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
嘿,你好!啾啾先生不知道批評你的人是誰,是怎么批評你的,批評得有沒有道理,所以我說的也不一定對。如果你認為我說的有道理,就聽一聽,如果你覺得沒道理,可以不聽,呵。你對其他人的意見也可以這么辦,比如對待別人的批評,有句老話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意思是如果人家批評得對,就改正,如果批評得不對,就要提醒自己不要犯這個錯。
有一項心理研究表明,七八歲的小朋友經(jīng)常在課堂上講話、做小動作,老師根本就管不住,這時最有效的辦法并不是去批評、指責他,更不是懲罰他,因為那樣的小朋友根本不在乎老師的批評,他講話、做小動作就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老師面對這樣的問題最有效的辦法是當做沒看見。也就是說,一個老師如果懂得心理學,可能根本就不會去批評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這是不是從反面說明,批評你的人其實是在關(guān)心你?如果你現(xiàn)在連看他一眼都不敢,會不會讓他很難過呢?哈,其實你也沒什么好怕的,我想他是因為喜歡你才批評你的。
再講個故事吧。一百年前,有個名叫朱起鳳的年輕人,在學校當老師。有一次閱卷,看到有個學生在試卷上寫了“首施兩端”,朱起鳳老師批改時就說:“應該是首鼠兩端”。后來學生都譏笑他:“老師連《后漢書》都沒有讀過!”原來“首施兩端”出白《后漢書》,并沒有錯,它和“首鼠兩端”是一個意思。朱起鳳老師意識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后來就發(fā)憤讀書,花了30年的時間,專門研究像“首施兩端”和“首鼠兩端”這樣的詞語,并編成了一本詞典——《辭通》。
朱老師對待批評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習,你覺得呢?呵呵,因為你沒有署名,所以用了你郵件里的網(wǎng)名。這個網(wǎng)名很好哦,陽光寫在臉上,我想你也一定能帶上你的“暖陽”去面對批評你的人。
啾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