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歷來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重視做好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也是我們群眾路線取得一切勝利的重要法寶。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加強群眾工作都必須作為黨建設的突出重點和重要任務。
【關鍵詞】群眾工作 新時期 黨建
【中圖分類號】G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585(2011)01-00-02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推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所以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定要歸結到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上來;歸結到立黨為公、勤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來;歸結到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當前,社區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既是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也是創建和諧富裕新勝東的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那么,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如何做好新時期的群眾工作呢?
1 做好新時期的群眾工作,就要體民情,察民意,大力倡導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轉變作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重要一環。只有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才能掌握真實情況,做出科學決策;才能及時發現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避免和減少失誤;才能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慮,為民之所急,幫民之所需。調查研究是與職工群眾溝通的有效形式,通過它可以與職工面對面交流,直接傾聽群眾的呼聲與疾苦,增進群眾感情,并把群眾的智慧凝聚起來。在深入基層調研的實踐中,要改變那種層層聽匯報的不良作風,真正放下架子、伏下身子,“一竿子插到底”,到去,到職工群眾中。調查研究,要注意選好專題,增強針對性。調研價值高不高,先看選題好不好。在選題時要注意選取事關改革、發展與穩定的全局性、方向性問題,選取影響和制約生產經營發展而又亟待解決的疑難、瓶頸問題,選取職工群眾最為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如果選題避重就輕、回避矛盾,就會使調研成為毫無意義的假題假做,成為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空對空形式主義。近年來從制度建設入手,從根本上克服一些領導干部高高在上、脫離群眾的作風。如相繼建立推行了領導干部定期調研制度、基層掛點承包制度、親自處理來信來訪制度、干部下訪制度等。為每名領導和每個機關科室確定了基層聯系點,每年都集中組織幾次大型的專題調研活動。建立了書記信箱和網上投訴,及“領導接訪日”制度,拓寬了民意渠道。黨委自開展“社情民意大調查”活動以來,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一線開展調研、進家入戶進行走訪等途徑,進一步強化群眾觀點、落實群眾路線。同時,黨委要求每位黨員干部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四個一”:建立一本民情筆記、與一戶職工以上職工或居民建立密切聯系,每月接待一次以上群眾來訪,幫助職工、居民解決一件以上具體問題。拉近了干群之間的距離,做到了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2 新時期的群眾工作,就要解民憂,扶民困,真心實意為職工辦實事
我們黨所奉行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是堅定不移的。鄭板橋詩中有一名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备骷夘I導干部要始終把群眾情緒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為職工排憂解難,辦實事、辦好事作為維護職工權益、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近年來,隨著重組改制的深入,部分單位特別是多種經營部分出現了一些困難,我們要特別關心困難職工群體的生活,把他們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多一點雪中送炭,少一點錦上添花。為廣大職工謀利益,首先要為困難職工謀利益,因為他們眼前最困難,最需要幫助。這些困難如果解決不好,就會使他們失去對工作、對生活的信心,就會影響職工隊伍的團結和穩定,影響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大局。關心困難職工群體,不僅僅表現在逢年過節送點錢,更要關心他們的就業和工作,幫助他們解決長遠問題。黨委每年通過大力實施“送溫暖”工程,為困難職工排憂解難。僅2005年,為困難群體捐獻302015元,發放送溫暖救助金52000元,為兩名困難戶子女申請發放助學金4000元。
3 新時期的群眾工作,就要解民疑,釋民惑,正確處理熱難點問題
