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仁治
彭市漢江特大橋起止里程為DK 104+505.935~DK 112+ 566.84,全長 8 060.905m。共235個墩臺,其中0號臺~118號墩及 124號墩~234號臺位于漢江防洪大堤外側,119號~123號墩位于漢江左右防洪大堤間的河道與河灘內。118號 ~121號墩設計為(102+168+102)m連續剛構,121號~125號墩設計為(60+ 2×100+60)m連續梁。
119號墩~121號墩因水流影響需搭設棧橋作為現場機械、材料運輸通道,119號墩處堤岸邊,計劃在兩側搭設 36m長棧橋,120號~121號墩距岸堤較遠,計劃在上游搭設 6m寬施工棧橋,120號墩處設 12m加寬平臺。根據近 10年水位記錄,棧橋頂標高確定為33.7m。
120號~122號墩上游側棧橋橋面寬為 6m/12m,長 132m/ 27m,橋面高程+33.7m。棧橋基礎采用單排3根φ720×8mm鋼管樁,樁頂采用 2Ⅰ40型鋼作分配梁,樁間用[16槽鋼作剪刀支撐,在分配梁頂面架設8榀貝雷梁,貝雷梁上采用Ⅰ20@25 cm作為分配梁,橋面鋪設8mm厚鋼板。貝雷梁單孔跨度采用4.5m~12m。棧橋全長159.2m(4.5m+10.5m×2+3.2m+10.5m+ 12m×4+7.75m+2.5m+7.75m+9m+6m+9m+12m×2+ 6m),梁部結構為貝雷梁拼裝組成的連續梁;棧橋共布置 8片/14片單層貝雷梁,每 2片為一組,每組之間的每片貝雷梁通過橫向套管螺栓連接,兩組之間的貝雷梁下弦桿,用U形螺栓及[10槽鋼進行連接,上弦桿用特制U形螺栓通過連接Ⅰ20形成橫向連接系。貝雷梁頂面Ⅰ20分配梁按 25 cm間距(中心距)布置。橋面設計寬度為6m/12m,棧橋兩側采用φ48mm鋼管作為立柱,立柱上焊接水平φ48mm鋼管形成1.2m高的防護欄桿。鋼管樁施工采用 50 t履帶吊配合DZ90型振動錘進行施工。
119號墩上/下游設置棧橋橋面寬為 6m,長 36m,橋面高程+33.7m;其余設置同 120號墩側棧橋。棧橋結構布置見圖 1。

施工水位:26.5m;河水最大流速:V=1.73m/s;樁類型為單排3根,且水中部分樁長為6.3m,樁的入土長度為19m,為單排最不利樁基,所以以S6號樁檢算。S6樁下的土體為:粉質粘土,厚度為4.3m,平均液性指數為0.75,樁周極限摩阻為35 kPa;粉砂,厚度為9.7m,稍密,樁周極限摩阻為50 kPa;細砂,厚度為5m,中密,樁周極限摩阻為60 kPa。
橋面板為鋼板,其容許彎曲應力和剪應力分別為[σ]=170 MPa,[τ]=100 MPa,12 m×6.2 m范圍內鋼板重為:12×6.2× 0.008×79=47 kN;Ⅰ16橫向分配梁共 49根,長度為6.2m,總重:6.2×0.21×48=62.5 kN;貝雷架共計8片,同時考慮連接系和螺栓銷軸重,在貝雷架自重的基礎上考慮1.3倍的系數,總重: 2.7×4×8×1.3=112.3 kN,主梁為貝雷梁桁架,上承式,弦桿容許承載力560 kN,豎桿容許承載力210 kN,斜桿容許承載力171.5 kN; 2Ⅰ40a帽梁重:2×0.68×6.1=8.3 kN。
PD100履帶吊機,自重488 kN,吊重 300 kN,縱向作用長度4.66m,單側輪子橫向作用寬度為 0.76m;經橋面板、分配梁、貝雷桁架、鋼管樁等結構計算,結果均滿足設計要求。
物資、機械設備按照要求進場,為棧橋施工提供物資保障。與海事部門聯系,取得水上、水下作業施工許可證。根據水流情況及浮吊停放位置,埋設定位浮吊所用的地錨樁。調試、檢查各種施工設備。棧橋施工的主要設備配置見表 1。

