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東北部有一座神秘的圣山半島,該島也被希臘人稱為“男人國”。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個島上的阿索斯山之所以有名氣可不在仙,而是由于山上居民中除少數人外,其余是清一色的修道士。在山谷之間、懸崖之上,修建著幾十座大小不等、式樣各異的修道院,看起來錯落有致。此外,只能住幾個人的小修道院和個人苦修的隱士小屋也是別具一格。1927年,由希臘憲法規定這里為僧侶自治共和國。
“男人國”的歷史可上溯到1000多年前的拜占庭帝國,當時的帝國首府在君士坦丁堡,與圣山半島隔海相望。這個風景優雅的半島就成了修道士們的隱居之地,人數最多時,這里的修士超過2萬人,修道院也星羅棋布。除希臘人外,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和俄羅斯人也相繼在這里修建了修道院。1060年,當時的君主頒布法令,禁止任何女性上島,甚至雌性動物也不得在此生存。1453年,君士坦丁堡失陷以后,大批藝術家為了避難,也紛紛逃到這里尋找凈土,他們帶來了大批的藝術珍品。后來由于戰亂和海盜的侵擾,大多數修道院先后被毀,許多修道士慘遭殺害,不少藝術品也被搶走。到1927年被封為希臘的自治共和國時,整個半島僅存20座大的修道院了。
阿索斯山可稱得上是真正的世外桃源,現在這里還有1300多名修道士居住。他們從不過問島外事,一個個沉默寡言,蓄須留發,身披東正教大斗篷。他們的一生主要是在誦經祈禱中度過。修士們過去為了生存,都自耕自種或從事手工業。食物當然都是素食,也可以品嘗當地產的“圣山牌葡萄酒”,但僅是品嘗而已,不能放開量飲用。
圣山半島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神權委員會,由每個修道院選派的一名代表加上政府的一位特派員,共21人組成。其中4位長老組成執行部門,一人為最高首腦,任期一年,屆滿再重新選舉。按照修道院的規定,每天24小時中,祈禱、勞動和休息各占8個小時,很有規律。據向導講,在這里看不到什么坑蒙拐騙和勾心斗角的事,因為修道士們一心只想“修道成仙”。
每個修道院都有一個隱蔽的后門通往叢林或大海。大多數修道院中央都修有塔樓,用來監視四周活動,一旦外敵入侵便可及早報警。遠看山上的大修道院,猶如古時的城堡般巍峨壯觀。其中外形呈洋蔥形的俄國東正教修道院里有35個禮拜堂,墻上掛滿壁畫和圣像,莊嚴肅穆。在正樓與大禮拜堂之間掛著一只重達16噸的大鐘,據說能敲出32種聲音。旁邊的希臘修道院里則保存著18世紀的壁畫和5000多冊古書,其中有400多本是極為珍貴的草稿及手抄本,記錄著悠久的希臘歷史和歷代藝術大師們的聰明才智。
900多年過去了,希臘人民早已過上現代化的生活,但是禁止女性和雌性生物上島的禁令卻一直不曾改變。當年的國王怎么會頒布這樣一條法令呢?除了和早期東正教嚴格執行禁欲的教規有關,還有幾個傳說一代代流傳下來。有一種說法是修道士們剛上島時,與牧羊女之間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情。另一種說法是圣母瑪利亞把圣山變成了她的私人花園,就不準其他女性上島了。
越是不讓看的東西,人們越是會感到好奇。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女子想一睹此地的奇景,幻想能闖進圣山,但很少有成功的。現在,在進入半島的路口和碼頭都有許多警察在巡邏,任務就是查看是否有女扮男裝者,一旦抓住,便安排到供女人暫住的地方,等待遣返。而如果有雌性動物上島,結果不是被轟跑,就是被用其他方式“處理掉”。久而久之,哪還有大膽的女性敢冒這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