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機之下的繁榮
巍峨崢嶸的維蘇威火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火山,它高聳于美麗的那不勒斯灣。自古以來,維蘇威火山一直是個令人恐怖的巨人,經常吐出血紅的火舌,吞噬周圍的山川田地,肆意報復住在山腳下那些桀驁不馴的人們。
但在兩千多年以前,從古希臘人手中奪取維蘇威火山周圍地區的古羅馬人卻不相信維蘇威是座活火山,更不相信它會再次爆發。他們認為,這座昔日的火山因缺乏燃料已經熄滅。山頂的火山口,里面長滿了樹木雜草,有的樹高達十幾米,可見它已休眠多年了。于是,古羅馬人在山頂建造了一座朱庇特神廟,并將葡萄園一直擴建到山頂。
維蘇威山腳下的兩座古城,即龐貝城和埃爾科拉諾城,在古羅馬人的統治下發展很快,成了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中心。由于這里地處那不勒斯海灣,氣候宜人,景色秀麗,許多古羅馬的達官貴人在城里城外修建了豪華的別墅。旅館、飯莊、商店和海邊浴場更是遍布山丘和海灘,成了遠近有名的游覽城市。城里的居民人數激增,龐貝城有近兩萬五千人,埃爾科拉諾城也有一萬余人,在當時來說,這已稱得上是個繁華的都市了。
然而,維蘇威火山這個令人恐怖的巨人,并沒有沉睡不醒。公元79年它的一次大爆發,竟將這兩座繁華一時的古城埋葬在厚厚的死灰中。
公元79年8月24日,龐貝城與往日一樣,又迎來了一個酷夏的早晨。天蒙蒙亮,石鋪的大道上,川流不息地行駛著從農村和海邊來的滿載蔬菜和鮮魚的馬車。不久,居民們起床了,開始了一天的緊張勞動。用現在的計時單位來說,大約在8點以后,大道上車馬人流,頓時熱鬧起來。孩子們成群結伙地夾著書本上學校;男人們去面包坊、漂染坊勞動;婦女們上街買東西;圓形競技場里有角斗士在格斗;大劇院里在上演一出歌劇……呈現出一派和平安寧的景象。
就在這天中午,維蘇威火山突然噴發,前后持續8天。火山灰毫不留情地將龐貝城和埃爾科拉諾城湮沒,這兩座城中近半數居民遇難。
當時羅馬艦隊的指揮官,以著37卷《自然史》而揚名的優秀學者老普林尼,也不幸遇難。他的侄子,年僅16歲的小普林尼親眼目睹了維蘇威火山爆發,并將所見所聞和他的叔叔老普林尼遇難的經過寫信告訴了歷史學家塔西圖斯,從而使后人對龐貝城的末日情景了如指掌。
征兆
這個故事,就圍繞老普林尼和他的侄子小普林尼展開吧。
那天,老普林尼率領他的艦隊停泊在那不勒斯灣彼岸的米西那姆鎮。這里離龐貝城約20公里。小普林尼和他的母親也同艦隊家屬住在這個小鎮上。上午,一家人一起去海邊浴場游泳、曬太陽。中午回來吃過午飯,老普林尼就回書房辦公了。下午一點鐘左右,正在室外忙碌的小普林尼的母親,突然發現天上云彩的形狀和大小與往日不同,一個勁地往上升。她感到很奇怪,便匆匆忙忙地跑到書房,對老普林尼說:“天上云彩很怪,好像要發生什么事了?”老普林尼立即起身,與大家一起爬上一塊高地,觀看天象。
只見維蘇威火山上空升騰起不同尋常的云彩。開始時呈現出高大的柱狀,并且迅速地向高空伸展著;后來,圓柱形的云彩向四周擴散,變成了像該地區生長的傘形松那樣的形狀。這朵樹狀黑云逐漸鋪開,天空變得時亮時暗,但黑暗中也閃現出斑駁亮點。此刻天地都是灰蒙蒙一片,分不清哪是地面,哪是火山灰了。這種奇異的現象激起了老普林尼強烈的好奇心,他決心去探明究竟。他命令為他準備一艘快艇,并問小普林尼是否愿意陪他同行。小普林尼很想去,但一想到老師布置的作業還沒做完,就只好留下來做功課了。