當前,改革與發展正處于攻堅啃硬的關鍵時期,新舊矛盾交織在一起,熱點、難點問題非常多。這些矛盾和問題處理得好,可以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處理得不好,就會激化矛盾,影響黨群關系。企業減員增效、改制分流、勞動、用工、薪酬、住房、醫療制度等各項改革,直接觸及職工利益,這些改革舉措的出臺勢必會給職工思想上帶來困惑、疑慮甚至抵觸情緒。為了幫助職工正確看待形勢,克服消極悲觀情緒,切實轉觀念、換腦筋,一方面要通過各種宣傳輿論陣地和各種方式,及時將面臨的形勢任務、改革政策等,傳達給職工,使疑惑及時消除。一方面要通過民主懇談會、領導接訪日和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廣泛開展領導與員工間的面對面對話,使職工情緒及時理順,做到“問題不積壓,職工不積怨”。在每次改革中,黨委都要組成政策咨詢組、宣講團,進基層、下班組、到崗位,為職工解疑釋惑。特別是在做好協解職工的思想工作時,社區領導干部親自進家入戶,解釋政策,疏通疑惑。各種熱點、難點、疑點問題的及時有效處理,不僅保持了職工思想穩定,而且有效融洽了干群關系。
4 新時期的群眾工作,就要贏民心,取民信,大興廉政勤政之風
人民群眾最痛恨、意見最大最集中的就是腐敗現象叢生及其懲治不利、根除不力。領導干部只有清正廉潔,勤政為民,才能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否則,就會失去人民群眾的信任與支持。領導干部要樹立主仆分明的地位觀,不當“老爺”當“公仆”;要樹立用人為公的人才觀,用好的作風選作風好的人;要樹立群眾至上的利益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樹立清醒理智的親情觀,帶頭做好“親情廉政”工作;要樹立高尚勵志的品位觀,遠離腐化墮落的生活。毛澤東同志當年曾特別號召讀《甲申三百年祭》,用意就是告誡全黨同志要十分警惕和防止出現濫用手中權力而脫離人民群眾的現象。當前,社會環境更加復雜,領導干部受到外部各種消極東西的影響日益增多。在這樣的情況下,領導干部更要堅持正確的權力觀,廉潔自律,勤政為民,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更要扶正祛邪,標本兼治,在反腐敗中消除隱患,凝聚人心。對腐敗問題,不僅要從經濟上看,而且要從政治上看。貪污受賄、貪贓枉法,是腐敗;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同樣會嚴重破壞干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也是腐敗。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特別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主觀主義脫離群眾,形式主義華而不實,官僚主義喪失民心,對于這些不良現象要堅決摒棄。近年來,黨委在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同時,推行了領導、科級干部和一般黨員干部三級干部績效考核體系,及“下評上、群眾評干部、基層評機關”的做法,從完善干部績效考評機制入手,考察干部實績,避免一些干部急功近利搞形式主義。
5 新時期的群眾工作,就要聚民力,集民智,依靠職工群眾辦企業
群眾路線的實質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所以,我們不但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相信依靠職工,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并采納群眾的意見,是滿足職工群眾參與意識,體現職工主人翁地位的重要渠道。同時,充分挖掘職工的智慧和力量,釋放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也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根本目的。企業要通過建立公平、協調、尊重、平等的人際關系,維護和尊重職工群眾的主人翁地位,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企業管理。美國伊斯柯達公司的創始人喬治·伊斯認為,一個企業的成敗與員工能否提出建設性的建議有很大關系,因而領導十分關心重視提案工作,及時批閱職工代表提案,明確辦理部門和辦理時限,做到件件有回音,項項有落實,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既促進了社區發展,又密切了與職工群眾的血肉聯系。
6 新時期的群眾工作,就要倡民興,助民富,創新創效促發展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之一,就是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治企之道,必先富民。企業好壞直接關系到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企業辦得好,大家生活好;企業垮了,職工吃苦頭。所以,企業的領導干部必須首先是一個好的企業經營者,必須時刻牢記發展是第一要務,必須將兢兢業業辦好企業、提高職工群眾的生活水平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責。面對當前嚴峻的經營形勢和繁重的生產任務,廣大領導干部要人人求新,事事競優,一心一意想發展,謀發展,千方百計促發展。在困難面前,要迎難而上,而不能畏難發愁;在機遇面前,要時不我待,而不能坐失良機;在成績面前,要乘勢快進,而不能小成即滿;在差距面前,要奮起直追,而不能強調客觀。近兩年社區黨委提出了建設和諧富裕新勝東的目標,堅持把優質服務作為社區的立身之本、發展之源,同時鼓勵黨員干部帶動職工大力發展社區多元經濟,帶動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小老板”的成長。圍繞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發展創新等各方面工作動腦子、出新招、搞發明、創效益,煥發了領導干部以創新創效謀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了黨群同心、眾志成誠、共渡難關的壯志與豪情,密切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