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木發
近日Ubuntu發布了最新的11.04版(官方命名為“Natty Narwhal”,意為“敏捷的獨角鯨”)。不過對于這個新版本,有人叫好,認為新版本更漂亮,用戶體驗更好,也有人不看好,認為這是史上最差勁的一次Ubuntu更新,直呼其為“山寨蘋果”!那么這頭新出爐的“獨角鯨”到底是好還是差?不如跟筆者一起來體驗一下。
無需傷筋動骨,零困擾安裝Ubuntu
Ubuntu發展到今天,它的安裝和使用其實已經和Windows沒有多大的區別。不過對于很多剛接觸Linux的朋友來說,或許還是有些陌生。其實Ubuntu早就為新手們考慮到了這一點,“獨角鯨”可以在Windows里安裝,也可以在閃盤里直接運行。前者不用顧慮Ubuntu特殊文件系統的分區問題,后者則不會對你的原有系統帶來任何影響!
ubuntu新版可以到http://www.onlinedown.net/soft/93681.htm下載,用戶下載到的是一個ISO格式的鏡像文件。
·輕松安裝——在Windows下安裝Ubuntu
1.準備一個分區(至少17GB可用空間)用于安裝Ubuntu,然后使用虛擬光驅軟件加載下載到的ISO文件,將其中的“wubi.exe”復制到和ISO文件同一目錄下。運行“wubi.exe”后,按提示選擇安裝分區、語言、桌面環境、用戶名和密碼等信息,單擊“安裝”(如圖1)。
2.安裝程序開始驗證安裝信息,如果你下載的版本和“wubi.exe”驗證不同,它還會自動聯機下載并開始安裝(如圖2)。
3.安裝完成后,Ubuntu會自動添加多重啟動,我們只要選相應的啟動項即可開始體驗ubuntu了。
使用這種方式安裝的Ubuntu,整個系統只是一個disk文件(類似Windows 7的VHD技術),除了磁盤讀寫性能有些影響外,其他操作和全新安裝Ubuntu是一樣的。
·移動體驗——用閃盤啟動Ubuntu
1.準備一個4GB容量以上的閃盤,同上用虛擬光驅軟件加載Ubuntu的ISO文件,然后運行其中的“usb-creator.exe”,選中指定的ISO文件和閃盤后,單擊“Make startup disk”。程序會自動將閃盤格式化為可啟動閃盤,同時將ubuntu安裝文件復制到閃盤(如圖3)。
2.重啟電腦,將閃盤設置為啟動盤,系統引導成功后先按提示選擇“簡體中文”。然后在多重啟動菜單中選擇“試用ubuntu而不安裝”即可進入閃盤中的Ubuntu系統(如圖4)。
體驗“獨角鯨”,新版新面貌
經過上述操作,我們已經輕松安裝好了新版的Ubuntu,接下來就一起體驗一番吧!根據開發文檔,Ubuntu 11.04中采用的是Linux 2.6.38內核,并且升級了常用軟件到最新版本,如LibreOffice 33.1、Unity 3.6、火狐4.0、Upstart 0.9等一系列最新版,而且官方針對此前出現的一些漏洞和故障添加了修復補丁。
·安裝更方便
出于版權考慮,Ubuntu以前都不會集成那些雖然常用但是閉源的軟件,“獨角鯨”也延續了這一特點。不過這次它在安裝向導中給了用戶選擇權,你可以選擇通過網絡下載這些必備軟件。雙擊“安裝Ubuntu'啟動安裝向導,按提示勾選“安裝中下載更新”和“安裝這個第三方軟件”即可(如圖5)。
此外,新版本安裝程序還支持升級功能。也就是說假如你的電腦中已安裝過Ubuntu 10.10的話,在安裝向導界面中程序會自動辨認出電腦里已安裝的Ubuntu版本,并提供一個升級選項。這樣就可以在不丟失原有配置的情況下升級你的系統到最新的Ubuntu 11.04(如圖6)。
·默認采用Unity桌面
這可能是本次Ubuntu版本更新中最顯著的變化。Unity桌面的用戶界面類似于之前Ubuntu“上網本”版的界面,操作起來更為絢麗和人性化,很適合基于觸摸技術的設備。但也有人對Unity桌面的功能詬病不已,稱其連GNOME(ubuntu之前采用的桌面)的一半都不如。那Unity桌面到底是個什么樣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Unity Launcher:就是位于屏幕左邊的啟動欄,類似蘋果Mac OS桌面底部的Dock工具條。大部分操作都從此開始,只要簡單地點擊即可運行(如圖7)。
2.Launcher API:應用程序可以在Unity Launcher上顯示計數器、進度條等內容。這樣當前程序最小化時,我們也可以從計數器上看到大概內容,比如LibreOffice打開了多少文檔等信息(如圖8),是不是和在iPad上安裝程序的感覺一樣呢?
3.輕松控制工作分區:Ubuntu系統早就支持虛擬桌面(默認為4個),在新版中只要單擊側邊欄中的“工作區切換”,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在虛擬桌面之間進行切換了(如圖9)。當然這算不上什么改進,只能說是一種改變。
4.輕松找到“最愛”:新版中只要單擊側邊欄的“文件以及文件夾”,在打開的窗口中就可以顯示“最近”和“收藏夾”的內容。
·BaFIShee成默認音樂播放器
很長一段時間里,Rhythmbox都是Ubuntu桌面的默認音樂播放器。該程序與iTunes和Windows Media Player的功能有很多相似,但在新版中,它將被Banshee取代(如圖10)。Banshee提供書簽、Amazon Mp3商店、視頻支持以及有聲讀物庫等Rhythmbox所不具有的功能。雖然該變化的結果無法預料,但是它的幾項功能確實能與iTunes和Windows MediaPlayer媲美。
·其他新特色
1.與時俱進地在網絡連接設置中支持IPv6新標準。
2.加強了對蘋果設備的擴展支持,用戶可與多款蘋果設備進行無縫連接,傳輸數據更加方便。
3.Installer安裝助手允許用戶將所有已安裝程序升級到最新版,省去了手動升級的麻煩。
4.支持多點觸摸技術,更好地支持硬件設備以及兼容ARM處理器。
模仿還是創新?ubuntu轉型
升級方便、用戶體驗“蘋果”化、采用Unity桌面、支持觸摸技術、兼容ARM處理器、支持蘋果設備、換用Banshee播放器……,細數這一系列的改變,Ubuntu本次更新的意圖已昭然若揭。可以說“獨角鯨”處處都能找到蘋果iOS的影子,這個“非主流”多年的操作系統正在向基于移動和平板設備的方向轉型。
其實,Ubuntu—直都在等待一個更好的用武之地,彼時“上網本”流行,Ubuntu就在做突圍的嘗試,只不過“上網本”命短福薄,影響力有限,無法撐起Ubuntu的鴻鵠之志。此時平板電腦興起且后市可期,Ubuntu怎會不心動?因此,模仿也罷,被用戶數落也罷,功能還未跟進也罷,都擋不住“獨角鯨”誓往平板設備發展的決心——要知道,追本溯源的話,蘋果iOS、Android和UbuntuN都是一個祖宗,憑什么它們更加成功?兩位后起之秀,讓迷茫前行的Ubuntu看到了一絲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