老普林尼剛要出門,有人給他送來老友巴蘇斯的夫人萊克汀娜的一封求救信。萊克汀娜的別墅就坐落在維蘇威火山腳下,她因災禍臨頭而驚恐萬分,懇求老普林尼派快艇去救她,從海上逃生。于是,老普林尼改變了原定計劃。如果說,開始他還是出于好奇心,而此刻卻是出于英雄主義了。他命令整個艦隊啟航。他自己也登上艦艇。他的目的不僅要營救萊克汀娜,而且要營救別的遇難者。沿海濱別墅如云,有很多人陷入危險之中。
艦隊快接近目的地了。滾燙的火山灰不停地飄落在艦船上。有些水手害怕了,老普林尼卻命令艦艇直接向危險的岸邊駛去。他一邊叫水手搭救水中的遇難者,一邊以極其冷靜的頭腦,觀察、記錄著火山爆發的情景。
艦艇離火山越來越近,灼熱的火山灰紛紛揚揚,夾雜著黑乎乎的巖石塊,鋪天蓋地地落到艦上。這時,大海突然落潮,從火山腳退回來的巨大浪潮使艦艇無法接近海岸。幾個水手向老普林尼哀求道:“我們還是掉轉船頭,返回米西那姆基地吧。”老普林尼觀察了一會兒,果斷地說:“幸運在向勇敢者微笑。我們到斯塔比伊上岸,去看看我的老友龐朋尼安厄斯。”
最后的晚餐
斯塔比伊離龐貝城5公里,隔著一道海灣。老普林尼的艦隊順風行駛,黃昏時分就來到了斯塔比伊。龐朋尼安厄斯是個貴族,盡管斯塔比伊一時還沒有危險,但他已將別墅里的行李送到一艘船上。一旦風向改變,立即上船逃離這兒。
老普林尼發現老友極度恐慌,便親切地擁抱他,鼓勵他,安慰他,讓他振作起精神。接著,老普林尼神情自若地命令手下人準備好澡盆,讓老友洗個澡,以消除驚恐的心情。
洗完澡,龐朋尼安厄斯坐下來與大家一塊吃晚飯,情緒大有好轉,談笑風生,好像什么都不怕了。
但就在這時,維蘇威火山出現幾次猛烈的噴發。夜色愈濃使火山噴出的火舌更為明顯。龐朋尼厄斯又緊張起來。老普林尼安慰他,斷言這不過是鄉村人在放火燒他們遺棄的村莊。說完,老普林尼就回屋休息。很顯然,他十分沉著鎮靜,不久就進入了夢鄉。
過了一段時間,老普林尼所在的屋前,院落到處都覆蓋著一層飛石和火山灰。如果再呆在屋里,也許就出不來了。于是,大伙兒把老普林尼叫醒,到戶外一邊觀察火光,一邊商討哪種辦法逃生更穩妥些:依靠房子作掩護嗎?可房子在連續不斷的震顫中已經搖搖欲墜。撤到空曠處嗎?屋外有大量灼熱的石塊和火山灰濺落時時威脅人們的安全。真是進退兩難。但他們權衡利弊后,還是決定撤到空曠處,因為那里相對安全些。有些人由于恐慌,急不可待地要往外跑。老普林尼叫住了他們,讓他們用枕頭蓋住頭部,再用頭巾系牢,然后才走出去。這可是對付石雨,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最佳方法。
折騰了幾個小時,該天亮了,但天空仍是黑沉沉的,甚至伸手不見五指,只有那不斷升騰的火舌和閃光,時而劃破那漆黑的天空。老普林尼提議到海邊去,以弄清出海是否有危險。
來到海灘,一眼看去,波浪滔天,洶涌澎湃。一個浪頭打過來,老普林尼躲閃不及,嗆了兩口冷水,跌倒在海灘上。就在這時,一股散發著強烈硫磺味的熔巖和火山灰從天而降,把人們熏得直往回跑。老普林尼掙扎著要站起來,兩個水手趕過來攙扶他,可他剛站立,又一股刺鼻的硫磺氣體向他襲來,他立刻栽倒在地,再也起不來了。
第二天,云開霧散,天空終于明亮了。人們在海灘下找到了老普林尼的尸體。尸體完整無缺,沒有任何遭受外力傷害的痕跡,仍呈倒地時的姿勢,看上去更像一個熟睡的人而不像是個死者。很顯然,他是被大量有毒氣體嗆死的。
逃逃逃!
