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爸媽帶我去了山東濰坊的姥姥家。在那里,我學會了放牛,而且蠻有牛緣喲。
姥姥家在一個小山村里。那里的山可美了!一片翠綠,一片寧靜。那天,姥爺要去放牛,我趕緊說:“姥爺,我和你一起放牛吧!”姥爺說:“你會嗎?”我笑著說:“當然會了,不就是放牛嗎?”姥爺嚴肅地說:“可別吹牛啊,那牛也會發脾氣。”我不相信:“怎么可能啊,牛又不是老虎,放個牛有那么難嗎?”姥爺看我很自信,就答應了。我跑去門口牽牛,可是不管我怎么拉它,它就是不走,牛脾氣還真大呀!
“放牛,先要和牛交朋友。”姥爺微笑著走過來說,“牛通人性,你好好待它,它就回報你。好些年前,咱村里一個小孩在放牛的路上,幾頭牛突然將他圍起來。他一時納悶,不知牛要怎么對待他。就在他不知所措之時,猛抬頭,發現離他不到兩丈遠的岔路口,一條大灰狼死死盯著他。那狼一直蹲在那里,幾次想撲向放牛娃,都被幾頭牛攔住。最后有人路過,狼被趕跑。得救的孩子,抱著牛親個不停。”
我聽得入了迷,問:“姥爺,現在這山里還有狼嗎?”姥爺“撲哧”就笑了:“孩子,別怕,沒有了!”我緊張的心安穩下來。“多有感情的動物呀!”我溫柔地對牛說,“我的牛善人、牛乖乖,聽我的話,我會把你趕到有草的地方,要聽我吆喝喲。”姥爺笑著瞇起了眼睛:“孩子,你忒聰明呀!對,要想辦法和它親近,就不生分了!”說著,姥爺輕輕在牛背上拍了幾下說:“這也是你的小主人,要聽話呀。”牛好像聽懂了姥爺的話,乖乖地跟著我走了。
山路兩邊有很多綠草,牛見了就吃起來,可真貪吃啊!姥爺走過來拉拉繩子說:“走嘍,我帶你去吃更嫩的草!”牛抬了下頭,就跟姥爺走。姥爺告訴我,放牛該牽牛鼻子上的繩子,這樣牛才不會犯倔,乖乖跟著人走。
我認真地點點頭,從一旁細心觀察。姥爺對牛的脾性熟記于心,牛一抬足一頷首,一個響鼻一聲哞叫,姥爺都能領會。牛也十分喜愛姥爺,離老遠就會對姥爺發出“哞”的問候。終于到了山上,那里有很多肥美的嫩草,成群結隊的蝴蝶翩翩起舞,把牛、我和姥爺包圍在一起。
自從這次山間放牛以后,我常跟在牛的前后左右,幫它搔癢,輕撫它。牛漸漸喜歡上了我這個“外來戶”。后來,這頭牛見到我也會揚起頭表示親熱,眼中透露出慈愛的目光,那眼神,令我至今難忘。看來,咱的牛緣還真不賴呢!
(指導老師 傅秀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