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隆的電腦屏幕上,顯示一位中年婦人的大頭照,從泛黃與影像褪色的程度,可看出照片已有多年的歷史,此外,照片有嚴重的褶痕與刮痕,婦人的臉頰還有幾處遭不明原因破壞而產生的空白。
“婦人后來老了,往生前交代兒子要用這張照片當遺照,兒子找出照片,卻發現受到嚴重破壞,原來是后來婦人離婚了,前夫心情壞,就把照片放在地上踩,才有那些痕跡。”沒人知道為何她堅持用幾十年前的照片當遺照,或許這是她自認最美的照片,也或許拍照時,她還擁有完整的家庭,是她最幸福的時光。總之老婦人的家人,找上張瑞隆,請他修復這張照片。
修復老照片并不難,只要用專業影像處理軟件就能完成,“最主要是要細心,還要了解原照光源的方向與陰影,才能復原照_片的原貌,最好有關術底子。”他還曾為了修復一張八九十年前的古董照,研究當時的服飾與生活用品。
張瑞隆從事平面設計多年,3年前。朋友拿了一張自己童年的照片請他修復,照片修好,朋友很開心,他也覺得這工作很有意義。開始從事起這項工作。他又秀出一張畫面嚴重受損的照片。“這個男人拍完照就被調去南洋打仗再也沒回來了。他兒子拿修好的照片給媽媽看,她看到幾十年沒見的丈夫,感動得不得了。”張瑞隆說:“一看照片,對這個人的回憶就都回來了,也等于這個人又活過來了。”
深知修復老照片的好處,張瑞隆卻無法修復自己的老照片。“我家不富有,第一張照片是小學3年級時鄰居幫我拍的。我離開彰化老家到臺北前,那張照片一直掛在家里一面墻上,墻上還有爸媽的結婚照和幾張家人出游照,后來老家整修,那些照片就再也找不到了。”
他覺得很可惜,因此每次把修好的照片交還客人時,他都會附上一張紙條寫著:“請保護原照,妥善珍藏,不要再讓記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