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讀》,我家的家庭醫生
7月中旬,我發現的寶寶的胃口很不好,好像什么都不想吃,我以為寶寶是出牙了,沒太在意。就這樣過了幾天,在27號晚上發現寶寶的手、腳都出現了皰疹,但是不癢。看著寶寶手上的這些水皰,我心里越來越亂,既想馬上帶寶寶去看急診,又覺得如果這只是普通的皮膚過敏,不妨先留在家里觀察,明天再帶寶寶去看皮膚科。上醫院還是留家觀察,就這樣猶豫著,我的心忐忑不安。突然想到之前一直訂閱的《父母必讀》里有一期是寫著有關皰疹的,我馬上拿出來翻閱。結果在2011年5月份的總第395期里找到了題為《追根溯源手足口》的文章,文章里寫的癥狀跟寶寶的癥狀很像,同時還列明了這種病有哪些危重情況。
看完后,我二話不說就讓老公載我們去醫院看急診了。經檢查,確診寶寶真的得了手足口病。醫生一邊開藥,一邊對我們說:“你們對這病很重視,發現很早,寶寶出疹不是很多,屬于輕度的。”聽了醫生的話我們都放心了。待寶寶休息后,我又重新將文章的內容看了一遍,然后嚴格按照文章里交代的護理患病寶寶的方法去照顧寶寶。結果,寶寶的病很快就好了。
謝謝《父母必讀》這位家庭醫生,謝謝他一直的陪伴。
廣東Hugo 媽媽
媽媽們,心態放平和些吧!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困惑我家寶寶怎么總說:“我是小寶寶。”然后吸吮手指,還學小寶寶的哭聲和咿咿呀呀的樣子。難道她退步了?還是經常跟我們鄰居的小寶寶在一起,有意模仿?看了2011年第6期的《父母必讀》里的《不想長大》,我才徹底清楚了。原來因為我的身體不好,寶寶爸爸又經常在外地,況且寶寶大了,我們認為不用整天抱了,所以很少有人主動再抱寶寶,有時還對寶寶要求抱抱置之不理。認為孩子大了,不應再嬌慣了。現在想想,這種情況其實是她渴望被關注,渴望被愛的表現。是我們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寶寶雖然長大了,但無論她進步到怎樣的程度,都不能吝嗇對孩子的愛撫、擁抱和共處。
再有,寶寶明明能自己脫衣服睡覺,非得讓我給她脫,可是我“堅持原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無論她怎么哭鬧,我都堅持讓她自己脫。因為我的堅持,她很長時間晚上很晚很晚才睡,而且非常痛苦。那段時間,在堅持和放棄之間我很迷茫。看了《不想長大》,我才知道自己太急于把孩子鍛煉成生活的強者,而忽視了孩子內心和能力的發展規律。她是在尋求愛,不是故意偷懶。而我們應該把心態放平和,不應對孩子要求得太嚴,當孩子倚小賣小的時候,作為爸媽,對她寬容一些吧,放松心情,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
河北越越媽媽
婆婆不捏寶寶乳頭了
寶寶剛出生幾天時,婆婆給她擦澡時發現寶寶乳腺有些腫大,乳頭還是扁平的,就用手擠。當時我怕寶寶疼,就制止她。婆婆說,現在不擠,以后長大了也和你一樣,是扁平乳頭,我生了兩個孩子,都擠了。我覺得這種做法不太好,但一時又找不出理由來說服她。情急之中,我想起來在《父母必讀》2010年第1期上有類似的問題。我趕快找來讀給婆婆聽,告訴她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如果擠壓會引起乳腺炎的。婆婆聽說是育兒書上說的,便沒有再堅持了。從那以后,她再也沒捏過寶寶的乳頭了。
安徽蔚蔚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