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把研修班看作是了解全球問題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研修班可以很方便地了解不同國家的政府官員對某些全球問題的不同思考方式和看法。
“也許因為我是最早到達北京注冊的學員,我很榮幸被選為班長。”這位一班之長,肯尼亞外交部禮賓司司長David,就是學員們口中的“總結先生”。
“我剛一注冊,便被要求準備一個發言,在第二天的開班儀式上發言。之后,在課堂上,我總是作為班長在課程結束時,代表全班感謝授課老師;在實地考察中也是一樣,每次考察一個企業,最后我總是作為代表感謝企業。所以我被大家叫做‘總結先生。”
采訪后第三天就是第八期研修班的結業儀式,David還要代表學員發言,他蠻有信心地說:“我的總結發言已經準備好了。”
共同的問題共同的解決方案
“這次研修真是一次美妙的經歷,參與者、老師、組織者,我們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探討,包括做事的方式、文化、教育等我們面對的共同難題以及共同的解決方案。”David多次提到“共同”,真不愧是外交官,一開口便是“外交辭令”。
“為什么是共同的呢?”
“因為我們在討論環境污染、GDP、收支平衡、醫療、學校與教育,在21世紀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是相同的,所以我們的解決路徑也是共同的,這個研修班對每一個參與者都至關重要。我們要共享我們的經驗、共同的價值與信仰,然后盡力為自己的同胞謀福祉,同時這個目標的實現必須以保持自身文化為前提,避免丟失了自己國家的文化。”
David把研修班看作是了解全球問題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研修班可以很方便地了解不同國家的政府官員對某些全球問題的不同思考方式和看法。
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僅僅是因為國籍的不同,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個研修班的學員大都有國外留學背景,比如我曾在倫敦留學,Rita在美國留學,還有人在荷蘭留學。”
所以他建議研修班應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優勢:“我們全班23個人可以分成幾個組進行案例教學,老師可以給第一組一個關于全球化的問題,給二組一個關于環境污染的問題,給三組一個匯率與貨幣的問題;然后,大家可以得到不同國家的思考方式。通過這個研修班,我們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全球都在關注的問題,比如盜版及版權問題、移民、中東危機,以及大家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中肯關系之密切
談到中國,David又一次展現了外交官的職業特點。
“我們和中國的關系非常友好,這已經是我第五次來中國了,但還是第一次來北京。之前4次都是去上海,其中兩次我陪同我們的總統會見胡錦濤主席,是雙方最高領導的正式會晤。”
肯尼亞有很多中國公司,比較知名的有華為、中興、中建國際等,“中建國際正在肯尼亞建設一條3層的路,”David一邊比畫一邊說,“一邊這么出去,另一個方向這么出去。”原來是在建一座立交橋。
也許正是因為肯尼亞與中國關系之密切,肯尼亞今年有8位政府官員來中國研修。“我們兩人參加引進智力研修班,其他6人分別參加金融、國際貿易和外交談判方面的研修班。”
也難怪,來自菲律賓的Rita開玩笑說:“選David做班長是因為中國和肯尼亞關系密切啊。”
更為有趣的是,David與自己的下屬同時參加引進智力研修班,“在這個班上,我不是老板,他也不是我的下屬,我們是肯尼亞人。”
看,不愧是外交官。
赤道線上的肯尼亞
赤道橫亙的肯尼亞并非不毛之地,沙漠、森林、草原、湖泊、海岸、雪山,不同的動物群落就在其中聚集、遷徙。長頸鹿、羚羊都是常見的動物,一不小心還會碰上獅子、豹子。
“肯尼亞旅游業非常發達。2010上海世博會我們開設了肯尼亞館,推廣我們的旅游業。到肯尼亞,動物大遷徙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體驗,最佳旅游季節是7月到9月,這就是動物大遷徙的季節,大群的動物用3個月的時間從國家的一端遷徙到另一端,然后再返回。另外遠足、深海捕魚都是很好的旅游經歷。”
“中國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去過肯尼亞,副主席去過肯尼亞,溫家寶總理也去過肯尼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5人都去過肯尼亞。”David一字一頓地說出了中共中央的英文縮寫C-P-C—C—C,我們的高層領導似乎也成了他推廣自己國家的絕好例證。
“上海世博會期間,我陪同我們的總統參觀了中國館、德國館、美國館,然后我們參觀了5個非洲館,南非、加納、納米比亞,另外兩個是我們的鄰國烏干達和坦桑尼亞。”
“之后我們的總統離開了,我自己幾乎走遍了所有館區。”David對此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