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民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0)
在現階段,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工程公司)后臺核島安裝處主要承擔以下幾方面的集約化業務。
(1)核島安裝、大件吊裝、現場運輸招評標工作;
(2)EM4預制集約化管理工作;
(3)核島安裝大宗材料采購工作;
(4)FCD+12前現場工作以及圖紙文件、設備催交,其他業務均由各項目前臺安裝處承擔。
隨著多項目、多基地核島安裝工作的全面展開,逐步暴露出以下幾方面的不足。
(1)工作程序審查方面:各項目人員投入較多,造成大量的人力成本浪費,而且要求不統一,不利于標準化和成本管理。
(2)上游圖紙催交:各項目各自為戰,主要通過發文或項目協調會與設計方溝通,協調效率較低,人員投入多。另外,從EM4預制安裝的特點上看,預制所需圖紙為整個EM4圖紙量的87%以上,預制廠為總部管理,發揮總部優勢,直接面對設計院催交相關圖紙,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3)設備催交:目前在項目現場PSE暫未成立設備處,設備催交主要通過PSE后臺的設備成套經理,溝通頻率和物理距離對溝通效率起制約作用。
(4)EM2、大件吊裝、其他重要崗位技術人員難以短期培養,多項目管理受關鍵崗位人員制約因素嚴重。
(5)大宗材料采購:材料種類繁多、技術要求高、采購數量及技術要求不明確以及面臨多項目需要重復采購的情況。
綜上所述,隨著工程公司多項目、多基地工作的開展,以往的核島安裝管理模式與當前的發展形勢矛盾凸顯,已經不能滿足工程公司新時期發展的需要,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施工平臺成立后,通過前期運作對施工板塊、前后臺運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核島安裝處根據自身業務特點,為適應新時期工程公司發展的需要,結合前期前后臺運作經驗,提出了核島安裝前后臺專業化運作的管理方案。核島安裝專業化管理已成為當前公司解決人才缺口、保證工程質量、控制建造成本、加強核心能力建設的關鍵環節。
多項目多基地建設需要加強對有限資源的統籌利用,充分發揮資源使用效率,變粗放式經營為集約化、精細化管理。要實現核島安裝集約化、精細化管理,必須了解前后臺核島安裝的業務范圍及其特點。核島安裝可實現專業化運作的范圍,如表1所示。
通過對核島安裝專業化運作的業務范圍、特點、未來規劃以及相應的對口部門的梳理,進一步明晰核島安裝當前的業務特性,由此本著實現核島安裝專業化運作管理的宗旨,將前后臺核島安裝處的組織機構和職能重新劃分如圖1至圖3所示。

表1 核島安裝專業化運作業務總攬Table 1 Overview on professional operation of nuclear island installation
由圖1可以看出:將后臺核島安裝處由原來的3個組中的輔助設備組重新劃分為2個組、2個專業隊的組織機構管理方式,即:技術管理組、工程協調組、EM2專業隊以及大件吊裝隊。
由圖2可以看出:前臺核島安裝處設置2個組,即輔助系統組和輔助設備組,取消原主系統組的設置。原主系統的業務主要包括大件吊裝、EM1、EM2、EM10的安裝管理,其中EM2以及大件吊裝由專業隊轉入,EM1以及EM10的安裝管理由前臺核島安裝隊的輔助設備組負責。同時,役前檢查(PSI)組由專業隊轉入,役前檢查專業隊設置在后臺金屬管理處,如圖3所示。
這樣就完成了核島安裝處前后臺的組織機構調整,同時,各個下屬機構的工作范圍和職能劃分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下面就以EM2專業隊建設為例做進一步闡述。
(1)EM2專業隊組織構成
以嶺澳二期主系統科為主體,整合焊接、測量資源,結合主管道自動焊,組建EM2專業隊,對EM2進行集約化管理,在EM2專業小分隊包括:重型設備安裝、主管道自動焊、EM2.2安裝、EM2.3安裝,如圖4所示。
(2)EM2專業隊前后臺職能劃分


前臺核島安裝隊不設主系統組,其與EM2有關的業務由后臺核島安裝處派出EM2專業分隊承擔,EM2專業隊在前后臺的職能劃分如表2所示。
(3)EM2專業隊接口關系
EM2專業隊工作根據時間先后可劃分為現場準備階段和現場實施階段(見圖5):
1)在現場準備階段,EM2專業隊與上游的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和工程公司設備成套部接口,負責跟蹤前期文件的出版進度和設備采購文件的協審,同時組織下游的二三核反應堆公司編寫工作程序、質量計劃、四級進度計劃母本、施工組織設計等文件。

表2 EM2專業隊前后臺職能劃分Table 2 Function division of the EM2 professional team
2)在現場實施階段,EM2專業隊與上游的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和工程公司設備成套部接口,負責跟蹤設計文件的出版進度、設備到貨進度以及相關CR和NCR的處理,同時與現場土建承包商、核島安裝承包商以及工程公司電儀安裝隊、土建施工隊都有相應的接口。
核島安裝實現專業化管理對于解決人才缺口、保證工程質量、控制建造成本、加強核心能力建設的關鍵環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根據CPR1000機型的施工特點,EM2施工主要時間段為:環吊可用——冷試開始(按19個月工期考慮),具體節點時間段如圖6所示。
根據嶺澳二期的施工經驗,兩臺機組同時施工時,標準間隔時間為8個月,則高峰期EM2隊配置8個人能夠滿足施工需求,其中EM2.1和EM2.2均需3人,E M2.3需要2人。通過對雙臺機組的EM2隊人力模型進行分析,考慮紅沿河1號~4號機組,寧德1號~4號機組、陽江1號~4號機組及防城港1號~2號機組同時施工的情況,分析多項目同時施工的情況下的EM2人員需求模型如圖7,在不考慮測量和焊接專業人員的前提下,高峰期時EM2專業隊需要32人。

