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邕

大家都聽過牛頓的故事,說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牛頓產生了為什么所有的蘋果都往地下掉而不是往天上飛的疑問,從而產生了對萬有引力理論的一些最初的構思。
《萬物簡史》的作者告訴我們,實際上這個故事是查無實據或者說是以訛傳訛的一個美麗傳說。促成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不是一個蘋果,而是那位名叫哈雷的科學家,哈雷彗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作者說:1683年有三位科學家在倫敦的一家小餐館里吃飯聊天,這三位科學家分別是雷恩、胡克、哈雷。他們聊天的內容海闊天空,當時就談到了天體的運行方式。他們三人都猜想到天體之間有吸引力,其引力與距離的平方相關,但是這個憑直覺意識到的規律并沒有得到數學上的證明。因為科學是非常強調實證的,必須要有相關的證明,才能稱之為理論。
貴族出身的科學家雷恩就說,誰先拿出證明方案他就出40先令獎勵誰。40先令在當時是雷恩兩個星期的工資,雷恩沒有意識到這40先令的“獎金”會贏得一個嶄新的世界。哈雷回去就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但是毫無頭緒,百般無奈之下,他想起了劍橋大學的牛頓。
牛頓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但是《萬物簡史》的作者告訴我們,牛頓絕對是一個怪人。他常常離群索居,沉悶無趣,而且敏感多疑,注意力也不集中。他曾經把一根大針塞進自己的眼窩里,就是要看看會不會發生什么。還有一次,他瞪大眼睛望著太陽,能看多久就看多久,結果眼睛受到嚴重傷害,為此他不得不在暗室里待了幾天,直到眼睛恢復過來。
但與牛頓的非凡天才相比,這些奇異的性格和古怪的特點根本算不了什么。在學生時代他曾經感到普通數學的局限性很大,于是就創造了微積分,發明這個成果之后,他27年之間從沒有對任何人說起過。在光學領域里,他改變了我們對光的認識,為光譜學奠定了基礎,但是過了40年,他才把自己的成果與別人分享。
這樣聰明的一個人,卻用了一生中將近一半的時間研究和科學不怎么沾邊的煉金術。他還參加了一些宗教活動,曾經信仰一種叫阿里烏斯的異教,該教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根本沒有三位一體這樣的事情。牛頓還用了無數個小時去研究耶路撒冷不復存在的所羅門王神殿的平面圖,為此自學了希伯來語,以便了解更多的一手資料和知識。牛頓逝世以后有人對他的一綹頭發所做的分析發現,頭發里面的汞含量高度超標,這與他沉迷煉金術是有關系的。這些研究耗費了他大量的精力,甚至有可能過早地奪去了他的生命。
哈雷拜訪牛頓,向他請教如果太陽的引力與行星到太陽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話,行星運行的軌跡將會是什么樣的。令哈雷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牛頓脫口而出說是橢圓形的。哈雷當時差一點從坐的椅子上掉下來。牛頓輕描淡寫地說:“我計算過了。”哈雷讓他趕緊找出來。但是牛頓在雜亂的資料堆里翻了半天,說他的演算手稿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這好比現在有一個人說他發明了治愈艾滋病的藥,但是配方卻找不到了——牛頓就是這么荒唐。
在哈雷的百般勸說之下,牛頓同意重新計算。他悶在家里兩年時間足不出戶,最終創作出改變世界的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萬物簡史》里面,作者引用了亞歷山大·蒲珀的一句話來說明牛頓在科學史上的重要性:“大自然和大自然的法則藏匿于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出世吧!于是世界一片光明。”
(范小軍摘自《大學生》2011年第1-2期,宋德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