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外國專家的交流,啟發我從另一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改革開放30年,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引起世人的關注。我自1989年開始從事引智工作,有機會接待蘇聯、德、法、日、瑞典等國的專家,在學習引進其先進技術的同時,也就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變化進行交流,了解到他們對中國的看法,雙方的觀點反映東西方文化與理念的差異,也折射出我國改革開放的輝煌,啟發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中國才是社會主義的“老大哥”
中國才是社會主義的“老大哥”!
這是蘇聯普拉坦研究所的布爾什維克黨總支書記對中國的評價,
蘇聯解體時,布爾什維克黨解散、消亡,普拉坦研究所因其研究的特種顯示技術產品應用范圍有限,資金上失去了過去優厚的支持。面臨社會的變革,這位書記也就棄政從商,隨著研究所的另外7名專家來到當時的蕪湖電真空研究所。那次的引智活動收獲頗豐。為表示謝意,電真空所特意安排來訪的專家到蕪湖天河羽絨廠=讓他們每人挑選羽絨衣1件,以此作為奉送的禮品。其他專家都興奮無比,一頭鉆到成品庫里又挑又比,挑了免費贈送的,又另選中意的準備購買,唯獨這位書記看上去心情沉重,遲遲不見行動。與他交談時,他非常傷感地說:過去我們是社會主義的“老大哥”,給予你們技術援助。現在我們的社會主義不見了,黨也解散了,唉!心痛啊!這次到蕪湖,看到你們國家的人民生活富足,商品豐富,共產黨有著強大的指揮力和凝聚力,真好啊!你們才是社會主義的“老大哥”!我們愿意將CRT特種顯示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們,希望社會主義的旗幟更鮮艷,共產黨更強大!
后來,蕪湖電真空所(現在的華東光電技術研究所)又多次派技術人員到普拉坦學習,他們都想方設法幫助我方技術人員掌握CRT生產試驗數據、工藝。
正是有了這些外國專家支持,才使蕪湖電真空所在改革開放的年代取得重大突破,CRT由黑白到彩色,又到行波管的研制,這些尖端科技產品不斷被攻克,徹底打破西方對我國的禁運與封鎖,為我國戰斗機火炮自動發射系統以及“神五”、“神六”載人航天飛船提供了重要的技術裝備。
中國怎么是第三世界?
“中國怎么是第三世界?”
這是德國啤酒專家施塔索的反問句式。
這位專家長期從事啤酒釀造,大概是近水樓臺、啤酒喝多的原因,在中國,他像在矮人國的一個巨人,不僅身材高大魁梧,而且他的鼻子足有洋蔥頭那么大,就靠這個“大蔥頭”,他到廠第一天沒出廠門,只從酒窖就聞出這個啤酒廠水源附近肯定有污水池,一群人隨同他出門找尋,走出一公里多果然發現一臭水洼,令所有在場的人佩服不已。他4次到皖指導,帶來了釀酒用的菌種,改進淮南、安慶啤酒廠的產品質量,使這兩家工廠當年扭虧為盈。為了表示感謝,每到一地大家都對他盛宴款待。他卻指著滿桌佳肴毫不客氣地說(當然也反映西方人的直率):“看你們中國人每天都過著國王一樣的奢侈生活,還說你們是第三世界。中國怎么是第三世界啊?!”我告訴他:“中國人十分友好,尤其對給予我們幫助的朋友一受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今天是因為有你這樣的貴客,我們才破例瀟灑一回,平時我們是十分節儉的,你要知道,招待你一餐,要花費掉我一個月的工資。”
也是自那以后,再安排老外就餐,我必定使桌上盤碟見底,絕不浪費!
中國真是了不起!
“中國真是了不起!”
這是瑞典老太太莉維婭的由衷感嘆!
過去她沒有來過中國,僅從簡單的文字記載中得知中國人口多得數不清,她15歲前在羅馬尼亞生活,飽嘗到糧食短缺的苦難,所以她覺得中國一定存在糧荒。2003年她到皖進行工作訪問,由合肥出發一路南下她的英語發音清晰易懂,給我們提供相互溝通了解的機會,她說:“中國能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真是了不起!”
我也覺得她十分了不起,40歲時,她是3個孩子的母親,卻拿到經濟管理和醫學兩個并不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71歲她乘直升機察看安徽水災情況,四處募捐賑災款項。76歲高齡,登上黃山,并且堅決拒絕別人幫她提包。84歲仍然為中、瑞兩國文化技術交流忘我工作。
“中國發展太快了!年年換新貌。”——莉維婭5次來安徽,每次都是這樣的感嘆。
作為中國的引智項目官員,我對祖國的進步與發展、改革和創新有一份自豪,但我們也看到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開放引進的同時,我們時刻注意宣傳的策略與口徑,這些年工作的成績和教訓,都是我可享用一生的財富。
讓我們牢記偉人的教導,有理、有利、有節做好引智工作。(本文選自外國經濟技術專家管理工作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