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遠東,姚 永
1.浙江普陀廣播電視臺,浙江 普陀 316100;2.中廣協會技術工作委員會,北京 100866
“三網融合”的大潮大大推進了廣電寬帶接入網的建設,新業務的發展和帶寬競爭大大促進了同軸接入技術的進步。不光是中國,全球都是這樣。
EoC作為同軸接入技術是源于中國的,但多數都是從國外家庭聯網和非同軸介質技術移植過來的。目前已經投入應用的主要是降頻 WiFi,MoCA,Home?Plug AV/BPL,HPNA,還有基帶和窄帶EoC。以上技術對于初期的寬帶接入和互動電視回傳應用都能很好支持,但隨著融合業務的發展和大規模用戶的接入,對帶寬、QoS保障、多業務支持、家庭多終端接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技術開始暴露出一些不足。
中國自主創新的HiNoC技術雖研發多年,實驗室驗證也達到了設計目標,但尚未實用。
而北美多業務提供商(Multi System Operator,MSO)盡管多年應用DOCSIS進行多業務運營取得成功,但在電信運營商大力推進FTTH的形勢下也面臨帶寬擴展和成本急劇上升的壓力。
在這樣的形勢下,國內外的有線運營商和供應商都在尋找新突破。下面首先介紹從不同需求出發的幾種同軸接入新技術。
以太同軸接入網(Ethernet Coax Ac?cess Network,ECAN),又名同軸接入交換技術(CAST),是中國人最早專門針對同軸接入開發的技術,2006年開始研發,2007年開始試驗。物理帶寬30 MHz,35 MHz,40 MHz可選,頻譜位置在5~65 MHz范圍內可移動。采用2VSB~4VSB調制方式(可升級至8VSB~16VSB調制),在40 MHz帶寬下,每端口物理層速率160 Mbit/s,MAC層速率120 Mbit/s,鏈路損耗不小于60 dB。
如圖1所示,它的核心主要體現在把以太網的點對點交換技術和EPON的點對多點結合在一起,比普通局域網更適合一個端口(相當于其他EoC技術的局端)接入多個家庭內部終端。采用了EPON的MAC及其關鍵技術,包括多點控制協議(MPCP)、動態帶寬分配(DBA)、單拷貝廣播(SCB)組播等。由DSLAM主控芯片控制多信道(端口),因此具備了局端高性能和電信級的管理以及QoS保障。多通道MAC層集中處理,增加端口只需增加物理通道,實現了高性能與低成本的完美結合。由于采用了硬件處理技術,小包(64 byte)跟大包(1 518 byte)速率完全一致(如圖2所示),這是目前其他EoC達不到的。

終端完全硬件處理,無需CPU,功能由局端控制,成本低廉,并有利于大規模生產。
可平滑升級,漸進式發展。初期1棟樓1個或少量幾個同軸交換機端口(ECAN),逐步過渡到1個單元1個端口、1戶1個端口(CAST),兼顧帶寬需求和分期投資。升級的只是局端端口數和接入終端數,終端(CNU)不用改變。
ECAN的最大優勢是同時兼顧了家庭聯網和接入網的不同需求,可以在接入網中虛擬若干家庭網,相當于將家庭網關移到樓頭。
已經改造成集中分配的地區比較適合采用這種技術。原來采用五類線接入的地區也比較適合采用這種技術,因為有相同的技術體制,而又解決了“EPON+LAN模式”不易解決的室內布線、多業務、多終端接入問題。
沒有改造的樹狀網絡也可以采用ECAN技術,其小包處理、時延、抖動、組播支持、DBA、QoS、可控可管、單位帶寬成本、接入終端數量等方面也比現有EoC技術有明顯優勢。
根據如圖2、圖3所示的試驗網與規劃院的實測數據,ECAN達到了設計目標,1∶64情況下,速率基本不下降,大包小包的上下行MAC層速率基本恒定。

ECAN目前的主要不足在于PHY技術不夠先進,VSB調制方式在抗反射、抗窄帶干擾等方面均弱于OFDM。針對這一薄弱環節,ECAN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躲避干擾嚴重的頻段,頻譜可在一定范圍內配置。
2)降低調制率,目前的調制指數不大于 4 bit·s-1·Hz-1,降低了信噪比要求,但同時降低了頻譜效率。
3)采用帶內干擾抵消技術。
4)從整體架構上減少接入用戶數,降低噪聲匯聚,彌補頻譜效率低的缺陷,但同時增加了工程難度。