留在米西那姆鎮的小普林尼和他的母親,也處于危險之中。從半夜開始,大地就在強烈地顫抖。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但陽光顯得昏暗無力。眼看房屋就要倒塌,小普林尼和母親以及艦隊的家屬們都逃到戶外的空曠處。空地上的人越來越多。人人心頭都籠罩著一種大難臨頭的恐怖感。能夠立足的地方越來越狹小。于是,他們決定離開小鎮,向安全的地方逃去。其他人也跟隨他們離開。對于這些嚇得不知如何是好的人來說,別人的任何建議都比自己的主張更穩妥。
他們剛走出小鎮不遠,便駐足不前了。道路已被地震波毀壞了,到處都是波浪狀的沙石包。他們的馬車盡管行駛在平地上,卻在劇烈地振動,即使用大石塊壓在上面,也無法使馬車不顛翻倒下。大地在劇烈地抽搐顫抖,大海也在塌陷。海水被吸到大海深處,海灘向前擴展了許多。毫無疑問,這是地震引起了海嘯。許多海洋動物因此留在了裸露的海灘上。天邊那一團團可怕的烏云火光閃閃,巨大的火光時而分成數條蛇狀的火帶,就像閃電一般,但遠比閃電強烈得多。
火山灰開始下落了。小普林尼回頭一望,只見一股濃煙像洪水般從后面涌來。他大吃一驚,喊道:“媽媽,趕緊逃吧,趁現在還能看得見,快點離開大路,不然,你會被人群踩死的!”
他們剛剛離開大路,眼前立刻就變成一片黑暗。這種黑暗不像是沒有月亮的夜晚,也不像是烏云滿天的夜晚,而是像房間里突然熄燈后的那種黑暗,令人恐怖的黑暗!
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到處都是是婦女們的號啕聲,孩子們的尖叫聲和男人們的呼喊聲。父母在呼喚兒女,妻子在呼喚丈夫,只有在呼喚中才能辨別出自己的親人在哪里。一些人在死亡面前驚恐而虔誠地祈求眾神保佑,但更多的人認為,世界的末日已經降臨,它將把眾神和人間一起毀滅。
天空出現了一道微弱的亮光,但人們覺得這不像是黎明的曙光,而是有大火逼近了!火流在遠遠的地方落下來,于是,黑幕又降臨了。厚厚的火山灰像下雨似地紛紛落下,人們不得不隨時抖掉落在身上的灰塵,要不準會被它掩埋掉。
過了好一陣,黑幕終于像煙云一樣慢慢消散了,白天真的回來了,與白天一起出現的還有太陽。不過,陽光昏暗,就像發生了日蝕似的。幸存者們開始返回米西那姆鎮,但昔日的家園已面目全非,一切都被灰白色的火山灰深深地掩埋了,就好像天上突然下了一場奇怪的大雪。小普林尼和家人在希望和恐懼中度過了一個焦慮不安的夜晚,第二天終于逃出了這片恐怖的地區。
可怕的末日
米西那姆鎮離維蘇威火山有20公里,已經遭此厄運,由此可知,坐落在維蘇威火山腳下的龐貝城和埃爾科拉諾城,又該是何種慘烈的情景了。
維蘇威火山爆發的那一天,龐貝城里近25000居民,被地震震得東倒西歪。當他們聽到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和看到頭頂上空吐著火舌的濃煙在翻卷時,一個個嚇得渾身發抖,不知所措。孩子們慌忙從學校逃往家中,父母們為尋找孩子,在街道上狂喊亂叫。人們為了躲避火山帶來的災難,在黑暗中拼命向南奔跑。
