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妙,常立欣,劉 蘭,張冬雪,王 洋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腎內科,河北石家莊 050011)
甲狀旁腺全切加前臂自體移植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療效觀察
李同妙,常立欣,劉 蘭,張冬雪,王 洋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腎內科,河北石家莊 050011)
腎功能衰竭,慢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繼發性;甲狀旁腺切除術
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旁亢)是慢性腎功能衰竭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臨床上可表現為皮膚瘙癢、異位鈣化、骨痛等。本文對我科因繼發性甲旁亢而行甲狀旁腺全切加自體前臂移植術8例患者的術后療效進行分析,探討上述方法在治療繼發性甲旁亢中的作用。
1.1 病例選擇:患者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齡21~50歲,平均48歲;透析時間3~10年,均規律透析,每周透析2~3次,4.0~4.5h/次,每1~2周做一次血液透析濾過,伴有骨痛,皮膚瘙癢,結膜充血,煩躁,乏力等癥狀及高鈣、高磷及高甲狀旁腺素血癥。8例患者均存在瘙癢、骨痛等不適,全段甲狀旁腺激素均>1pg/L,甲狀旁腺B超示甲狀旁腺增生,腕關節X線片提示骨質疏松,血清學提示高鈣、高磷,應用骨化三醇膠丸治療效果欠佳。其中3例患者堿性磷酸酶分別為166、68、291U/L。2例患者雖經積極透析、應用碳酸鈣餐中口服及控制飲食中磷的攝入等治療,血磷仍高于1.78mmo1/L,未應用羅鈣全治療。1例降磷治療有效后,應用羅鈣全沖擊治療1個月,效果仍不佳。術前行核素檢查確定甲狀旁腺的位置。
1.2 方法:采用甲狀旁腺全切術加前臂自體移植術,術中均送冰凍病理檢查證實為甲狀旁腺組織,8例患者均切除甲狀旁腺組織4枚,直徑為0.5~1.5cm,質量為200~1 390mg。每例均留取部分甲狀旁腺組織,切至1~2mm的小塊,分10余組種植于種植側前臂肱橈肌內。分別測量術后2、24、48、72h前臂非移植側甲狀旁腺素值及術后1、24h、6個月鈣磷變化。并于術后3~4周測定前臂移植側及前臂非移植側甲狀旁腺素。于移植及非移植側上肢正中靜脈同時采血測全段甲狀旁腺素判斷移植組織是否存活。并對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觀察。
1.3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后2側甲狀旁腺水平比較:全段甲狀旁腺素水平明顯下降(P<0.05)。1例患者除外。見表1。
手術前后臨床觀察指標變化:手術前血鈣為(2.56±0.03)mmo1/L,手術后1、2、3、21d的血鈣均較手術前有明顯降低,分別為(1.93±0.31)、(1.76±0.21)、(1.83±0.23)、(1.93±0.17)mmo1/ L。其中6例患者在術后出現手足抽搐等低鈣表現,給予補鈣等治療2d后血鈣穩定,未再出現低鈣表現。8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在術后1、2、3、21d全段甲狀旁腺素分別為(0.050±0.021)、(0.079± 0.016)、(0.172±0.037)、(0.161±0.027)pg/L。術后21d可見移植側較非移植側前臂全段甲狀旁腺素明顯升高(大于2倍),監測結果提示甲狀旁腺組織在前臂肌肉組織內成活。
術后高鈣、高磷血癥均得到滿意糾正,血鈣、磷在術后24h下降顯著,經補鈣治療后,鈣、磷均能維持在生理范圍。
骨痛、皮膚瘙癢、結膜充血、煩躁、乏力等臨床癥狀均在1周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術后1個月患者訴瘙癢、骨痛癥狀較前好轉。8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術后全段甲狀旁腺素下降不明顯,有2例患者在術后1年復查移植側與非移植側前臂的全段甲狀旁腺素,兩側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術前及術后全段甲狀旁腺素情況(ρ/pg·L-1)
繼發性甲旁亢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并發癥,我國發病率約為86.55%[1],導致骨質溶解、異位鈣化,造成反復骨痛及各種心血管并發癥。近年來甲狀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術已被廣大學者認可,是治療頑固性甲旁亢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手術中甲狀旁腺腺體全切,前臂移植的甲狀旁腺組織短期內尚不能產生生理活性,導致患者術后出現持續低鈣血癥,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和預后。孫彬等[2]在尿毒癥繼發性甲旁亢患者甲狀旁腺增生的臨床與病理研究中發現,在低倍鏡下,增生甲狀旁腺組織分為2種類型,彌漫性增生和結節性增生,在臨床上對嚴重的繼發性甲旁亢患者進行甲狀旁腺全切除時應選用彌漫性增生組織,最好選用質量較小的組織,以防術后再發。本組1例患者全段甲狀旁腺下降不明顯,可能與所取的增生組織性質有關。術后全段甲狀旁腺及移植腺體功能監測因手術切除了全部的甲狀旁腺組織,如移植腺體不能成活,那患者將出現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表現。術后分別于左右上肢肘部同時抽靜脈血檢測,移植片上方肘部血測定結果顯示高于對側(全身)150%以上,表明移植片存活,隨訪1年以上,無特殊不良反應。甲狀旁腺全切加前臂自體移植手術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繼發性甲旁亢的一種重要手段,臨床效果較好;術后3~4周移植甲狀旁腺組織全段甲狀旁腺分泌恢復正常。術后72h內易發生低鈣血癥,應在術后72h內密切監測血鈣變化情況(1次/4~6h),并根據血鈣波動情況進行補鈣治療;術后1年患者仍需繼續監測移植側與非移植側前臂全段的對比情況,有助于對術后并發癥發生的早防早治。
[1]林莉,馬淑芬.組合型人工腎治療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藥,2010,5(12):1198-1199.
[2]孫彬,王笑云,周富華,等.尿毒癥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病人甲狀旁腺增生的臨床與病理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3,22(2):94-96.
(本文編輯:趙麗潔)
R582.1
B
1007-3205(2011)10-1211-02
2011-07-12;
2011-08-18
河北省衛生廳醫學科學研究重點課題計劃(20100408)
李同妙(1972-),女,河北晉州人,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主管護師,從事腎臟內科疾病護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1.1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