上述措施都是產品性能與成本的折中,后期也準備采用OFDM調制技術??傮w上,ECAN技術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方案。
DECO 是基于 EPON-MAC和 Cod?ed-OFDM的數據傳輸技術,由景略半導體(上海)公司為中國廣電寬帶接入網所開發。這種技術把EPON的MAC和G.9960的PHY結合在一起,具備如下特點:1)占用 5~80 MHz頻段,物理帶寬20~60 MHz可選,頻譜位置在5~80 MHz范圍內可選;2)動態范圍不小于70 dB;3)采用OFDM調制,512/1 024個子載波,QPSK,16QAM,64QAM,256QAM自適應;4)采用先進的LDPC糾錯編碼技術;5)采用了專利的帶外管理技術。在60 MHz帶寬下,每端口物理層速率不小于300 Mbit/s(256QAM),MAC層速率不小于250 Mbit/s,TCP/IP速率不小于180 Mbit/s,支持DBA,MAC層時延2~10 ms可配置(時延降低會犧牲一些帶寬)。
如圖4所示,DECO技術采用單芯片,CPU、存儲器均內置,減少了外圍器件,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設備成本。目前已完成工程流片,下一步還將簡化終端芯片以降低成本。

這種芯片設計思想比較先進,PHY與MAC均采用了當前領先的技術,因此性能較好,如果成本控制合理,市場推廣得力,會有較好前景。
圖5是這種技術的總體架構[1]。這是博通公司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開發的技術。這種技術提供了DOCSIS 3.0的成熟標準、QoS性能、EPON+EoC接入的統一管理,而又通過簡化DOCSIS降低成本:1)把包括3層轉發和路由匯聚功能的3層設備CMTS簡化為2層橋接設備CMC;2)MAC層取消PHS有效負荷報頭抑制和上行邏輯信道劃分;3)加密采用比較簡單的DES而非AES;4)PHY層下行多信道集中IPQAM調制;5)上行調制采用單一S-CDMA方式(DOCSIS還有A-TD?MA方式)多信道捆綁調制。

目前可以達到下行16個頻道捆綁,800 Mbit/s吞吐量(256QAM調制,每8 MHz有50 Mbit/s吞吐量);上行4個頻道捆綁,160 Mbit/s吞吐量(S-CDMA調制,每6 MHz有40 Mbit/s吞吐量)。圖6[1]清楚地體現了這種技術的核心在于同軸介質轉換器(CMC),它提供了包括網絡管理、QoS在內的PHY層轉換和MAC層橋接,實際上是集成了ONU和EoC局端以及它們之間轉換的橋。這種技術比現有的EoC有更成熟的標準體系,比現有的EPON+EoC系統有更好的端到端管理,同時比現有的DOCSIS體系有更低的成本,還能兼容DOCSIS2.0和DOCSIS3.0的Cable Modem。但相對于EPON+EoC,它不夠開放,被特定的ONU綁定(目前正在解決,但解決了這個問題對端到端性能和統一管理又會產生不利影響);相對于DOCSIS增加了轉換層次,把單一的DOCSIS分成了PON和DOCSIS兩段;最有爭議的是,把DOCSIS重要的路由匯聚功能改由系統提供商在OLT側集成。另外,在現有頻譜規劃條件下,和原DOC?SIS體系一樣無法解決上行帶寬的短板。
2010年8 月完成了FPGA工程樣機,預計2011年下半年可以流片。
Cisco,Motorola和Arris到目前為止都不支持這一方案,還在觀望。當然,這也許和他們不愿放棄CMTS的高額利潤和對CMTS的壟斷有關。
國內主要是中興和數碼視訊在開發相關產品,并稱之為C-DOCSIS或C-CMTS、Mini CMTS。還有一些機頂盒廠商在關注這項技術。國內先前大規模部署了DOCSIS的運營商十分重視這項技術,比如北京歌華、深圳天威都與廠商緊密配合,準備進行試驗與部署。預計DOCSIS EoC將在我國已經部署了DOC?SIS的地方得到支持和應用,但主要是局端。至于終端,估計在一段時期內將會以DOCSIS 2.0為主(因為DOCSIS的主要弱點是局端單位帶寬成本太高,而DOC?SIS 3.0的終端價位目前還比較高)。