通過對EM2人力模型的分析,立足以往的施工經驗,對于專業化運作前后的前后臺核島安裝處人力成本分析如下。
后臺核島安裝處專業化運作前后的人數對比如表3所示,其中EM2專業隊是按照滿足4個基地同時進入安裝高峰期的任務配置的,大件吊裝隊7人可滿足5個基地的任務配置。前臺核島安裝處專業化運作前后的人數對比如表4所示。
——主系統組余留的3人主要承擔E M1、EM10和EM2的前期準備業務。EM2、大件吊裝業務由總部派遣的專業化小分隊在現場完成,人數未統計在內,預計為8人;
——輔助系統組專業化運作后,部分業務由總部承擔,減少2人,總人數變為17人;
——輔助設備組專業化運作后,部分業務由總部承擔,總人數減少為9人。
2010年核島安裝專業化運作前后所需的人數明細如表5所示,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于嶺澳二期項目的輔助系統組和輔助設備組暫不實行優化;紅沿河、寧德、陽江的到崗人數由人員到崗時間來確定。由表5的計算情況可知,核島安裝專業化運作后所需人數減少8人,按每人年平均成本為50萬元計算,2010年可節省人力成本為400萬元。


表3 后臺核島安裝處專業化運作前后的人數對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staff number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fessional operation of the back-stage NI installation

表5 專業化運作前后2010年所需要的人數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staff number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fessional operation in 2010
2011年,嶺澳二期項目結束,防城港項目啟動,依據上述算法,所需人數減少4人,節省成本:4人×50萬元/人=200萬元。
2012年,由于4個項目同時處于高峰期,專業化效果凸顯,所需人數減少9人,節省成本:9人×50萬元/人=450萬元。
根據EM2專業隊人力模型計算方法,可以總結出核島安裝專業化運作后有利于人力成本的節省,同時有利于解決關鍵人才缺口。除此之外,核島安裝專業化管理可以減少各項目的管理接口,進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集中優勢資源,加強核心能力建設。專業化運作管理后,核島安裝各小組、專業隊所帶來的效益如表6所示。
核島安裝大宗材料采購是核島安裝的前置環節,要實現核島安裝的專業化運作,首先是實現大宗材料的集約化采購。即:改變以往以嶺澳二期為目標的單項目運作方式,在不同項目間組合、優化采購包的劃分,實現大項目下的集約采購。
自2009年8月起開始實施核島安裝大宗材料集約化采購之后,效果初顯:嶺澳二期同時有10多名員工分管大宗材料不同采購子包,采取誰使用誰負責的模式,不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而且由于接口眾多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在多項目運作后,不可能沿用此種模式。為適應形勢的發展,建立起大宗材料采購小組,約3~4人,專職負責此項工作,優化資源配置的同時節省了人力成本,并與上下游建立了清晰完善的采購流程,減少工作接口,且大大提高了采購效率。在實施集約化采購之前,大宗材料采購協議遲遲不能簽訂,嚴重影響場外預制工作,雖啟動兩次緊急采購,但預制廠仍面臨停工待料的困境;在集約化采購實行之后至今,采購進度完全能夠滿足現場預制的需求,目前已經完成近10臺機組98%的采購任務;如果不考慮市場價格變化的因素,由于實行規模化采購,采購總金額相比嶺澳二期降低約20%。

表6 核島安裝專業化運作效益Table 6 Benefits from professional operation of nuclear island installation
立足核島安裝工作的特點,結合工程公司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提出了核島安裝專業化運作方案。通過核島安裝專業小分隊的組建、優質資源的整合、前后臺業務的重新劃分,實現了以下目標。
(1)通過核島安裝工程的特點和現狀適度擴大CME集約化的業務,通過集約化、標準化減少各項目重復性的工作,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對核島安裝領域的關鍵技術,如EM2安裝、大件吊裝、PSI檢查等,通過組建專業化的小分隊,實現優質資源的整合、流動,滿足多項目建設的需要。
(3)對于安裝過程中的短期關鍵技術活動,如:蒸汽發生器二次側水壓試驗、SEIBIM閥的安裝、TUY檢查等,通過短期專家派遣的形式,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
(4)充分發揮CME的統籌管理和技術優勢,前臺以施工經理為驅動,通過現場施工分部、專業施工隊、短期專家派遣為各項目工程建設服務。后臺以施工協調經理為驅動,對前臺所需的圖紙、設備、大宗材料積極與PSE和設計院溝通協調,為項目建設提供有利的上游條件。
(5)通過前臺施工經理和后臺協調經理對項目建設進行全方位的服務。
2010年5月26日,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后臺管理平臺召開專題辦公會議,審批通過了本方案。目前,本方案正在實施過程中,部分組織機構調整已經到位,后續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