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效平
《水滸傳》里有個母夜叉孫二娘,以兇悍著稱。紅梅小區住著個孫大媽,也以潑辣聞名。除了身材高大,孫大媽還有“三大”:力氣大、嗓門大、火氣大。孫大媽脾氣暴躁,經常為一些瑣事和左鄰右舍鬧矛盾。誰要跟孫大媽吵架就算倒大霉了,她老人家一口氣罵上幾小時都不帶喘的。
孫大媽在紅梅小區住了十來年也跟人吵了十來年,把附近的街坊全得罪光了。社區干部多次找孫大媽做思想工作,希望她和鄰居們搞好關系,但怎么勸都不見效。更糟糕的是,孫大媽以為社區干部也故意跟自己過不去,因此性子變得越發火爆了。
然而,從去年春節開始孫大媽突然像換了個人。她逢人就笑,老遠便和鄰居們親熱地打招呼。與此同時,孫大媽一改往日的傲慢,主動和宿敵改善關系。她賠著笑,挨家挨戶地串門,好話說了一籮筐。漸漸地,孫大媽在紅梅小區的口碑好了起來,大家改變了對她的壞印象。人際關系改善后,孫大媽的朋友立刻多了起來,她不再繃著張苦瓜臉,每天都是樂呵呵的。心情舒暢了,鄰里關系融洽了,孫大媽成了個樂于助人的活雷鋒:樓道臟了她主動掃一掃,誰家的孩子沒人照管她幫著帶一帶,看見老人她攙一把,遇著嬰兒她抱一抱……
昔日的母夜叉成了如今的熱心人,鄰居們在驚喜的同時都感到納悶。這孫大媽一夜之間為啥變得這么和氣呢?大伙兒紛紛猜測:有的說孫大媽是想當樓道先進分子,有的說她想競選居民小組長,也有的說她想去社區居委會當干部……
過了一陣子,有些猜測還真的言中了。由于孫大媽的出色表現,她先被鄰居們選為樓道先進分子,接著又被大家推舉為居民小組長。孫大媽覺得這些榮譽受之有愧,于是更加嚴以律己,各方面的表現一天比一天突出。
到了年底,在群眾的一致推薦下,孫大媽被市文明辦評為“創建和諧社會積極分子”。
孫大媽的事跡廣為流傳,引起了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的關注。欄目組把孫大媽請進直播室,對她進行專題采訪。
孫大媽從未上過電視,顯得非常緊張。直播前,主持人小劉一個勁地安慰她:“大媽,您別著急,到時實話實說就行了?!?/p>
孫大媽試探著問:“就跟央視那個《實話實說》一樣,有啥說啥,想到哪就說到哪?”
小劉笑道:“沒錯,就這樣。”
孫大媽心里有了底,漸漸穩住了情緒。小劉看時機已到,立刻把孫大媽領進了直播室。
節目開始后,主持人小劉首先向觀眾們介紹了孫大媽的先進事跡,接著訪談正式開始。小劉先和身旁的孫大媽閑聊了一番,對她團結鄰里、樂于助人的高尚品格給予了高度贊揚。接下來小劉又圍繞創建和諧社會這個話題,和孫大媽天南地北地侃開了。孫大媽按小劉的叮囑實話實說,既沒有過分謙虛,也沒有沾沾自喜。在朋友般親切的氣氛中,小劉和孫大媽的一問一答越來越自然,越來越融洽,節目漸漸進入了高潮。
聊著聊著,小劉忽然話鋒一轉,這樣問:“大媽,聽說您過去性格比較暴躁,常為一些瑣事和鄰居們鬧矛盾,人際關系很緊張,是嗎?”
孫大媽點點頭,坦率地回答:“沒錯,是這樣的。不過后來我改正了,主動和大家搞好關系……在這個過程中我嘗到了和諧的好處,開始與人為善,從此各方面都有了進步……”
小劉認真聽著,時不時插上一兩句。末了,他單刀直入地問:“大媽,那為啥您一夜之間突然變得和氣了?”
孫大媽一下子怔住了,好半天才囁嚅著問:“這、這個……一、一定要說實話嗎?”
小劉微笑著點頭:“當然,我們這檔節目就叫實話實說。”
孫大媽憋紅了臉,吞吞吐吐地說:“是、是因為我兒子買了輛私家車。”
“買了輛私家車?”小劉聽得一頭霧水,“這跟您變得和氣有啥關系?”
孫大媽低下了頭:“兒子買不起車庫,只好把汽車停在小區里過夜……我、我擔心那些鄰居會來報復,擔心他們拿我兒子的車出氣…… ”
(責編: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