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芬
(貴州地質工程勘察院,貴州 貴陽 550000)
一般建筑物設計時,地裂縫勘察的核心問題就是要查清其具體位置和確定合理的避讓距離,其必須穿過這些地裂縫帶,并且不允許建成運營后出現影響運營安全的事故。對地裂縫上下盤的地層巖土物理力學性質進行研究不僅要查清了地裂縫帶的物理力學參數特征,填補地裂縫研究在該方面的空白。
根據地裂縫的地表出露情況以及近年來的活動強烈程度,通過仔細研究,決定把作為研究對象。
每條剖面的靜力觸探中心孔布置在裂縫帶上,兩側各布3-4個孔(見圖1),孔距除最外側的兩個孔為5m外,其余一般均為2m,孔深為20m(線路設計高程以下6m)。

根據野外鉆探,將 地裂縫地基土共分為7層,其描述見表1。

?
為了便于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對比,更好地研究地裂縫帶的性質,依據地裂縫的位置將其分為南盤、北盤兩個部分,北盤為相對上升盤,南盤為相對下降盤。根據上面的原則對地裂縫兩盤的靜力觸探試驗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其結果見表2表3表4。

?

?

?
由分析可知,地裂縫兩盤的②層黃土、③層古土壤錐尖阻力、側摩阻力有顯著差異,但④層老黃土差異不明顯,這是因為地裂縫變形帶的物理力學性質相對較差是由于變形帶內裂縫及裂隙增多,并使地表水下滲所致。所以隨著深度的增加其差異就會減小。并且②層黃土、③層古土壤主要位于地表下10米以上,所以得出結論認為地裂縫兩盤錐尖阻力、側摩阻力在地表下10米以上有明顯變化。
試驗結果表明地裂縫的活動對場地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有明顯影響,地表下10.0m平面寬度10.0m范圍內影響最為顯著,表現為地裂縫南盤地層的錐尖阻力、側摩阻力指標降低,相應的地基承載力也有降低;地裂縫變形帶的物理力學性質相對較差是由于變形帶內裂縫及裂隙增多,并使地表水下滲所致,所以隨著深度的增加其差異就會減小。
[1]張家明.西安地裂縫研究(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0.
[2]王景明.等地裂縫及其災害的理論與應用(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3]西安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二號線初步勘察階段沿線地裂縫勘察報告 長安大學工程設計研究院,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