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靚,姬漢書,宋亞琦,賈莉莉
(1.河北省滄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河北滄州 061001;2.河北省滄州市中心醫院普外二科,河北滄州 061001)
氣管導管用做留置肛管在重癥農藥中毒導瀉治療中的應用
劉 靚1,姬漢書2,宋亞琦1,賈莉莉2
(1.河北省滄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河北滄州 061001;2.河北省滄州市中心醫院普外二科,河北滄州 061001)
肛管;中毒;治療
農藥中毒主要通過口服瀉劑和灌腸的方法進行導瀉,促進患者腸道內毒素的排出,預防毒素再次吸收,是搶救農藥中毒患者的關鍵措施之一。目前我院農藥中毒患者通過導瀉治療取得了明顯效果。但是,由于導瀉治療護理手段和過程復雜,需要投入極大地人力和物力。為了提高導瀉治療效果,減少在治療過程中所致護理工作量增加,我們采用氣管導管做留置肛管的方法進行持續肛管引流,大大減輕了ICU護理工作量,同時也減少了糞便對肛周皮膚的刺激,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觀察2007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10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63例,年齡20~45歲,平均39歲。全部為口服劇毒有機磷農藥,如1605、甲胺磷、樂果等,服毒量50~250mL,服毒后至就診時間0.5~2.0h。癥狀,惡心、嘔吐、多汗,肌束顫動,瞳孔縮小,伴有昏迷、肺水腫和呼吸肌麻痹等。
1.2 方法:將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50例。2組均于洗胃后4h經胃管注入相同劑量的同一種導瀉藥物,治療方案一致。試驗組采用8~9號氣管導管,插入肛門10~15cm,用注射器緩慢注入空氣10~15mL,將導管稍往外拉,保留導管在肛門內7~10 cm[1],導管末端連接胸腔引流水封瓶,進行持續大便引流,氣囊每8 h放氣1次,每次10 min;對照組則不安置肛管。觀察2組患者肛周皮膚情況,并記錄護士更換尿墊和床單的次數。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肛周皮膚受損程度:觀察2周,試驗組患者肛周皮膚發紅、疼痛(+)17例,發紅、水皰(++)3例,無潰爛(+++)情況出現。對照組中患者肛周皮膚發紅、疼痛(+)35例,發紅、水皰(++)10例,潰爛(+++)5例。患者肛周皮膚受損程度較對照組明顯減少(P<0.01)。見表1。

表1 2組患者肛周皮膚情況比較(n=50,例數,%)
2.2 護理工作量的比較:試驗組中因尿墊污染需每周更換≥10次的9例,因床單污染需每周更換≥10次的6例。對照組中因尿墊污染需每周更換≥10次的30例,因床單污染需每周更換≥5次的25例。試驗組較對照組更換尿墊和床單的次數明顯減少(P<0.01)。見表2。

表2 更換尿墊和床單的次數比較(n=50,例數,%)
重癥農藥中毒導瀉治療的患者大便多呈稀水樣,每天10余次不等,且患者不能自控。肛周皮膚因分泌物刺激及反復的機械擦拭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急性炎癥反應,局部表現為紅、腫、糜爛、甚至形成潰瘍,或原有壓瘡加重。不僅患者痛苦,而且增加護理工作量[2]。
以往,重癥農藥中毒導瀉患者,臨床常采用更換尿墊和床單的方法,此方法缺點,①容易污染床單位;②患者皮膚易受糞便刺激;③無法精確計算大便量及觀察顏色、性質;④糞臭味彌漫病房,空氣被污染。我們采用氣管導管做留置肛管有如下優點,①ICU限制家屬陪伴,大量生活護理由護士承擔,護理人員需要反復換尿墊、床單、擦洗身體,耗費大量精力及體力。而是用新方法保證了床單位清潔,減輕了護理工作量,護士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做護理和治療,減少了護理差錯的發生。②由于溢出的大便為弱酸或弱堿性物質,并含有較多細菌,極易刺激肛周皮膚,引起發紅、水腫、水皰,達至化膿等炎癥改變。氣管導管充足氣囊后與直腸管壁緊密結合,防止糞便外溢,避免糞便對肛周皮膚及會陰部污染,保證了患者肛周清潔,減少了肛周皮膚糜爛的發生,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壓瘡發生率。③采用胸腔引流水封瓶收集大便,能夠精確計算大便量,觀察大便顏色、性狀,從而利于觀察病情,了解治療效果。④患者的糞便引流在一相對密封環境中,無糞臭味傳出,保證了病房空氣的清潔,優化了病房環境,預防交叉感染,降低了ICU感染率。⑤重癥農藥中毒導瀉患者護理時需消耗大量護理用品,成本增加,新方法使用后,多為被廢棄的、經過消毒的氣管導管,取材簡單,使用方便,費用低廉,可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3],具有經濟、簡便的特點。⑥氣管導管質地和組織相容性較好,氣囊為柱狀低張高容量,患者無特殊不適。通過對清醒患者的調查,患者能耐受插管,目前還未發現因此所致的腸缺血壞死和拔管后不良反應。⑦氣管導管管徑較粗,不易扭曲、打折,更易于引流。
綜上所述,在重癥農藥中毒患者的導瀉治療過程中使用氣管導管做留置肛管的方法,可以有效減輕患者肛周皮膚受損情況,同時明顯減少ICU護理工作量,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1]劉靖晶,王好,金麗萍.氣管插管代替肛管的臨床應用[J].鄖陽醫學院學報,2009,28(6):648.
[2]鄭曉燕,唐文娟,馬紅,等.濕潤燒傷膏與帶氣囊導管在預防腹瀉病人肛周皮膚損害的療效比較[J].海峽藥學,2011,3(1):112-114.
[3]李建華,藺輝,許瑋,等.大便失禁患者應用氣囊導管低負壓引流的臨床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09,25(18):3155-3156.
(本文編輯:趙麗潔)
R595.4
B
1007-3205(2011)10-1137-03
2011-03-24;
2011-08-04
劉靚(1980-),女,河北東光人,河北省滄州市中心醫院主管護師,醫學學士,從事ICU疾病護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1.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