師傅:“如果把這窗花交給你,做出一個一模一樣的,不用釘子與膠水,你辦得到嗎?”
他沉吟了半晌,說:“我可以做得一模一樣,甚至做得更好,但是我不能做,也不愿意做。”
“為什么?”
木匠師傅道出了一個現代人普遍面臨的問題。他說。如果他不借助任何機器,做出一個鑲滿窗花的窗子。至少要花一個半月的時間。工錢加上材料,一個窗花至少要賣15萬元,可是買一個真正的古窗只要五六千元。何況,有誰在裝修時,愿意讓工匠花上一個半月只做一扇窗呢?
“再說,古代的人蓋房子、做門窗;都是為子孫來考慮的,他們的眼光、用心,至少在百年以上。現代人很少在同一個房子住十年以上,何況是對待一扇窗呢?”木匠師傅說,“在時間上,我不能做;在用心上,我不愿意做。”
從前,我一直認為古人的手工好。才能做出那么好的家具。木匠師傅為我釋疑。其實現代的工匠也可以做得一樣好。只是沒有古人的時空,也沒有古人的心情。
我在齊白石的傳記里讀到,從前的木匠到大戶人家做裝修,往往一住就是兩三年。如果是到寺廟,一住二三十年也是常有的事。他們花費青春與心力,選用最好的木材,用最細膩的方法,就是要做出最好的家具,并且傳諸后代。
以中國的木作來說。最了不起的方法就是“接榫”:讓木頭與木頭以陰陽、虛實、凹凸、伸縮來咬合。圖案、結構、形式都已到了完美的境界,而且歷經數百年也不朽壞松脫,那是多么精巧輝煌。
可惜的是,由于時空的錯謬、因緣的落差、用心的不同,我們往往無法那么完美地接榫。后來不得不借助機器、鐵錘、鐵釘、黏膠,使那隨時可能松脫的情緣勉強組合。直到有一天。啪啦一聲,完全地碎裂。
女人對男人的5個誤會
即使再恩愛的一對兒,也會有一些沒辦法理解的心理差異。以下5種男女戀人之間的內心沖撞,不知給愛情制造了多少麻煩。
1 男人骨子里都是大男子主義者
真相是:陽剛是男人的基本屬性,但未必沒有柔情。當戀人間的關系逐漸親密,男人也會和女人一樣。大腦里充滿各式各樣的問題與想法,可是不論他怎么想,都是圍繞著女人:她和我一起愉快嗎?她到底喜不喜歡我呢?我身上會不會有什么怪味惹得她反感?她今天看起來不太高興,是不是我做錯了什么?22歲的柏川迷惑地說:“我總是害怕自己做錯事。有時她希望你積極主動一點,有時會要你緩一緩。我一直搞不清楚該怎么做。”
2 男人重色欲輕愛情
真相是:男人未必都是體內荷爾蒙的奴隸。絕大多數男人認為,寧可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女朋友,相互關懷,彼此真心相待,也不愿意和不三不四的女孩子鬼混。事實上。許多男人寧可完全沒有性行為。也不愿意跟自己不喜歡的女人交往。
3 男人都喜歡美女
真相是:對女人,大多數男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類型,只與自己心目中的女人約會。比如。有的男人喜歡高個子的女人,盡管這個女人看上去一拳就可以撂倒這個男人:還有的男人非常在乎女人有飽滿的雙唇。不要以為男人都那么淺薄,女孩子相貌如何,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大三男生光仁說:“完美的人格以及過人的智慧,才是我追求的。”
4 男人不在乎女友懷孕
真相是:多數男人明白,沒有愛與經濟基礎,不值得讓女友冒懷孕的危險。
5 男人不善于表達感情
真相是:如果所謂表達不僅僅是說,那么男人很善于表達。在男女交往的過程中,沒有一方愿意先開口說“我愛你”。因為誰都不知道說出這句話的結果是好是壞。可以肯定的是,在雙方感情的巨輪啟動后,幾乎所有男人都會和女人一樣,心里充滿柔情,他會用各種各樣的行動默默地表達愛意,可惜女人更相信自己的耳朵。
哪怕只有一杯茶
在從倫敦出發(fā)的火車上,她注意到坐在過道那邊的一位老先生。他穿一件V領的淡茶色毛衣,里面是件淺綠色的襯衣。
他從手提袋里拿出從火車站的咖啡店里買來的一杯熱茶,再拿出一包曲奇餅干,又從隨身的小行李袋里拿出一本很厚的小說……他很慢地喝茶,偶爾配一口曲奇。其間。他目光并不從書上移開,手卻總能很準確地找到曲奇和茶杯。直到她下車,老先生的曲奇才吃了一半。老先生的桌面一直保持著干燥整潔,沒有曲奇的碎末,也沒有茶水滴漏。