龐貝城的一大半人逃出了災區,但至少有近萬人喪生。他們有的為了尋找親人走晚了一步;有的自信能歷經大難而不死,不愿離開;有的被黃金珠寶迷住了心竅,舍不得離開。當火山灰遮天蔽日降落時,他們迷失了方向,被灼熱的火山灰吞沒了。
連續7天7夜,天空都飄灑著滾燙的熔巖塊,落下的火山灰有幾百萬噸。最后一天,出現大量后來證實為有毒的蒸汽,形成一片毒云。毒云擴散了,殺死了所有還沒有撤離的人。接著又爆發了山洪。洪水、泥漿、火山灰迅速混合成火山糊。這種熾熱的糊狀物質頃刻將龐貝城團團裹住,把它掩埋深達14米。
接著,火山糊又沿著山坡流向埃爾科拉諾,封住了該城的北面城墻。驚慌失措的居民有的沖向海灘,企圖向大海逃命,有的鉆進山腰穹洞中避難。但是,火山糊很快破城而入,沖毀房屋,侵入街道,形成滔滔巨浪向海灘奔泄。
大量的火山糊也把埃爾科拉諾城深埋達20米,躲在穹洞和海灘的人群都未能幸免于難。即使登上船只的,也因火山爆發引起的海嘯,將船只推回岸邊,最后被火山糊吞沒。
破解古城之謎
這兩座繁華的古城深埋在火山糊中,從此在地球上消失了。它們到底在何處,一千多年中一直是個不解之謎。
到了1592年,羅馬人在維蘇威火山腳下修筑水渠。工匠們挖出一些大理石碎片和古羅馬錢幣,但這也未引起人們注意。1689年,又有工匠發現幾個刻有“龐貝”字樣石建筑物碎片,這同樣也未引起人們的重視。
直到1748年,一位名叫阿爾卡比埃爾的西班牙工程兵上校,他聽說在龐貝和埃爾科拉諾地下通道里埋有寶藏,便去征得那不勒斯國王的同意,對龐貝遺址進行發掘。不久,龐貝城的圓形競技場被挖出來了,場內還有幾具死于格斗的角斗士遺體,看來,火山爆發時競技場內正在進行格斗。盡管一千多年過去了,這幾具尸體在火山灰的密封下依舊保存完好。
系統的挖掘工作始于1860年,到1960年才接近完成。至此,一座被火山灰封存了一千多年的龐貝古城,終于重見天日了。它的城墻長達4800米,城內有一座能容納2萬名觀眾的圓形競技場,一座有幾千座位的大劇院,還有幾座神廟,兩個廣場和高大的城堡,以及3座公用大浴池、40家面包坊、20家染坊等,規模十分壯觀。
在廢墟中還挖掘出700多具遺體,他們臨死時的姿態和場景,重現了這一震驚千古的人間慘劇。
在埃西斯女神廟里,發現多具祭司的遺體,這些祭司之所以逃到這里,是以為女神能保護他們不受火山的傷害。
在一所監獄的大門口發現一具骷髏,手里還抓著武器,看來這名全副武裝的羅馬士兵,在堅定不移地執行著上級命令,站崗站到最后時刻,而他的長官在恐慌中竟忘了讓他下崗。
在一座別墅的地下室里,發現18具成年人、一個男孩和嬰兒的尸體。別墅大門附近有兩具骷髏,一個手里拿著一串鑰匙和一大筆錢,另一個手里緊握著銀制花瓶。很顯然,這座別難時,兩個仆人企圖盜竊錢物后逃跑,但都沒逃脫得了死亡。
在一個發掘點,人們找到一具手執寶劍,呈直立姿勢的男子遺骸。他腳下踩著一堆金銀珠寶。他一直在保護這堆財寶,因為他身邊躺著5具尸體,這五個人可能是被他殺死的搶劫犯。
