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近幾年高職高專教育蓬勃發展的趨勢,經濟類尤其是財會類專業的設置在高職高專類院校已成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本文主要從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工作思路及工作內容方面,詮釋了作者對建設具財務管理專業自身特征的教學模式的一些認識,期能對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有所啟發和幫助。
【關鍵詞】現狀 工作思路 工作內容
【中圖分類號】G4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585(2011)01-00-02
伴隨著近幾年高職高專教育蓬勃發展的趨勢,經濟類尤其是財會類專業的設置在高職高專類院校已成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其中不乏開設財務管理專業的院校。
1 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現狀
在高職高專教育迅猛發展的背景下,許多高職院校在來不及研討高職教育及教學自身特點和特有規律的情況下,為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急匆匆的套用普通高校本科教學模式或在本科教學模式的框架內稍加修改即成為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案的事情屢見不鮮,高職院校的許多教育教學管理者來自于普通高校,在管理中他們或多或少的利用著本科模式就是一個不爭的例證。而作為高職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因受實際工作財務管理工作崗位不甚明確的影響,更難以找到適合自身教學要求的模式,多年來無論是在人才培養目標,還是在課程設置、就業崗位方向定位等方面都存在難以與會計專業有明確界限劃分的現象,導致教學中,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往往把自己也誤認為是“學會計的”,也就是主要就是學記記賬,與會計專業的學生并沒多大區別,這與我們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不當應當說是不無關聯的。
這里拿在浙江省已具一定辦學規模和一定影響的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財務管理專業來說:該專業創立于2005年,自2005年秋季開始招生,招生時隸屬會計系。自設立以來,無論是在招生宣傳,還是在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專業規劃、實驗實訓等方面,無不處處體現出以會計內容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長期以來,沒有自己的東西也就在情理之中,后果必然是嚴重制約了財務管理專業自身專業特點的形成,嚴重影響了財務管理專業自身的發展。自2009年6月成立財務管理系后,作為系主干專業,新的系領導班子越來越認識到突出財務管理專業自身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采用會議研討、走訪調查等多種形式和方式,在廣泛調研和征求專任教師(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正在逐步形成能反映財務管理專業本來面目的一系列工作方案和細則。這是可喜的,也是必須的。今撰文,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體會和看法,一方面期能對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有所幫助,另一方面通過交流,也望同行專家不吝賜教,以共同繁榮我們為之奮斗的事業,為社會、為國家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2 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工作思路
2.1 指導思想
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應以“管”為核心,即以重點培養學生的資金管理能力、資產管理能力、財務分析能力、風險防控能力、稅務籌劃能力、項目投資的預決策能力等為指導,切實將學生打造成具有一定的財務管理知識和技能,能夠在企業財務管理相關崗位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以為地方經濟建設輸送合格的財務管理人才服務。
2.2 培養目標
伴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特別是2008年以來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使越來越多的企業、特別是廣大的中小企業認識到:要在現代經濟的大流中生存并求得發展空間,就必須要懂管理、會經營,就必須要擁有一支能真正掌握財務管理理念、技巧和方法的管理團隊,以服務于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切實解決企業的籌資難、用資差問題及不斷提升企業的風險預警、風險防控能力,為企業的資本增值,實現財富的最大化盡力。
而作為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專業就是要以打造這么一支專業管理隊伍為目標,以服務地方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為導向,以培養學生聚財、用財、生財能力為歸宿的專業教學團隊。學生在這里通過三年的培養,不僅能在道德素養、法規素養、人文素養、身心素養等方面有一個全面提高,而且更能在資金管理、資產管理、財務分析、成本控制、稅務籌劃、內控設計、風險防控、項目投資等財務管理能力方面有一個質的飛躍,使學生真正成為融專業知識、技能、溝通能力和社會責任于一體的具綜合素質的高級管理性應用型人才。這樣也就為學生就業于企事業單位、為自我創業、為今后的工作、學習及提升提供了必備的財務管理知識和技能。
