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聲飄蕩,玉壺光轉,五彩繽紛的游船停泊在河上。沒錯,這里就是舉世聞名的秦淮河。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一千多年前,一代詩人杜牧夜泊秦淮,留下了千古名句。今天,秦淮河煥然一新,繁華無比。
夜泊秦淮,看花燈,乘游船,真是別有一番滋味!秦淮河畔人山人海,店鋪林立。進去打壺酒,坐在岸邊看著秦淮河的夜景,定能體會出杜牧當年的傷感情懷。
乘坐一葉小舟,漂蕩在秦淮河上。一縷薄霧飄在眼前,月色朦朧;一座座磚瓦屋矗立著,清晰可見;遠處的簫聲,隱隱約約。游秦淮,以月為伴,以霧為友,又得簫聲相和,怡然哉!
越走越遠,忽見一座大橋橫在河面。定睛一看,竟是朱雀橋。劉禹錫有一首很有名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朱雀橋的右岸,便是烏衣巷,樓閣林立,頗有典雅之氣。
再往前游,十二盞宮燈掛在河兩岸。這十二盞宮燈畫的竟是“金陵十二釵”,十分好看,畫中的詩詞更妙。宮燈擺放錯落有致,里頭點著一根紅燭,不怎么明亮,昏黃如斜陽。
看著秦淮河,我不禁想起有名的“秦淮八艷”,她們雖不幸流落風塵,但品格高尚,正如林黛玉寫的“玉是精神難比潔”。圍繞著這些秦淮女子,也有許多文人騷客留下無數詩詞歌賦……在這秦淮河上想著,想著,一股親切感油然而生。
船靠岸了,我依依不舍地跳了上去。秦淮河,游人的天堂!
(指導老師 任彩燕)
作品鏈接
千百年間,蜿蜒流淌的秦淮河無數次“流”進文人騷客的筆墨之中。除了杜牧的《泊秦淮》、劉禹錫的《烏衣巷》,還有哪些與秦淮河有關的文學作品呢——
《桃花扇》:清初劇作家孔尚任以秦淮歌妓李香君為主角創作的傳奇戲劇。“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這是《桃花扇》中所描繪的秦淮河一帶繁華的景象。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1923年8月,著名作家朱自清、俞平伯同游秦淮,并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為題,各作散文一篇,風格相異,各有千秋。
我們默然地對著,靜聽那汩——汩的槳聲,幾乎要入睡了;朦朧里卻溫尋著適才的繁華的余味……我們卻只不愿回去,于是只能由懊悔而悵惘了。船里便滿載著悵惘了。
——朱自清《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節選)
……河心里晃蕩著的,河岸頭歇泊著的各式燈船,望去,少說點也有十廿來只。惟不覺繁喧,只添我們以幽甜。雖同是燈船,雖同是秦淮,雖同是我們;卻是燈影淡了,河水靜了,我們倦了。
——俞平伯《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