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智,郭 丹,焦培艷,王向東(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藥學部,廣州市 510515)
2010年4月20日,衛生部辦公廳下發[2010]62號文件《靜脈用藥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范》(下簡稱《管理規范》)。該規范是靜脈用藥集中調配工作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適用于腸外營養液、危害藥品和其他靜脈用藥調劑的全過程。醫療機構集中調配靜脈用藥應當嚴格按照《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操作規程》(下簡稱《操作規范》)執行。此規范頒布之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有200余家醫院建立了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1],規范出臺后,估計還有更多的醫院會建立PIVAS。我院PIVAS于2010年5月建成,目前已負責調配38個病區靜脈滴注的長期醫囑,每天調配成品輸液4000多袋。筆者結合我院PIVAS的實際情況,就醫療機構開展靜脈用藥集中調配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淺析。
我院PIVAS占地面積為800平方米,包括抗生素和細胞毒性藥物調配間、普通和腸外營養藥品調配間、藥品準備區、成品輸液核對區等,有7臺生物安全柜和9臺水平層流臺。為了統一管理,按照《管理規范》要求,我院新招40名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學歷均在大專以上,以滿足PIVAS的人員配備。
《管理規范》明確規定PIVAS由醫療機構藥學部門統一管理。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組織與質量控制組織負責指導、監督和檢查《管理規范》、《操作規程》與相關制度的落實。其中,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是藥品調劑的重要部分之一。據不完全統計,200余家已展開PIVAS的醫院中大多數是由護理部門要求建立的PIVAS。護理部門從護理角度考慮,PIVAS的建立可以使臨床科室護士從日常繁重的輸液配制工作中解脫出來。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但是護理部門在倡導建立PIVAS的時候,往往采用“醫院-公司”合作模式[2]。由公司建成的PIVAS往往只滿足PIVAS的基本功能,即調配功能,而忽略了信息系統的管理和藥品儲存的管理。《管理規范》對藥庫的溫度要求都有明確規定,但公司在修建PIVAS的時候,往往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其工程質量在細節方面也不是盡如人意,而且在維修方面存在拖延、來人不及時的現象。為了保證建成的PIVAS運行通暢,筆者建議有條件的醫院在修建PIVAS時應采取自行建造的模式,由藥學部門、醫院總務處制冷室、信息科對PIVAS的每個功能室詳細規劃,充分論證,保證工程質量。即使采取“醫院-公司”的合作模式,也應該由醫務處組織,會同藥學部門、總務處制冷室、信息科、護理部等對每個功能室所用的設備、電腦、電線、網線、空調的品牌提出合理要求,具體寫在合同中,驗收時逐一驗收,避免出現問題時互相推諉的現象。
PIVAS的工作流程涉及很多環節,主要包括:臨床醫師開具靜脈輸液醫囑——PIVAS提取醫囑——藥師審方——打印輸液標簽——排藥(拆除藥品外包裝)——貼簽擺藥——核對——輸液和藥品裝筐——送入調配倉——混合調配——輸液成品核對——輸液成品包裝、分病區放置密閉容器、填寫數量清單、加鎖——工人送至病區等。如此煩瑣流程需要較多的工作人員來完成。據對全國目前已建成的大型PIVAS的調查顯示,每40~88(均值67)袋液體的調配量需要配備1名工作人員[3,4]。我院目前日調配成品輸液4000袋,涉及38個病區的靜脈輸液,占全院總病區的2/3,PIVAS有藥學專業技術人員40人,工人8人,合計48人,已經是滿負荷的工作,完全沒有多余的時間用于增加新的科室制劑的調配。
統計資料[5]顯示,我國住院患者以靜脈輸液給藥方式的比例高達70%以上,遠高于國外的20%~30%。對我院38個病區患者所用輸液的總數進行統計,平均每位患者的輸液量為每天2.41袋。我院目前住院患者已超過2500人,如果全院病區都進行PIVAS調配藥品,PIVAS的日均調配量將達到6000袋,PIVAS的工作人員必須達到60人以上,才能夠基本滿足工作量的需求。綜上所述,PIVAS工作人員應根據實際開展的床位數進行配備。
《管理規范》明確規定具有醫院信息系統的醫療機構,PIVAS應當建立用藥醫囑電子信息系統,其中電子信息系統應當符合《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試行)》中的相關規定。我院PIVAS建成后,在修建公司不提供信息系統支持服務的情況下,我院組織醫院信息科工程師自主研發了靜脈輸液護理工作站和靜脈輸液調配工作站。經過40多次的優化,目前無論從傳輸醫囑、提取醫囑、醫囑審核、擺藥藥品匯總、擺藥、輸液標簽打印、調配成品輸液、停止醫囑等各方面都能非常順暢地運行,保證了PIVAS工作的高效和準確。我院信息流程圖詳見圖1。
《管理規范》明確規定,藥師應當按《處方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和《操作規程》審核用藥醫囑中靜脈用藥混合配伍的合理性、相容性和穩定性。對于不合理用藥醫囑應當與醫師溝通,提出調整建議。對于用藥錯誤或不能保證成品輸液質量的處方或用藥醫囑,藥師有權拒絕調配。我院專門配備了1名臨床藥師對用藥醫囑進行合理性審核,對不合理醫囑寫明原因返回醫師修改,修改不及時可拒絕調配。由于審核醫囑的工作量非常大,臨床藥師僅靠人工逐條審核,工作量大,容易疲勞,也會造成醫囑遺漏。由此我院在靜脈輸液信息系統中嵌入“合理用藥軟件系統(PASS)”,先由PASS對用藥醫囑進行審核,對于審核未通過的醫囑,臨床藥師再進行分析,確定其合理性和采取的干預措施。以我院某天38個病區住院患者1558人為例,通過PASS和臨床藥師的審核發現存在配伍禁忌的醫囑21條,中藥注射劑和西藥混配、溶媒選擇不正確、超劑量用藥等不合理醫囑62條。經過臨床藥師及時干預,大大改善了醫囑的合理性,保證了用藥安全。

圖1 我院信息流程圖Fig 1 Information system procedure of our hospital
PIVAS除在修建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經費外,在運行中也會產生較高的運行維護成本和人力成本。雖然衛生部已經將調配成品輸液的收費標準提交給國家“發改委”討論審批,但是目前國家和廣東省都沒有出臺PIVAS調配成品輸液相應的收費標準,我院的PIVAS也是免費提供服務。這樣就給醫療機構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為了PIVAS的正常運行和發展,建議國家和省市物價部門應盡快出臺其合理的收費標準。
靜脈藥物集中調配是我國醫療事業發展的一項新的措施,既可以充分發揮藥師的藥學審核作用,又保證了臨床使用藥品的安全有效,提升了藥學水平,有助于臨床藥學的發展。
[1]龍 項,馮 默,陳小敏,等.對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若干問題的思考和建議[J].中國藥房,2008,19(13):1030.
[2]陳志東,章 萍,陳 燕.我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現狀的思考[J].中國藥師,2009,12(6):785.
[3]傅若秋,孟德勝,盧來春.關于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建立與運行的幾個關鍵問題的思考和建議[J].中國藥房,2010,21(13):1191.
[4]盧來春,傅若秋,趙艷艷,等.我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及運行效果探討[J].中國藥房,2010,21(13):1189.
[5]楊廣文,王 翕,郝志英.建立靜脈藥物配制中心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問題[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4,4(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