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戈
“點球,點球,點球,格羅索立功了,格羅索立功了,不要給澳大利亞人任何的機會。偉大的意大利左后衛,他繼承了意大利的光榮傳統,法切蒂、卡布里迪、馬爾蒂尼在這一刻靈魂附體。格羅索一個人,他代表了意大利足球悠久的歷史傳統。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不是一個人!勝利屬于意大利,屬于格羅索,屬于卡納瓦羅,屬于贊布羅塔,屬于布馮,屬于馬爾蒂尼,屬于所有愛意大利足球的人……”
2006年世界杯上,黃健翔這段脫口而出、酣暢淋漓的解說,讓無數痛苦地忍受著平庸比賽的球迷和偽球迷們終于享受了一次看球的樂趣。這段解說,也成為中國體育解說中的絕唱。
黃健翔這一分多鐘的激情解說絕對算得上出口成章。一連串的祈使句,有感嘆,有描述,有聯想,有歷史背景,信息量如此密集,語速快,吐字清晰,發音準確,邏輯嚴謹,文理通順,文采飛揚。從沒見到任何一個主持人達到過這種水平。真是一個牛人!真是一段前無古人的經典解說!
遺憾的是,這段精彩的解說在創造了黃健翔職業生涯巔峰的同時,也引起巨大的爭議。那些不是意大利隊“粉絲”的球迷,對于黃健翔的表現難以理解和接受:從場上表現來說,無論是技術、戰術、斗志和球風,那天的意大利隊都不是一支值得尊敬的球隊。另外,那本身是一個很有爭議的點球,賽后,連意大利人自己也承認。
人們質疑的是,此時此刻坐在話筒后面的人到底是一名足球解說員,還是意大利隊的鐵桿“粉絲”?退一步講,即使我們容忍這兩個角色同時附著在一個人身上,他是否有權利在工作時完全以個人情感代替職業角色,甚至達到不尊重事實的程度?
“我是一個人,不是一臺機器。”黃健翔這樣解釋。這話沒錯,人不可能做到像機器那樣精準,工作時不受情感、情緒的干擾,但盡量減少個人情感、情緒對工作的影響,卻是一條通行的職場法則,所謂“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就是這個意思。
黃健翔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足球解說員,有相當大的不可替代性,屬于牛人。牛人就難免有牛脾氣。牛人和一般員工的區別是:他們希望組織規則適應自己,而不是自己適應組織規則。
每個機構中總會有一些能力超群的牛人。有這些業務熟練、傾情投入、激情四射的牛人,是單位的福分。他們天生就熱愛工作,把工作的完美當做生活的最大樂趣;他們喜歡挑戰,不怕困難,總會帶給老板驚喜。但同時,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而不是企業制定的規則出牌。在工作中,他們更傾向于顯示自己的才華和價值,往往會把企業的總體目標放在第二位。他們總是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豪情,讓企業的各種管理制度和激勵手段在執行上大打折扣。
他可能是一個連續多年的銷售狀元,在推杯換盞間簽了一個又一個大單,卻僅僅因為脾氣不投得罪了最大的客戶;他可能是公司里最有創意的市場策劃,總有標新立異的點子讓公司在競爭中突出重圍,卻經常不把頂頭上司放在眼里,心情不好時面對不感興趣的任務就是不接;他可能是一個技術天才,什么樣的技術難題有他在都會迎刃而解,他卻總是要把方案做到完美才肯拿出來,耽誤了產品的最佳上市時間。
不要指望他們認錯,他們崇尚激情比完成任務更重要。
打心眼里,每個老板都喜歡這樣的牛人。那些真正成事兒的企業和老板,最終的制勝法寶往往就是用好了這些牛人。通常,老板們也是從牛人隊伍中走出來的。
但牛人也是單位的定時炸彈,不知什么時候就會捅出婁子。現實中,更多的是這些牛人受不了公司的約束和上司的“小鞋”,卷鋪蓋走人。對付他們,老板常常陷入兩難境地:強調規則吧,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扼殺他們的靈氣;任其自然吧,則需要花相當大的精力去給他們擦屁股,影響制度的嚴肅性,有時甚至會直接損害企業的整體利益和形象。
舊上海黑社會頭目杜月笙說:“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杜月笙是怎么識人的呢?他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三等人沒本事脾氣大。”在他的心目中,牛人只是二等人——因為他們有脾氣。更高境界是有本事沒脾氣,這些人可以稱作高人。牛人已經是稀缺資源,高人是誰呢?其實世界上本沒有高人,高人是牛人歷練出來的。真正堪當大任的,大體是牛人經過多年歷練變成的高人——本事越來越大,脾氣越來越小。
牛人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變成沒本事脾氣大的鳥人。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所謂鳥人,就是性格桀驁不馴、行為特立獨行、風格與眾不同,但這一切都沒有體現在其工作能力和對機構的貢獻上的人。
通常,牛人的特點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特長,忽略自己的缺點與不足。牛人常常向制度挑戰,常常需要被遷就。牛人沒有得到特權就會抱怨,時間長了,工作熱情就會急速下降,
他就會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不思進取。
也就是說,牛人是一種非常態。牛人不能自我進化成高人,就只能變成鳥人。
如果你現在是一個牛人,但改不掉或根本不想改自己的牛脾氣,怎么辦?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做自己的老板。留在職場里,你只有變成鳥人一條道。
黃健翔離職后,給智聯招聘做代言人。在智聯的廣告牌上、黃健翔身體的后面,我看到這樣一行大字:“我們崇尚專注一生的事業,更贊嘆自由奔放的靈魂。”這種蠱惑看得我心旌蕩漾。
但我明白,其實杜月笙漏了或者覺得根本不值一提的還有另一種人:沒本事、沒脾氣。這些人叫常人,是沒條件、沒辦法自由奔放的,如我等。常人能崇尚專注一生的事業,卻無法效仿自由奔放的靈魂。
智聯招聘用黃健翔召喚那些覺得自己“被壓抑”的牛人們趕快跳槽,但跳槽解決不了牛人的問題,自我心理調整才是最佳途徑。
況且,在我看來,大多數自詡為牛人的,其實是鳥人。
(摘自《聽戈說職場——野生狀態》上海三聯書店圖/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