EPOC(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ver Coaxial)是博通公司的專利技術。由圖7可見,EPOC是個完整的EP?ON架構,但在光分路之后的部分支路直接轉換成了同軸介質,可以看成把一個ONU轉換成了若干CNU,MAC層完全保留EPON協議。對于用戶而言,CNU的體驗跟ONU的體驗基本一樣,感覺不到差異(時延會有微小差異)。而對于運營商來說,不需要重新敷設光纜到用戶家中,而且由于同軸電纜部分采用頻分雙工,可以雙向放大,分路數可以增加。這對10GEPON系統降低入戶成本(增加接入用戶數)很有價值,對入戶以后的多終端接入也很有意義。


由圖8可見,EPOC的核心也叫CMC,跟DOCSIS EoC不同的是,它只進行物理層轉換。其中主要是線路編碼轉換和射頻調制解調。EPOC采用下行1.0~1.1 GHz及上行1.1~1.2 GHz作為全雙工頻段(可選)。子帶分集復用(Sub-band Division Multiplexing,SDM)、小波正交頻分復用(Wavele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WOFDM)或離散小波多音(Discrete Wavelet MultiTone,DW?MT)這3種調制方式可選。
其物理層轉換采用了一些關鍵技術,這集中體現在SDM中。SDM是美國一家叫做Broadband Physics的公司2003年創新的一種調制技術(2004年申請專利)。據介紹,調制效率可以接近香農限[3],頻譜效率可以達到 20 bit·s-1·Hz-1[4]。其核心在于提高線路編碼效率(8B/10B轉為64B/66B),并增加了數據內、外層FEC,以提高同軸物理層的抗干擾能力,從而提高調制率;同時把高速碼流切分成低速子帶進行變換。
EPOC是完整保留了EPON協議的系統,但同樣可以延續DOCSIS體系——其OLT可以嵌入DOCSIS適配層(DOC?SIS?Mediation Layer,DML),因此筆者把它理解為可以通過DOCSIS體系原有的OSS及OAM系統管理、支撐的EPON,即通過嵌入DML實現ONU、CMC、CNU統一管理。使EPOC適應各種HFC應用場景,包括DOCSIS體系和非DOCSIS體系。

這種技術既可以使FTTH方式應用于分散的別墅區,又可在密集居住區以同軸電纜接入多住戶。究竟可以接入多少CNU?專利文獻沒有說明。EPON并沒有明確規定每個PON口的ONU接入數量,實際上GEPON接入64個、甚至128個ONU也不是不可以的,關鍵是OLT支持的LLID數目(Broadcom的EP?ON支持多LLID)和光功率預算是否足夠。在光功率預算不夠時,還可以通過增強FEC(犧牲帶寬)來滿足條件。而在密集居住區同軸電纜功率預算不是問題:在最后100 m條件下,1 GHz的SY?WV 75-5同軸電纜衰減也就24 dB左右;專利還允許雙向放大[2]。關鍵是SDM的成本,特別是終端成本。如果成本低,那就適合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有線運營商。這是一個最簡單、最直接、真正端到端的HFC上的EPON解決方案。如果成本高,那就還不能實用。SDM就是在當前技術水平條件下降低CMC成本的一種調制技術:其單位帶寬成本僅為QAM調制的1/5~1/6[5]。
對于10GEPON,EPOC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第一,10GEPON線路編碼本來就是64B/66B,專利中的轉碼(8B/10B與64B/66B互轉)不適用;第二,如何解決10 Gbit/s級別的RF調制是極大的挑戰。再者,目前同軸電纜的線路頻譜只規劃到1 GHz,也不可能全部用于雙向接入。筆者認為,目前只能在需要將光纖轉換為同軸的光支路采用GEPON與10GEPON級聯——先用10GEPON的ONU終結10GEPON,并下連若干GEPON的OLT,然后仍然采用1 Gbit/s級別的EPOC。但這樣一來,就又把整個接入鏈路分成了兩段——10GEPON+GEPON,失去了EPOC端到端的優勢。所以,只有到10 Gbit/s級別的調制技術成熟,并且同軸頻譜擴展到2 GHz以上,10 Gbit/s級別的EPOC才能實現,才會有實用價值。
EPOC有非常好的設計思路,目前尚在研發階段,值得密切關注。
DPoE全稱為DOCSIS Provisioning of EPON。DPoETM1.0是美國MSO為多業務支持(HSD,VoIP,視頻通信,移動回程)、大帶寬需求提出的標準,既利用EP?ON的高帶寬,又保持原有DOCSIS體系。是美國時代華納、康卡斯特等MSO聯合CableLabs共同制訂的規范。
