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雅琴 ,劉 妍 ,雷 軍
(中共西安市委黨校,陜西西安710054)
2009年西安的金融增加值占GDP的7.3%,標志金融業已經是西安的一項優勢產業。目前,西安市共有金融機構的法人機構和省一級的分行分公司機構近100家,營業網點超過1萬個,金融從業人員4萬多人,金融機構數量、金融市場規模繼續保持西北地區首位。2010年6月18日,綜合開發研究院推出了第2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西安在全國29個城市中名列第18位,位列中西部城市的重慶、武漢之后,成都之前。
西安市60年來經濟總量連上幾個大臺階,1985年生產總值達到50億元,1989年超100億元,2004年過千億元,2010年突破3 000億元大關。但是經濟總量仍然不夠大,西安的證券市場融資規模較小,且上市公司質量普遍不高,保險市場發展也較上述城市落后(表1)。

表1 2009年中西部部分城市金融資源狀況
西安缺乏實力強、輻射能力廣的大型金融機構,外資金融機構較少,銀行的新品種、新業務的開發與推廣不如國內其他城市。證券業主要集中在經紀、自營和委托理財3項業務,受證券市場波動影響較大;債券市場集中于國債、貨幣和同業拆借,也不夠發達;保險產品單一,主要集中在壽險和普通財險上,風險過于集中、險種有待拓展。因此總體來講,西安市的許多金融機構資產抵御風險能力不強,對外輻射能力有限。
西安市金融產業的結構性問題主要體現在缺乏對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服務的機構,銀行貸款門檻過高,遠遠滿足不了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而在金融產業鏈方面則體現在對全市金融業的發展缺乏統一規劃、扶持和整合,金融產業鏈不夠完整,尤其是信用擔保體系、產權交易體系建設和金融法制建設相對滯后。
金融中心的建立要依托于一定的金融商務區的發展。依據西安市的未來城市規劃,將在浐灞建立西安的金融商務區,按照一核、兩帶、三片區的總體布局建設。一核為金融商務核心區,位于緊鄰浐灞河的中心位置。兩帶即灞柳西路灞河景觀展示帶和桃花源浐河景觀展示帶。三片區包括北片區,位于安邸橋立交以北,構成區域配套服務平臺,依托浐灞商務中心,形成區域政務中心、文化中心和投資服務中心;東片區,位于東三環以東,形成金融配套服務平臺;西片區,位于東三環以西,構成金融后臺服務平臺。
為更好的推進西安區域金融中心的建設,必須根據西安的發展現狀,實施“分步發展、階段推進”的發展戰略。第1步,2015年建成對西北金融發展有強大輻射作用的西北金融中心,第2步,2020年建成在整個西部有較大影響力、輻射力的區域金融中心之一;第3步,2030年左右將西安發展成輻射能力覆蓋整個中西部地區的我國重要的幾大區域金融中心之一。
在運作模式上可以借鑒曲江發展的成功經驗,采取“市場主導、政府推動”的政企結合的運作模式,成立金融區項目發展有限公司,專門負責金融商務區的項目開發與建設,包括項目招商、配套設施建設、地產開發等。
(1)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西安市應加大對金融機構的引進和培植力度,引進全國性主要商業銀行來設立分支機構,培植和組建新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支持西安市優質大型企業設立財務公司,鼓勵組建新保險公司,支持組建金融租賃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同時還應大力培植本土金融機構,支持地方保險公司、農村信用社等逐步壯大。
(2)完善中介服務體系。西安市應積極引進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金融中介服務機構來設立分支機構和開展中介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區縣成立信用擔保公司;推動市級投融資平臺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現金流建設和信用建設;鼓勵市級投融資平臺開展多渠道融資,擴大直接融資規模,不斷增強資金實力和創新融資能力。
(3)大力發展能源金融。陜西能源豐富,但尚未形成能源生產、流通、交易、物流和資金結算等有機銜接,缺少有全國影響力的能源交易和綜合服務平臺。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為西安金融商務區所作的研究報告中,能源金融作為西安金融商務區未來發展的重點被提了出來。因此西安金融商務區建設就應融入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為其提供金融支持服務;吸引陜西的傳統能源、清潔能源與新能源產業的公司總部入駐;建立各類能源交易所或者是能源的交易中心,形成輻射西北乃至西部的能源資源交易中心。
(1)對于金融業引進人才,人事部門在立項申請、經費資助等方面給予支持。