表1 棧橋施工主要設備配置表
鋼管樁進場后,根據其長度及設計所需的長度進行配料,鋼管樁長度根據浮吊的起重能力及作業半徑分兩節施工,第一節振動下沉后,吊裝第二節并與第一節焊接接長達到設計樁長 30m,要求鋼管橫向焊縫不得超過兩道,鋼管樁底部、頂部加設 16mm厚 30高鋼帶進行加固,當兩節鋼管需進行對焊連接時,焊縫采用坡口、單面連續焊縫,并在外側加設 10m厚,15 cm寬的鋼帶以加強鋼管樁的整體強度。
4.3.1 鋼管樁打設、墊梁安裝
陸上鋼管樁打設前按設計圖對各樁位放樣,并用石灰按放樣位置撒出鋼管樁輪廓線。使用 1臺 25 t汽車吊喂樁,1臺 50 t履帶吊打設,打設時從兩方向吊垂線檢查鋼管樁垂直度,保證垂直度滿足要求。鋼管樁采用分節打設、現場接長,施工時應保證焊縫飽滿、管樁順直。水中鋼管樁打設時,將 80 t浮吊停放在插打鋼管樁處,起吊鋼管樁插入水中,并用纜繩控制位置,用卷尺測量定位鋼管樁位置,啟動震動錘使鋼管樁插入少許,復測鋼管樁垂直度及平面位置,鋼管樁位置偏差不得超過100mm,測量無誤后打設、接長至設計標高。
按設計要求焊接鋼管樁橫向連接系,在鋼管樁頂面焊接墊梁。由于連接系和樁帽距地面較高,采用簡易作業平臺施工,平臺使用型鋼焊接。樁帽施工前首先要對樁頂標高進行復核,并畫出樁頂標高線,把高出部分切割。連接系焊縫高不小于6mm,樁帽焊縫不小于 10mm。墊梁加工應按設計圖紙焊接綴板,保持墊梁上下平面平整。墊梁安裝時頂面水平,與樁帽間縫隙用鋼板塞緊,墊梁與樁帽用三角板焊接固定。
4.3.2 貝雷梁組拼、安裝
貝雷梁使用人工配合吊車拼裝,拼裝時首先安裝花架完成一組 3m節段,然后逐片安裝接長。貝雷梁分節按照梁跨組成分別組拼。貝雷梁安裝前首先在墊梁上測量放樣,用卷尺復核各點之間間距,無誤后在墊梁上畫出各組貝雷梁輪廓線。貝雷梁使用50 t履帶吊分組安裝,安裝順序先外側后內側,從大里程至小里程逐孔安裝,直至安裝完成。貝雷梁就位后及時焊接固定門架固定,防止后續安裝碰撞移位。一孔貝雷梁安裝完成后使用 25 t汽車吊安裝橫向連接系,檢查花架、插銷安裝質量,準備鋪設橋面系。
4.3.3 橋面系安裝
按照設計間距均布Ⅰ20工鋼,在工鋼下緣割孔用φ20圓鋼制作U形螺栓連接工鋼與貝雷梁(每組貝雷梁連接一處,并前后錯開布置)。鋪設8mm扁豆花紋橋面板,面板與Ⅰ20工鋼斷焊連接,鋼板端頭、四角焊接牢固。面板鋪設完成后在棧橋兩側設置高1.2m扶手,扶手使用φ48mm鋼管與φ20圓鋼制成;立柱采用φ48mm鋼管間距3m,頂部設置φ48mm鋼管扶手,下設2道φ20圓鋼欄桿。扶手上涂刷警示漆,采用紅、白兩種間距 40 cm涂刷。
4.3.4 橋頭引道填筑
橋頭支墩、均布工鋼、面板安裝完成后開始填筑橋頭引道。引道兩側、棧橋側按 1∶1.5放坡,填筑完成后堆碼砂袋護坡。先利用河砂填筑至墊梁標高,填筑時分層壓實;在貝雷梁側堆碼3層編織袋至貝雷梁頂標高,填筑引道至貝雷梁頂標高;棧橋橋頭6m范圍內使用C 30混凝土硬化20 cm厚。
鋼管樁接長應注意焊縫質量,接頭處增設綴板;加強控制鋼管樁平面位置及垂直度;鋼管樁入土深度應達到設計要求;各部位標高、平整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施工人員高空、水上作業應注意施工安全;起重、吊裝作業應配備專職安全員。
現場棧橋設計合理,施工順利,在類似工程中值得借鑒。
[1] 王金彪.港團河施工便橋設計和施工[J].山西建筑,2009,35(20):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