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美云
一個愛做夢,涂鴉創(chuàng)作是樂趣;一個善規(guī)劃,理性分析是強項。“貳拾陸巷工作室”是張凡旋和張希洛姐弟倆,玩出自我的第一步。
4年前,貳拾陸巷落腳臺北市西門町,設計具童趣的黑白線條馬克杯和拼圖等創(chuàng)意作品。受限于地點隱密,他們增設咖啡點心,吸引文藝界辦小型展覽或表演,如今成為西門町文創(chuàng)觀光地標,結(jié)合理性與感性,成就做自己。
周末的臺北西門町,萬頭攢動,身邊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搖滾樂,快步穿過西寧南路巷弄,鉆上2樓“貳拾陸巷工作室”(Somebody),大膽搶眼的黑白空間,配上慵懶的西洋歌曲;再往3樓,這兒上演著冰島導演Daniel的灰色喜劇《神鬼碎碎念》,和窗外喧嘩街景,猶如2個世界。
姐弟倆合伙創(chuàng)業(yè)
“貳拾陸巷工作室”成立4年,以充滿童趣的黑白涂鴨線條,設計出馬克杯、抱枕及筆記本等不同創(chuàng)意商品,從創(chuàng)意市集走入西門町,結(jié)合餐飲,苦撐一年,如今倒吃甘蔗般,成為西門町的文創(chuàng)觀光地標。
張希洛說:“這是個美麗的錯誤,我們本來只想單純開工作室,3樓當畫室,卻因無法打平收入,才增加咖啡餐飲。我們是慢慢修正,不是一步到位。”
新聞科系出身的張希洛,做過電視節(jié)目企劃,也短暫待過金溥聰任臺北市副市長時的辦公室秘書,后來和友人合開傳播公司,2年后拆伙解散。
“姐姐和男朋友本來在中山北路2段26巷開工作室,除了接廣告案,也設計筆記本、手機套等,曾在創(chuàng)意市集和簡單生活節(jié)擺攤,后來想找能展示商品兼畫室的地方。”張希洛便結(jié)合姐姐張凡旋與男友的創(chuàng)意設計,在西門町開了這間工作室。
不夠付房租無奈
自己油漆設計,籌備一個多月,2007年8月2樓開張,以奇異筆彩繪手稿,設計出馬克杯、筆記本、抱枕、拼圖等商品,“文稿設計后,我們上網(wǎng)找了很多廠商電話,有空就去拜訪,有廠商看在我們年輕夠創(chuàng)意,愿意幫忙。”
當時3樓當辦公室和畫室,“我們沒有宣傳,完全靠先前創(chuàng)意市集和網(wǎng)絡累積的客人捧場,第一個月才做七八萬元(新臺幣,下同),連付房租都不夠。”
“朋友笑我們選錯位置,地點隱密,招牌不顯眼,從外面根本看不出來是做什么的,還有人走上來以為是美發(fā)店或餐廳。大伙建議我們搬家。”
姐弟倆沒有放棄,把積蓄拿出來貼補人事和房租,熬了2個月。張凡旋還增加不同色系,豐富創(chuàng)作元素。此外,店內(nèi)也寄賣其他文創(chuàng)T作者的創(chuàng)意作品。
媒體來采訪出名
學生時代曾在咖啡飲料店打過工的姐弟倆,對煮咖啡、調(diào)飲料不陌生,張希洛還去學餐飲管理,鎖定咖啡、茶飲料和簡單輕食,并找木工將臺灣杉木設計成學生桌椅。
2008年1月3樓增設咖啡點心,“剛開始沒人知道,我請員工找朋友來玩,后來臺北藝穗節(jié)導演和獨立樂團喜歡這里的設計感,租場地表演或辦小型座談展覽。”透過文藝界朋友介紹,臺灣和港澳有媒體采訪,名氣漸開。
加賣餐飲拉抬
熬過第一年,燒了100多萬元,才漸入佳境,“有人是因為喜歡設計品,逛累了走到3樓喝咖啡,有的則是喝咖啡后,順道逛逛2樓商品,目前餐飲和設計品各占營收一半。”
“貳拾陸巷工作室”位于俗稱刺青街的西寧南路,有顧客想把設計圖案拿去刺青,張希洛說:“我們當然不反對,刺青在美國民俗意味強,傳到亞洲偏創(chuàng)作性,它表現(xiàn)的是線條和色塊,不過,我們還沒嘗試將刺青元素放人創(chuàng)作里。”
張希洛說:“我們和商圈的突兀感反而成了特色。現(xiàn)在西門町觀光旅游地圖,把我們納入,這都不是當初預料得到的。”
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