(2)設立金融發展貢獻獎,對西安市金融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
(3)人事、公安部門應為金融機構高層管理人員,在辦理調入和家屬隨遷手續、人才居住證等方面提供便利,教育部門在金融機構高層管理人員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支持。
(4)城市生活費用和生活質量的差異也對金融機構能否吸引和留住高層次人才產生影響,制定實施積極有效的移民政策,提高城市居住環境的質量,降低生活費用,吸引高層次金融人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金融高級人才,建立適應金融市場化、網絡化、智能化、國際化需要的金融人才隊伍。
2.4.1 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實施“信用西安工程”,組建由政府牽頭,工商、財政、稅務等部門共同參與的信用工程領導機構,負責制定信用工程各項實施方案、協調各方行為與關系;利用多種方式廣泛進行信用西安的宣傳,切實保證各方講求信譽恪守信用,培育良好的社會信用風氣。
2.4.2 加強金融監管
認真研究世界各國金融監管的成熟經驗,深刻吸取美國次貸危機引發金融風暴的教訓,聯合各類金融機構,共同對市場進行規范、清查,處理各類違規違法行為;創新監管體系與監管方式,完善監管內容,保證各金融機構合法經營,嚴格防范各種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市場的平等自愿、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原則,保障成都金融業的公平有效競爭。
2.4.3 創建良好的服務和外部環境
(1)提供良好的政務環境。建立政府與入駐金融機構的聯系制度,定期聽取金融機構對政府的意見和要求,及時幫助金融機構解決問題。成立金融機構俱樂部,強化金融機構內部及其與政府部門的聯系與溝通。
(2)創造一流的商務硬件環境。充分利用政府融資平臺的支持功能,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效應,完善基礎西安市設施,改善生態環境。
(3)完善金融機構發展的配套體系。加快金融區域內各行業的發展,建立現代化醫療、教育機構及生活服務設施。
(4)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廣泛運用新聞媒體,加大對西安市形象、投資環境以及入駐金融機構的宣傳力度。
(1)爭取中央在西部實施區域化的利率政策,允許西部地區可適當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貸款利率,以充分集聚資金,吸引區域外的企業投資,存貸的利差由國家財政貼息支持。
(2)加大對西安的信貸支持力度,建議中央銀行給予西安金融機構特殊的信貸政策,實行較為寬松的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提高存貸款考核比例;積極爭取政策性銀行加大對西安政策性貸款比重,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開發。
(3)發展貨幣市場,為西安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信貸資金。銀行的信貸資金要大力支持西安的支柱產業、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支持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產品創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人民銀行總行在基礎貨幣投放上向西安傾斜,允許西安地區的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超過其他地區;增加區行再貸款、再貼現的額度,適當延長再貸款的期限。
(4)制定法規明確對西安的金融扶持政策。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西部開發中,在政策性金融與商業金融之間、引用內資與外資之間可能會存在矛盾,為了充分利用各種優惠政策,政府有必要制定有關法規政策,使金融扶持有法可依。
[1]劉貴生.關于西安構建西部金融中心的研究報告[J].西部金融,2007(6):11~ 12.
[2]田海威.西安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問計上海陸家嘴[EB/OL].[2009-07-08].http://b j.house.sina.com.cn/biz/.
[3]李 成,杜志斌.西安建立區域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J].西部金融,2007(1):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