2.3 崗位方向
(1)財務方向:核算員、內審員、財務助理、財務主管等;
(2)稅務方向:辦稅員、稅務籌劃、稅務助理、稅務經理等。
2.4 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1)專業課程設置設計
專業課程的設置在整個專業建設中處于核心地位,其引領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為此,我以為本專業課程的設置除考慮教育部規定必須設置的公共基礎課程外,應以企業管理原理、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實務為基礎,重資金管理、資產管理、財務分析、預決策、預決算、成本控制、考核評價、稅務籌劃、風險防范、內控制度設計、項目投資決策等課程的建設。以重點培養學生在下列幾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目標:
1)專業知識目標:熟悉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熟悉會計核算的各種方法及賬務處理的程序;熟悉分析評價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資產營運能力、發展能力和社會貢獻能力的基本方法;熟悉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價值理念;熟悉籌資與投資的基本原則、內容;掌握資金需要量及資金成本等的計算及分析方法;掌握企業項目投資決策、證券投資決策、營運資金管理和收益分配的基本方法;熟悉成本核算與管理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熟悉稅務登記管理、發票管理和納稅申報管理的基本內容及各主要稅種的計算方法、納稅申報程序和稅收籌劃技巧;熟悉審計的基本知識,掌握各個審計循環的符合性測試和各個報表項目的實質性測試的審計方法;熟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及關鍵控制點;熟悉相關財務管理軟件的基本操作方法等。
2)基本技能目標:具備依法開展各項財務活動,正確處理各種財務關系的能力;具備準確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組織財產清查和編制財務報表及利用會計信息資料進行財務分析的能力;具備運用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進行籌資、投資的預決策、合理擬定利潤分配方案和編制財務預算、實施財務控制的能力;具備運用信用分析方法對客戶信用能力和風險水平進行評估的能力;具備選擇恰當的成本核算方法進行產品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能力;具備領購和使用各類發票、填制涉稅文書、進行網上納稅申報的能力;具備運用各種審計方法,擬定審計方案、實施審計程序和撰寫審計報告的能力;具備利用財務軟件建立賬務應用環境、選擇與運用財務專用模塊進行賬務處理的能力等。
(2)實驗實訓基地設計
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關系到所學知識的運用及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考核,但考慮到單位財務崗位所需人數少、有關財務資料的保密需要等特殊性,我們很難在一個單位同時組織大批量學生進行頂崗實習的實際情況,在實驗實訓方面,我們應當著重建立起以“校內實訓基地為主,校外實習基地為輔”的模式。在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中與會計專業實訓室相聯系,組織借助會計核算資料重財務分析、資金管理、資產管理、成本管理、稅務籌劃、風險防控、審計鑒證、項目投資、制度設計等方面的訓練,以體現出鮮明的財務管理特征,并切實發揮其培養和造就專業人才的應有作用。
(3)教學方法和手段設計
推行任務驅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相結合的感知性極強的教學方法并盡可能地利用實訓基地提供的教學條件開展教學,使學生有身臨其境、身在其中的感覺。真正做到“為做而教,為用而學”。
(4)工學結合設計
頂崗實習活動中,要善于發現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如稅收籌劃、風險預警、財務分析、內控制度、資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盡可能地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達到為單位服務的目的。
3 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工作內容
㈠做好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建設規劃、課程設置方案、教學計劃修訂等幾方面的工作。
㈡加快并完善課程及教材體系建設——注重核心課、重點課、精品課的建設,為形成專業特色鮮明的課程群服務。
㈢加快并完善師資隊伍結構建設——采用外引內培的方法,努力造就一支敬業愛校且教學研能力強的雙師型、高職稱專業師資隊伍。
㈣加快并完善實驗實訓、頂崗實習基地的建設——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穩定、可靠的實踐、實驗及實訓場所。
以上僅是我對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一點認識,為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專業建設,能在數年內使其形成具自身特色的專業,在這里,很期望能聽到各位專家和同行對專業建設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