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在非洲搶灘,人們總愛盯著大型基礎設施、礦產開發項目。其實,中國的小本生意人也正在大舉殺入非洲。
如果你想知道中國正在如何重新打造世界經濟的格局,到贊比亞首都盧薩卡來買只雞,就能看出點名堂。
盧薩卡潮濕、悶熱,主要街道上摩肩接踵。推推搡搡地穿過人群,沿街叫賣和擺攤兒的小販們大聲吆喝著要拉你上鉤的甜言蜜語。凡是你能想得到的東西,這兒可能都有賣的。
市場這一端幾乎全是非洲人。但是,到了賣雞的地方,可就不一樣了。
這里,是一排一排的大卡車。卡車后面是高高的雞籠,籠子里裝滿了鮮活的大肥白雞。非洲人挑挑揀揀,用手拎著雞掂分量。
不遠處,站著的是卡車的主人:手里拿著大把鈔票的中國人。
這些人是養雞專業戶。聽起來難以置信吧。中國生意人看到了商業機會:在贊比亞養雞能賺錢。于是,他們告別親人故土,遠征10萬公里,來非洲做起了養雞專業戶。
我和一位中國來的養雞人聊了起來。他名叫潘偉志(音譯),今年60出頭,身材矮小、非常友善。潘先生帶我去他的養雞場參觀。養雞場位于盧薩卡郊外,潘先生和太太一起打理。
潘家還有一個十大幾歲的男孩兒。一家3口,住在兩間小屋內。坐在屋外,我問潘先生,為什么要到這么遠的非洲來謀生。潘先生笑了笑,回答說:“很簡單,在非洲這兒賺錢比在中國老家賺錢容易多了。”
他說,開養雞場,先期需要投入4萬美元。但是,沒過兩個月,就開始賺錢了。兩年后的今天,他們每個星期都能賣出兩千只活雞。
潘太太說:“我這個年紀,在中國找不到像樣的活兒。在這兒,我不覺得自己老了,我還能干點事兒。”
在非洲創業,給了潘先生一個自由發揮的機會。但是,在盧薩卡市場上深挖一下,你就能看到故事的另外一面。因為,在贊比亞養雞、賣雞的,并不只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