2011年2 月,CableLabs發布1.0規范,還準備于年內11月份發布2.0規范。其本質是一個按DOCSIS配置的EP?ON系統。MSO可以采取這種體系實現光纖到戶,而又保留原有的運營體制。規范重點在于繼承和發展DOCSIS/OSS支撐的多業務應用。DPoE的參考架構如圖9所示。中興和華為都參與了DPoE的規范起草和互通性測試。
DePON是DPoE規范之前盛立亞面向北美MSO推出的采用DOCSIS OSS系統的EPON。可實現EPON和DOCSIS的統一管理、統一運營。DePON已經通過第一次DPoE互通性測試[7]。
如圖10所示,DePON的核心是“DOCSIS管理服務器”,它由D-Switch及D-Server組成。實現了DOCSIS系統中的DHCP認證、TOD定時、TFTP配置文件、SNMP和EPON系統的“業務配置信息”與“配置信息”相互轉換。據稱,目前已開發出10 Gbit/s級別的產品。
以上兩種技術目前還沒有進入中國。
最后,想談談筆者的幾點思考:
1)國外(主要是北美)MSO和中國有線運營商一樣面臨諸多新技術的選擇,但他們首先關注的是統一的運營系統,也就是上層的互通和延續,準確說是如何實現DOCSIS over EPON,而我們目前關注的是下層的互通,是如何實現EP?ON over Coax。其實下層從技術角度并不一定要互通,互通只是為了降低建設和維護成本、不被供應商控制、打破壟斷。我們也應該更多關注上層互通,排除規模運營的障礙。
國外在技術層面的共同關注點是FTTH在有線網的應用。因此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PON,如Node PON,cable PON,Hybrid RF PON,RFoG,DPON,EP?OC,DePON和DPoE等,這說明國外更注重高帶寬和多業務。而中國主要關注的是同軸接入,且這一方面和發展階段不同有關,也和國內外的政策環境以及歷史條件不同有關。國外的經驗值得借鑒,在三網融合形勢下,我們應該更多關注高帶寬和多業務。


不過中國和美國的網絡環境不同,中國居住密集,最后100 m同軸大有潛力可挖。中國基本沒有歷史積淀也沒有歷史包袱。上述兩點是我們沒有必要照搬美國模式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們超越美國的機會,即直接采用創新技術。同軸是唯一可以替代光纖實現同等帶寬入戶的介質,我們應該抓緊在最后100 m同軸接入上的自主創新。
2)一旦選擇了一項技術就不要猶豫,不要輕易改變。技術總是不斷進步的,只要運營商和廠商緊密配合,問題總是可以得到解決的。但同時也要不斷跟蹤技術發展,在繼承原有運營體系的基礎上,不斷吸納新技術。在這方面,美國MSO是我們的榜樣。
3)文中介紹的技術都是把EPON應用于廣電接入網。ECAN,DECO和DOC?SIS EoC是專為中國開發的同軸接入技術,都是典型的EPON+EoC應用架構,但跟目前的EoC技術相比,加強了EoC跟EPON融合。這幾種技術融合的方式不同:DOCSIS EoC是通過CMC把EPON的MAC(包括QoS,VLAN,OSS等)以及PHY轉換和映射到DOCSIS EoC;ECAN和DECO在同軸接入部分基本采用EPON的MAC和關鍵技術,把PHY從光轉換為同軸RF。二者的不同在于前者重點推廣點對點的應用,后者重點適應點對多點應用;前者采用VSB調制技術,后者采用OFDM調制技術;前者局端和終端是不對稱架構,后者局端和終端架構基本一致。
EPOC是個很好的概念,它直接在物理層進行變換,把EPON移植到同軸電纜。但目前還在研發階段,尚無ASIC芯片。
北美運營商主要解決EPON與原有的DOCSIS運營支撐系統繼承統一的問題,DPoE和DePON就是典型代表。雖與同軸無關,但均表明了EPON將成為全球有線電視運營商的主流發展技術。
綜上所述,EoC的發展有一個明顯的趨勢——EPONoC。
4)EoC用于同軸接入是源于中國的,EPON over Coax和EPON的MAC+OFDM的思路也是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可是現在多數專利卻被外國搶注了,這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特別是有關政府部門應當關注。前車之覆,后車之鑒,希望不要讓VCD、DVD中國開花,外國結果的歷史重演。
