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峰 蔡曉東 于探討
(許昌市騰飛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許昌 461000)
許昌市尚三路道路工程全長1489米,紅線寬30米,瀝青路面寬24米,采用城市次干路標準。其路面結構層中設15cm厚12%石灰土+3%水泥,7d齡期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小于1.5Mpa。
水泥穩定土底基層施工,采用拌和樓拌和,汽車運輸,以兩臺攤鋪機并排攤鋪作業,壓實厚度為15cm。
2.1.1 控制時間
水泥穩定土施工時,采用流水作業法,使各工序緊密銜接,要縮短從拌和到碾壓之間的作業時間。若間隔過長,水泥會部分結硬,既影響水泥土的壓實度,造成強度不足,又將破壞已結硬水泥的膠凝作用,使水泥土強度下降。作業時間宜控制在3-4h。
2.1.2 控制干縮裂縫
水泥穩定土常因水分變化出現干縮裂縫,如面層較薄,在溫度變化和輪載作用下,這些裂縫會反映到面層而出現反射裂縫,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防止裂縫產生。土質要求其塑性指數小于12,才能保證良好的級配和較高的壓實度,使混合料中的水分較少;在基層施工完成后立即灑瀝青乳液封層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止或延緩水分蒸發;添加石灰(2%-3%)或粉煤灰(以2:1的數量替換1/4水泥用量),以改善土的和易性,增加密度和降低最佳含水量;增大穩定土基層及其下臥層之間的摩擦力,通過摩擦約束使基層的裂縫間距和縫隙變小,從而減少反射裂縫出現的可能。
2.1.3 控制壓實度
水泥土的壓實度主要取決于壓實機具、壓實工藝、水泥土的均勻性和含水量。混合材料要攪拌均勻、色澤一致,防止出現"素土"夾層、灰條、灰團和花面、局部不均等現象。適宜的含水量是保證壓實度合格的關鍵因素。施工時,含水量宜控制在略大于最佳含水量容許的范圍內,以便達到碾壓省時,效果最佳。同時,要合理配備碾壓機具,根據路寬、壓路機的輪寬和輪距,兩側多壓2-3遍;壓路機的噸位要與每層的壓實厚度相一致,通常用18-21t的三輪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超過20cm;碾壓應遵循先兩邊后中間、先輕后重、先慢后快、互相搭接的原則,并且后輪應重疊1/2輪廓,碾壓4-6遍;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碾壓到要求的壓實度。在碾壓過程中,如發生彈簧、起皮、松散等現象,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和(加適量水泥)或采取其他方法處理,使其達到質量要求。
對下承層按規定進行驗收,當平整度、壓實度、標高、橫坡度、寬度等各項指標合格后向監理工程師報驗,認可后方可施工。在鋪筑前,清掃下承層,并用灑水車噴灑適量的水,使表層濕潤。
恢復中線,并在兩側路肩設控制樁,每20m一排,根據中線按設計放路面邊緣線和路肩線,并用白灰打出邊線。按照所需厚度、寬度培好路肩使其堅硬密實,路肩內側要切垂直。用水準儀找平后,兩側釘鋼釬,掛鋼絞線,以控制寬度和標高,直線段每10m一個鋼釬,曲線段每5m一個,鋼釬要牢,位置要準確。
拌制混合料前,檢查并先調試設備,對各料倉電機的轉速及出料口角度進行調整,使每個拌和樓生產的混合料的顆粒組成、水泥劑量和含水量一致,并達到規范要求。廠拌設備調試完后,即可正式拌料,對于成品混合料必須按規范要求,進行篩分、計量、強度試驗,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以便調整。根據集料和混合料的含水量大小,及時調整拌和樓加水量,如兩臺拌和樓同時運轉時,必須控制兩個拌和樓所出混合料含水量一致,拌和樓應設專人監控含水量及水泥倉出料情況。
采用自卸汽車運送混合料,并與拌和樓產量和現場攤鋪能力相匹配,及時、連續、安全運至攤鋪現場。
采用一臺VCL-2500和一臺1800攤鋪機,并按階梯狀進行攤鋪,攤鋪前應先檢查各部位是否牢固安全,然后根據攤鋪的寬度、厚度和橫坡,調整攤鋪機熨平板的寬窄和仰角的大小。攤鋪時沿鋼絞線找平,控制攤鋪的標高和厚度。攤鋪速度以混合料供應能力而定,一般在5m/min左右,以減少停機待料時間。運料車卸料時應與攤鋪機保持30-50cm距離,嚴禁撞擊攤鋪機。攤鋪機后設專人用新拌混合料找平,不得用薄層貼補法進行找平。
3.6.1 先用振動壓路機在攤鋪機完成一段后及時碾壓,第一遍靜壓,然后振動3-4遍。碾壓時每次錯軸前輪要比上次超前0.5-1.0m,使碾壓段前進方向成斜線,壓完1遍后壓路機要在端部沿斜線橫向碾壓1遍,以消除因碾壓終點剎車而形成的擁包。碾壓時振動壓路機第一遍錯1/3輪,在原軸往返振動后錯整輪。振動壓路機碾壓完后用三輪壓路機靜碾2-3遍,使表面平整密實,無明顯輪跡。三輪壓路機碾壓時應重疊1/2后輪寬。在直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碾壓,在曲線段由彎內側向外側碾壓,碾壓時應重疊,后輪必須超過作業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1遍,路面邊緣兩側應復壓1-2遍,碾壓時頭兩遍采用一檔(1.5-1.7km/h),后用二檔(2.0-2.5km/h)。嚴禁壓路機在已完路段或正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緊急剎車,以保證結構層表面不受損壞。
3.6.2 碾壓過程中,結構層表面應保持潮濕,如表面層水分過份蒸發,應及時補灑適量的水后再進行碾壓,嚴禁過量灑水碾壓。碾壓中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現象,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和(加適量水泥)或用其它方法處理,使其達到質量要求。從加水拌和至碾壓終了的延遲時間應小于水泥終凝時間。
3.6.3 接縫處理
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時,中間不宜中斷,如中斷超過3h,應設置橫向接縫。攤鋪機駛離混合料末端,將攤鋪機附近及其下面未壓實的混合料鏟除,并將已碾壓密度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橫向(與路中心垂直)垂直向下的斷面,然后重新攤鋪新的混合料。
3.6.4 養生
碾壓完成及時灑水保溫養生,不得使水泥穩定土表面出現干燥或忽干忽濕現象,養生期不少于7d,并控制車輛通行。
3.6.5 檢查驗收
對鋪筑完成的施工段應及時按規范規定的檢查頻率認真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點和施工段以書面形式及時通知工長和主任工程師,以便采取措施處理。檢查合格后將各項記錄和表格匯總向監理報驗,并組織人員配合監理抽查。
基層及底基層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的規定。

?
在市政工程中,采用水泥穩定土作底基層,是相對經濟合理的方法,如何控制水泥穩定土施工質量,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一環。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嚴格控制配料、施工工藝,并注意施工信息的反饋和處理,是保證水泥穩定土施工高質量的必要措施。
[1]王文雙.影響水泥穩定土強度的因素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