對埃爾科拉諾城的考古發掘,則始于兩三百年前。1670年,人們在城郊的一座樹林里打井,偶然發現了一個古代劇場的廢墟,并在那里發掘出一些雕像和大理石裝飾品。1738年,喜愛古文物的波旁王朝國王卡洛鼓勵人們進行系統的考古發掘。他們使用開鑿垂直和水平隧道的辦法深入到被埋沒的埃爾科拉諾古城,挖掘出大量碑文、雕像、壁畫等藝術珍品。從1927年起,意大利開始采用正規方法進行發掘,終于使這座深埋在地下一千多年的古城重新返回地面。
這座古城街道縱橫,店堂林立,花園庭院、溫泉別墅傲立其間。別墅內有客廳、臥室,重樓疊宇、曲徑回廊……依稀可辨。公共浴室里,既有彩色大理石鑲嵌的浴池,又有陳設講究的休息廳、布局合理的冷熱水循環系統。在美麗的海濱浴場,一條石砌的臺階自上而下把峭壁劈開,將街面與海灘溝通。整個城市,設計精巧,充分表現出埃爾科拉諾人的智慧與才干。
在近幾年的發掘中,還發現了140余具罹難者尸體,當年火山爆發的慘景重又展現在人們眼前:一位母親蜷曲著身子,護住掛在脖子上的嬰兒,下面還接著一個稍大一點的孩子,很顯然,這位處于危險中的母親正在全力用自己的身體保護著孩子。一個男人拼命地向后揚著脖子,嘴巴張得很大,肯定是在呼救。一名士兵活活悶死在沙灘邊的泥層里,腰間還掛著佩劍。在一個港口穹洞里,有12具尸骨,很可能是為躲避火山糊而在這穹洞里藏身的一家人。他們準備搭船逃命,可是還沒來得及上船,就被火山糊封埋在洞穴之中。
現在,這兩座舉世聞名的古城遺址已成為露天博物館,每天的參觀者達數萬人之眾。古城有滄桑巨變,令人感慨不已。在留言簿上,人們對火山爆發釀成的慘劇深表痛惜,對諸如老普林尼一類在巨大災變中臨危不懼、恪守職責、舍己救人的英雄大加贊賞,敬佩之情躍然紙上。
知識點—— 火山
巖漿活動穿過地殼,到達地面或伴隨有水氣和灰渣噴出地表,形成特殊結構和錐狀形態的山體。
地殼之下100至150千米處,有一個“液態區”,區內存在著高溫、高壓下含氣體揮發成份的熔融狀硅酸鹽物質,即巖漿。它一旦從地殼薄弱的地段沖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volcano)。火山爆發能噴出多種物質。火山是熾熱地心的窗口,是地球上最具爆發性的力量。
火山活動能噴出多種物質,在噴出的固體物質中,一般有被爆破碎了的巖塊、碎屑和火山灰等;在噴出的液體物質中,一般有熔巖流、水、各種水溶液以及水、碎屑物和火山灰混合的泥流等;在噴出的氣體物質中,一般有水蒸汽和碳、氫、氮、氟、硫等的氧化物。除此之外,在火山活動中,還常噴射出可見或不可見的光、電、磁、聲和放射性物質等,這些物質有時能致人于死地,或使電、儀表等失靈,使飛機、輪船等失事。
在地球上已知的“死火山”約有2000座;已發現的“活火山”共有523座,其中陸地上有455座,海底火山有68座。火山在地球上分布是不均勻的,它們都出現在地殼中的斷裂帶。就世界范圍而言,火山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一帶和印度尼西亞向北經緬甸、喜馬拉雅山脈、中亞、西亞到地中海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