在這個英國紳士身上,她見到了珍貴的東西,那種自始至終對生命的鄭重。當你沒有典雅的茶具、豐盛的茶點、相伴的友人時,你仍舊能鄭重地面對自己,享用生命里哪怕只有片刻的靜怡和甜美,在平淡或者煩惱的日千里,也能像花一樣開放,哪怕此時只有一杯茶。一杯茶,我們總是能夠擁有的。
人在何時最明白
人大多是糊涂一陣子,明白一陣子。沒有誰能一輩子明白,也沒有誰會一輩子糊涂,當然精神病患者除外。聰明人無非明白的時候多,糊涂的時候少罷了,即便稱贊一個人絕頂聰明,也難免會有“聰明一世,糊涂一時”的時候,更不用說一般人。那么,人在何時明白,何時糊涂?皆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譬如貪婪之人,一見錢財就會犯糊涂,膽大妄為,伸出手去,不計后果;好色之徒,一遇美女嬌娃,就難以自持,欲火中燒,明知道人家是美人計,是圈套,也硬往里鉆。
人在倒霉時最明白。平時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不分彼此,親如兄弟。而一旦到了秦瓊賣馬、關羽走麥城的時候,就會有人坐視不管,看你笑話,還有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于是你就明白了誰是患難朋友,誰是無恥小人,誰是逆耳忠言。誰是巧言令色;明白了以后朋友該怎樣交,道路該怎樣走,錢財該怎樣花。
人在大病后最明白。大病一場后,人才會明白只有身體最重要,其他都在其次。所以,平時那些看似重如泰山般的事情,一場大病就都看輕、看透、看開了。一個人如果實在是被那些名利困擾得執(zhí)迷不悟,誰說也不聽,那就不妨讓他到醫(yī)院重癥室去躺幾天。身上插滿管子。他就什么都想明白了。出了院他可能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人在臨終時最明白。即將被迫飲下毒酒的李煜想明白了,“不幸生在帝王家”:不久于人世的陸放翁想通了,“死去元知萬事空”;彌留之際的范成大明白了,“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一日被連降十九級的年羹堯想明白了,“人生貴適宜”;白綾系脖的和坤想明白了,“百年原是夢,卅載枉勞神,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站在昆明湖前的王國維也想明白了,“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人在下臺后最明白。人一下臺,立刻樹倒猢猻散,以前家里門庭若市,熙熙攘攘,現在變得門可羅雀,車馬稀少;以前鞍前馬后的部下,再見面立刻變得形同路人,滿面桃花變成冷若冰霜。這才明白,敢情以前人家對我畢恭畢敬,對的是我頭上的那頂官帽。做官是一陣子,做人才是一輩子,想想自己以前在位時頤指氣使,牛皮哄哄,實在可笑。
人在退休后最明白。回想以前在位時,同事之間為名利地位,為評職稱、升官銜,爭得臉紅脖子粗,甚至爾虞我詐,以鄰為壑,實在沒意思。退休后才想明白,那些東西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論級別高低,官職大小,退休時都趕齊了,大家全是退休老同志。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一個人在最該明白的時候才明白,縱然能收亡羊補牢之效,但往往為時已晚,再回頭已是百年。真正的高人、智者,就是不吃塹也能長智,不倒霉也知道交友之道,不生大病也曉得身體最重要、不進監(jiān)牢也明白天網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