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產大亨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最近在賭城拉斯維加斯公開演講,口出狂言,滿口臟話,他高喊:“我們要對中國產品征25%的稅!”
臺下一位婦女高喊:“特朗普選總統!”特朗普微笑著對臺下的婦女說,我會讓你們滿意的!接著特朗普繼續罵街,說美國領導人(指奧巴馬總統)是蠢蛋,阿富汗、利比亞、伊拉克這些政策一團混亂,他說:“這個世界正在毀滅美國。”
美國新民粹的代表人物
今年3月,《華爾街日報》針對最可能挑戰奧巴馬總統的候選人進行民調,赫然發現特朗普竟然高居共和黨候選名單里的第一名,比資深共和黨前馬薩儲塞州州長羅姆尼還高出一個百分點。一個月后,美國公共政策民調基金會(Public PoIicy Polling)發現,特朗普的支持度竟然領先共和黨其他競爭者高達9個百分點。
特朗普原本就是媒體公關高手,他永遠知道如何吸引媒體的目光,知道怎樣在第一時間,用辛辣的言詞來爭搶電視臺、報紙雜志的頭條封面故事。許多媒體當然抱持懷疑的角度,認為特朗普不過是借機炒新聞。但是大家都同意,不論他選不選總統,特朗普已經成功搶到所有人的注意,成了最大贏家!
特朗普能夠在短短2個月內,竄升到共和黨候選人的第一位,使出的招數是對奧巴馬總統瘋狂的攻擊,而且是充滿了道德爭議的人身攻擊。
他在今年2月一場共和黨保守派的聚會中,發表他對奧巴馬總統的一連串身家調查,質疑奧巴馬的美國公民身份,攻訐他的“出生證明書”有瑕疵。這個新聞一直炒了2個多月,直到4月27日,夏威夷州政府被迫發布原本必須保密的長式出生證明(Long FormCertificate of Live Birth),奧巴馬還在白宮官方網站正式發布這份出生證明文件,這個“現任美國總統到底是不是合法美國人”、憑空生出的議題才告一段落。
博取媒體版面的高手
美國媒體知道特朗普搞人身攻擊,無非就是要拉高自己的聲勢,多少有助于提升低迷的收視率,大家都把特朗普當作一場熱鬧的戲來看。但是,特朗普同時強烈抨擊奧巴馬的政策,從利比亞、伊拉克、阿富汗、索馬利亞海盜、印度……一路罵到聯邦政府赤字高懸、健保改革失敗、失業率居高不下,特朗普每一項都采取最極端的言詞,讓反奧巴馬陣營的民眾大呼痛快。
他指責奧巴馬根本不知道如何運用美國的力量,例如對利比亞的政策毫無章法:“我們好像有介人、卻又沒介入,美國好像不希望趕卡扎菲下臺,卻又跟著他人趕他下臺,就算卡扎菲下臺了,美國也沒拿到什么利益。”特朗普干脆說了帝國主義的大白話:“我們要么介入利比亞,把石油拿來,不然就根本不插手。道理很簡單,當你派兵參戰并且打勝仗,那個國家就是你的了。”
他也罵奧巴馬花太多力氣在“阿富汗教育問題”,說美國的教育體系因為州政府赤字搖搖欲墜,奧巴馬卻花大筆鈔票去管阿富汗的小孩能不能上學;還罵朝鮮政策,說美國應該讓韓國知道,替韓國出兵“是要收保護費的”;他總結奧巴馬的外交政策,說“奧巴馬不懂得運用美國的力量”、“美國已經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這些辛辣的言詞,讓特朗普迅速躍升為挑戰奧巴馬的第一人選,這當然與美國經濟低迷、政府與人民債臺高筑、400萬失業勞工找不到工作的環境有關,之前聲勢浩大的茶黨(Tea Party),雖然是個幾乎沒有組織的松散集合,卻靠著批評奧巴馬就吸引幾百萬民眾的關注,甚至引導共和黨的政策方向。
格倫·貝克的“接班人”
但是,美國似乎還沒有糟糕到會被“民粹化”的地步,茶黨的聲勢有如縣花一現,如今只能蟄伏在共和黨內伺機而動;潑婦罵街式的怒罵奧巴馬,雖然可以迅速吸引媒體的目光,但是來得快去得更快。
最著名的就是去年福斯電視臺(Fox News)脫口秀的主持人格倫·貝克(Glenn Beck),他以每天大罵奧巴馬奪得收視冠軍。但是,貝克熱潮猶如煙火,燦爛卻短命,他的節目收視率節節下跌,4月7日向電視臺提出辭呈,下臺一鞠躬。
美國主流媒體對于特朗普,大多抱著冷眼旁觀的態度,他們報道特朗普幾度起落的新聞,已經長達30年,早就摸透了特朗普。主流媒體的共識是,特朗普直接、粗鄙、一天到晚吹牛皮,但是永遠奮戰不懈。特朗普的故事寫起來總是多彩多姿,可以吸引觀眾的目光,但是美國再糟糕,也不至于淪落到要選特朗普做總統的地步。
5月2日出刊的《彭博商業周刊》,雖然用了8頁報道特朗普選總統,但是一開始記者就把這事情當成玩笑來寫,第一句話就說:“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特朗普一定要你知道,他非常有錢!”記者寫道:“在一整個下午的專訪,特朗普至少說了11次,我比大家想象得都要有錢!”“我有一大堆頂級的資產、有幾億美元的現金,而且幾乎沒有什么貸款。”
(編輯/寧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