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榮,高曉鳳(河北聯合大學附屬醫院,唐山市 063000)
針對疑似甲型H1N1流感,在沒有并發癥、無基礎疾病、非高危人群的情況下,是否應用抗菌藥治療,是傳染科醫師面臨的抉擇。本研究通過對此類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抗菌藥使用對疑似甲型H1N1流感的治療結果有無影響。
選擇2009年9月-2010年2月進行隔離治療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226例,其診斷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頒布的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疑似病例的診斷標準[1]。入組患者年齡介于15~44歲之間,既往健康,發病在36 h內符合流感癥狀,體溫≥38℃,至少有2項流感樣癥狀:咽痛、咳嗽、肌痛、乏力、頭痛、鼻卡他/鼻塞。體檢:咽部充血和/或扁桃體紅腫但無膿性分泌物。血常規:白細胞計數(3.5~10)×109·L-1,中性粒細胞<0.75,胸片排除氣管炎或肺炎,無基礎疾病、無并發癥、非高危人群。按是否應用抗菌藥分為2組,即用抗菌藥組與未用抗菌藥組,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發病時間、體溫、流感樣癥狀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情況比較Tab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未用抗菌藥組給予抗病毒治療,主要用痰熱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給藥;利巴韋林注射液0.4~0.8 g加入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給藥。用抗菌藥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按千克體重或成人用量,靜脈輸入相應抗菌藥注射劑。以上用藥均每日1次。2組其他抗病毒、對癥、支持治療相同。
每天檢測4次體溫,高熱不退的隨時檢測、記錄;觀察咽痛、咳嗽、肌痛、乏力等流感樣癥狀變化情況并記錄;記錄病程持續時間。
226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164例使用了不同的抗菌藥(164/226),抗菌藥使用率72.6%。抗菌藥使用頻率由高到低依次為:阿奇霉素34.1%(56/164)、左氧氟沙星25.6%(42/164)、青霉素23.2%(38/164)、頭孢菌素13.4%(22/164)、克林霉素3.7%(6/164)。
2組病例均未出現并發癥,無危重癥病例及死亡病例,病程最短的2 d,最長的9 d,均痊愈出院。2組在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流感樣癥狀緩解時間、病程持續時間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本研究認為,對于本組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判斷是否需要抗菌藥治療,應依據患者發病時間的長短、區分發生并發癥的高、低危人群、是否存在繼發細菌感染的風險和證據。
表2 2組診治后情況比較(d,)Tab 2 Comparison between 2 groups aft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d,)

表2 2組診治后情況比較(d,)Tab 2 Comparison between 2 groups aft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d,)
?
王興華[2]等報道,流感患者抗菌藥的使用時間應在發病>5 d、發熱>4 d經綜合治療無好轉時。本組病例發病在36 h內,從發病時間上考慮,可以不用抗菌藥。
根據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較易成為高危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共包括5類人群[1]。高危人群容易形成重癥、危重癥病例,為防止繼發細菌感染,可常規應用抗菌藥。參照形成危險因素的5類人群,本研究除有9例患者體重指數超標而構成危險因素外,96%患者屬于低危人群,發生并發癥的風險低。分析本研究納入對象多屬于低危人群的原因:首先均來自發熱門診,年齡構成以青壯年為主,多為社區獲得性感染,非長期住院、臥床者,病情相對較輕,基礎疾病少;其次,由入選條件決定,本研究所選患者,發病時間短,血白細胞計數無升高,存在細菌感染可能性小,一般認為不需要抗菌藥治療。抗菌藥僅在明確或有充分證據提示繼發細菌感染時才考慮應用[3]。抗菌藥對各種病毒感染無效,對發熱性疾病首先應作病原學檢查,不宜輕易采用抗菌藥物靜脈治療。對未查明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的發熱患者使用抗菌藥物,既是一種浪費,還可能引起藥物不良反應,促進細菌產生耐藥性,增加并發癥,延長病程[4]。
分析臨床醫師選擇用抗菌藥的主要原因,多出于對本病的擔心,認為疑似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該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是一種新型流感病毒,可人間迅速傳播,極少數病例可發展成重癥、危重癥、甚至死亡病例。但是我們看到甲型H1N1流感真正形成重癥、危重癥、甚至死亡病例的,主要為高危人群或錯過抗病毒治療時機或未及時進行有效的抗病毒、對癥、支持治療的患者。本組病例均不存在此類情況。本研究結果提示,抗菌藥使用與否,對本組病例治療結果無明顯影響;應根據疑似甲型H1N1流感發病時間、是否有并發癥或基礎疾病、是否為高危人群,有選擇性地使用抗菌藥。
[1]衛生部辦公廳.甲型Hl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S].衛發明電[2009]188號,2009-10-12.
[2]王興華,曹先斌,王明敏,等.流行性感冒暴發性流行653例臨床回顧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6,26(3):200.
[3]李曉光,胥 婕,梁京津,等.發熱門診流行性感冒樣患者228例抗生素應用情況分析[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9,27(10):635
[4]馮艷霜,徐彥貴,朱立勤,等.我院門診靜脈應用抗菌藥物引起不良反應因素分析 [J].中國藥房,2008,19(1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