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王富國
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順盛集團董事局主席李順堤:給民企國企平等競爭機會
□ 本刊記者 王富國
來京參加兩會的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順盛集團董事局主席李順堤委員表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在國民經濟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每年為我國創造了令人矚目的經濟收入,為我國的GDP增長上臺階做了很大的貢獻。
但是,由于民營企業投資準入仍受到較多抑制,使得其行業分布目前過于集中在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由此,多數民營企業仍處于價值鏈末端,受制于人,發展的主動權不夠,多數民營企業還屬于勞動密集型、資源依賴型和能源消耗型企業。由于這些行業大多趨于飽和,競爭激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次金融危機當中就暴露出了我們很多民營企業在這方面的弊端,以至于倒閉停產。可以說,市場準入偏窄仍是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瓶頸。
總體來說,我國近年來民營企業的行業準入門檻是逐漸放寬的,但仔細來看仍有諸多問題。一是私營企業要進入歷來由政府部門嚴格控制或壟斷程度較高的行業和領域,總是不同程度上存在著行業規制和市場進入限制不合理、政府服務不到位、公共機構工作人員思想觀念不適應的現象。二是私營企業要進入新的行業和領域,一般具有規模大,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等特點。但大多數民營企業不是缺乏投融資渠道,難以通過投融資辦法解決資金不足的困難,就是難以集中資金、技術、人才,擴大規模,以達到市場準入的“門檻”。
市場經濟強調的是平等競爭,其實質是企業擁有平等參與市場和獲取資源的機會。放寬私營企業市場準入,有效地降低市場準入門檻,能適時催生市場主體,才能不斷地為市場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為此,李委員建議:

市場經濟強調平等競爭,其實質是企業擁有平等參與市場和獲取資源的機會。放寬私營企業市場準入,有效地降低市場準入門檻,能適時催生市場主體,才能不斷地為市場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加快消除市場準入障礙,為私營企業提供一個平等競爭的投資環境。建議政府組織專門力量,全面清理和廢除地方性、部門性法規,打破行業、部門和地區壟斷,實現私營企業與國企、外企平等的政策待遇,如同等的融資、稅收、土地使用、財政貼息、政府采購政策,同等的外匯管理、進出口經營權、進出口配額、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費補貼、人員出入境等政策,同等的參與國資國企改革的政策等等。
進一步開放教育領域,衛生醫療領域,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積極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這些領域,提高各個領域的市場化程度。對不同經濟主體全方位開放,一視同仁,不能內設不利于私營企業的限制條件。
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中小型企業的產權流動、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鼓勵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通過市場在自愿互利的條件下進行聯合和合作;支持個體戶中的能人承包、租賃國有小型企業;鼓勵民營企業向發展現代信息業、服務業和物流業等。
進一步放寬民營企業準入領域、降低準入門檻的同時,應該對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有所限制。反過來不應該完全限定民間資本的投入,要進一步放開,盡可能放開,也就是說,必要時候限定的恰恰是國有資本的準入。
□ 編輯 劉文婷 □ 美編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