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在變化。如果沒有變化,什么新鮮事也不會發生。例如:不把小麥做一些變化,我們不會有面粉、面包;沒有能源燃料的變化,我們不可能開著汽車到處跑。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說:“人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因為河水不斷向前流動,河水的內涵不斷產生變化,這一秒鐘你踏進的河流,在下一秒鐘已經截然不同。
“害怕改變”是人們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一想到任何形式的變化,許多人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恐懼。但是,生活中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老想待在安全舒適的熟悉環境,當心會讓自己愈來愈沒有競爭力。無論生活、工作還是學習,正確的態度應該是“與時俱進”。
有一次,佛陀帶著幾位弟子出行。
正值中午,烈日罩頂,佛陀覺得有點口渴,便告訴弟子阿難:“我們不久之前跨過一條小溪,你回頭幫我到溪邊取一些水來。”
阿難折返回到那條小溪,但小溪太小了,加上剛才有一輛馬車經過,溪水被弄得混濁不堪,不能飲用。阿難跑回去告訴佛陀:“小溪的水已變得很臟,不能喝了。請你允許我們繼續往前走,我知道前方幾里外有一條河。”
佛陀語氣堅定地說:“不,你回到原來那條小溪取水。”阿難表面遵從,內心并不服氣,他認為水那么臟,只會浪費時間白跑一趟。他再次走回小溪,發現溪水雖然不再像先前那么混濁,可是仍然摻雜了許多泥沙,不適合飲用。
于是阿難跑回來對佛陀詳細說明,并問:“你為什么堅持一定要喝那條溪的水呢?”佛陀不加解釋,照樣指示阿難:“你再去一趟。”阿難無奈地遵從。
當阿難再次走回小溪,發現溪水變得清澈又純凈,先前的泥沙已經全部沉到河底。阿難笑了,快步提水回來,一抵達,立刻跪拜在佛陀腳下,說道:“你為我上了偉大的一課。無論是林中的小溪,還是生命里的河流,沒有什么東西是永恒不變的。”
在生命的旅途中,時常會遇到一些重大變化,比如進入新職場、擔任新職位,很多人在變化面前變得膽怯、無所適從。如果你能在變化來臨前,儲備豐富的知識和專業技能,你一定可以在變化中主動出擊,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