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當局早就想把黃包車掃進歷史垃圾堆,人力車仍然是印度“歡樂城”加爾各答的街頭一景。拉車的日子很苦、很累,但是,“祥子”們也擔心,下崗后又能去干什么呢?
加爾各答的街頭,機動車越來越多,私家車、出租車、大卡車、摩托車,不僅爭先恐后地搶車道,好像還在比賽誰能把喇叭摁得最響、時間最長。
混雜的噪音中,突然傳出一陣傳統的鈴鐺聲,聽起來很是賞心。但回頭一看,眼前的景象,卻不能悅目:瘦骨嶙峋、上了年紀、赤著腳的車夫吃力地拉著安有大木輪子的黃包車。
這和電影《歡樂城》中描述的印度一模一樣。電影說的是1991年的加爾各答貧民窟。新印度可不希望外部世界繼續看到這番形象。
《歡樂城》中的主人公是一位人力車夫。加爾各答有成千上萬的人靠拉車謀生,當地人把車夫稱作“人馬”。
人力車在許多國家都已經被禁止了,其中也包括印度其他城市。但是,20年過去了,加爾各答街頭仍然有多達兩萬輛黃包車,其中6000輛有執照,其他的都是無照經營。當官的拿了賄賂,也是睜只眼、閉只眼。
2美元一天
萊克斯曼就是一名車夫。他的經歷很典型。他說他今年大概50歲,但看上去,萊克斯曼更像60幾歲的人。
1983年,萊克斯曼從印度最窮的比哈爾邦一個小鎮來到加爾各答。他和妻子、孩子在那兒找不到活路,要活下去,他們每天至少需要80美分,萊克斯曼連這點兒錢也賺不到。
萊克斯曼踏著許多比哈爾前人的步伐來到了加爾各答。在這兒,他的日子也沒有好過多少。和其他車夫一樣,萊克斯曼也是從車主手里租車。車主是有錢人,車夫從來見不上面。
租車費剛從每天30盧比漲到了50盧比(大約相當于1美元)。萊克斯曼和另外一位車夫分攤,這樣,他每天需要付25個盧比的租車費,大多數時候,每天能掙到100盧比。
萊克斯曼說,就從這點兒收入中,他每個月還能往家里寄1000盧比。
剩下的錢寥寥無幾。早上,萊克斯曼吃的是當地最便宜、最能填飽肚子的早餐:一杯茶、一碗膨化米飯,5個盧比。但是,他還算是個幸運兒呢。許多車夫只能在車邊露宿,燒著垃圾取暖,萊克斯曼和其他人和住一個小屋,在地板上鋪塊兒墊子,總算有睡覺的地方。萊克斯曼還有一雙鞋呢!
盡管有這些“奢侈品”,萊克斯曼還是說,他年紀越來越大,拉車越來越力不從心。他說:“剛來的時候,我還年輕,有力氣,能拉一天車。現在,我經常覺得虛弱、惡心。”但是,他還是不能退休。剛開始的時候,所有結余下來的錢都存下來給大女兒做嫁妝了。現在,他還需要給二女兒掙嫁妝。
這算什么日子!
盡管如此,5年前,西孟加拉邦政府打算封殺黃包車的時候,車夫舉行大罷工,萊克斯曼也加入了抗議的人群。最后,政府總算妥協了。
車費提高10倍
但是,這種局面不久也有可能改變。5月,西孟加拉邦將舉行選舉。我問萊克斯曼,如果新政府最終禁止了黃包車,丟了工作,他有什么打算?
他摸了摸身旁一堵粗糙的墻壁,說:“我可能得去干這個了,到建筑工地去壘墻。”我接著問他:“那你為什么現在不去呢?砌墻、抹灰難道不比拉車更輕松?”
他說:“不對、不對。在建筑工地,你必須一下干滿8個小時,不能停。現在,有客人的時候我拉車,沒有客人的時候,我還能歇會兒。”
事實上,不管誰當選,萊克斯曼可能還不用開始擔心下崗。因為,黃包車的存在,還有另外一個原因。5月份選舉一結束,就到了6月的梅雨季節。西孟加拉國邦每年一度的大暴雨,可能哪兒也比不上。
大街上積水很深,出租汽車和機動三輪車不出門了,私家車開到高地去“避難”了,就連腳踏的黃包車都很吃力。只有那些輪子巨大、車座高高的手拉黃包車,才能上街。
很好笑的是,正是加爾各答的有錢人,在努力說服當局保留黃包車這個恥辱的歷史遺跡。
對于萊克斯曼來說,梅雨季節,他可能需要趟著齊腰深的積水拉車,保證車上的有錢人筆挺的西裝或者華美的莎麗不被弄濕。但是,他也可以把車費提高10倍,為女兒再攢下不少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