由于資料和學識有限,錯漏之處難免,歡迎批評指正。
致謝: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長光科技胡保民博士的幫助。文內有關資料由北京廣信融科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蘇州云普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和美國高通公司、博通公司、景略半導體(上海)公司提供。
[1]BAHM E,BOYD E.在中國部署面向EPON的DOCSIS EoC解決方案[C]//Proc.2010國際傳輸與覆蓋研討會論文集.杭州: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技術工作委員會,2010:1-13.
[2] Broadcom Corparati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ver coaxial(EPOC):US,WO2011/031831A1[P/OL].2011-3-17[2011-5-02].http://www.wipo.int/pctdb/en/wo.jsp?WO=2011031831&IA=US2010048 232&DISPLAY=STATUS.
[3]MARK L.Moving toward shannon’s limit:sub-band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uld help MSOs pump existing cable[EB/OL].[2011-5-16].http://www.highbeam.com/doc/1G1-107756666.html.
[4] CT’S Pipeline.Pipeline profile:mark laubach[EB/OL].[2011-5-16].www.cable360.net/ct/news/people/profile- Profile-Mark-Laubach_17654.html.
[5] BAUMGARTNER J.Broadband physics says new modulation scheme widens downstream pipes[EB/OL].[2011-5-16].http://www.cedmagazine.com/broadband-physics-saysnew-modulation.aspx.
[6] CableLabs.DPoETM architechture specification[EB/OL].[2011-4-10].http://www.cablelabs.com/specifications/DPoE-SPARCHv1.0-I01-110225.pdf.
[7] Hitachi.Hitachi participates in CableLabs?interop of DPoETM vision 1.0[EB/OL].[2011-5-16].http://www.cedmagazine.com/brodband-physics-says-new-modulation.aspx.
[8]CONNOR M O,BRONSTEIN V.DOCSIS?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hture for Ethernet PON networks[EB/OL].[2011-5-16].http://www.ethernetacademy.net/index.php/carrier-ethernet-industry-news/contributed-articles/DOCSIS%C2%AE-Network-Management-Architecture-for-Ethernet-PON-Networ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