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如,應光耀
(1.浙江浙能鎮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浙江 寧波 315208;2.浙江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杭州 310014)
鎮海電廠11號蒸汽-燃氣聯合循環發電機組選用美國GE公司PG9315FA型燃氣輪機、D10型帶再熱系統的雙缸雙流式汽輪機、390H型氫冷發電機。燃氣輪機、蒸汽輪機和發電機轉子剛性地串聯在一根長軸上,燃氣輪機進氣端輸出功率,軸配置為燃機-汽機-發電機,工作轉速3000 r/min。燃氣機組主軸分為4段:燃機壓氣機轉子、高中壓轉子、低壓轉子、發電機轉子,均為整鍛實心轉子,每段轉子均由兩個徑向軸瓦支撐,軸系布置如圖1所示。1,3,4,5為可傾瓦軸承;2,6,7,8為橢圓瓦軸承,推力瓦在1號軸承處。
機組在調試期間曾多次出現碰摩事件,高中缸效率明顯低于同類型機組,盡管11號機組平時能正常開機運行,但根據鎮海12號機組的開缸經驗[1]及11號機組的高壓缸試驗效率狀況,判斷早期的碰摩已使高壓缸汽封出現磨損,并由機組檢修情況得到證實。

圖1 軸系布置示意圖
11號燃機于2006年12月 30日 0∶05∶30首次冷拖至699 r/min,此時3Y,3X,4Y,4X振動分別為 16,25,21,25 μm。 之后在定轉速情況下,3Y,3X,4Y,4X振動隨著時間持續上升,0∶20∶30拍機時,3Y,3X,4Y,4X 分別達到 95,112,71,74 μm。3號和4號瓦軸振的振幅隨時間逐步增大,相位也逐步增大,而且振幅增幅越來越大,增大的振動以1X倍頻分量為主,見圖2。圖3的升、降速曲線Bode圖也顯示降速過程的振動明顯大于升速過程,且振動回落比較慢。在700 r/min就產生這么大的振動,表現為較明顯的碰摩振動特征[2],高中壓轉子局部受熱不均勻而使轉子彎曲,振動逐步惡化。對汽機檢查后發現,高中壓汽缸下半部并沒有加保溫層。9F汽機在冷拖期間僅靠軸封輔汽來加熱汽缸和保持汽缸溫度均勻,如果汽缸下半部未保溫,則會導致下缸冷卻太快而無法脹出、上下缸溫差偏大,容易導致動靜碰摩的產生。

圖2 首次冷拖3Y趨勢圖

圖3 首次冷拖3Y Bode圖
基于以上分析,采取以下措施:高中壓汽缸加保溫層;嚴格控制輔助蒸汽溫度和輔助蒸汽投用的時間。之后,于12月30日12∶00開始冷拖、點火、沖轉,13∶33順利到3000 r/min,整個軸系振動除4Y超出優良范圍外,其他瓦軸振都在優良范圍。高中壓轉子臨界轉速在1930~1950 r/min,低壓轉子臨界轉速為1250 r/min,發電機轉子臨界轉速在1120~1140 r/min。
11號燃機于2007年1月 4日9∶00開始重新啟動,到700 r/min后3號和4號瓦軸振動振幅又隨著時間持續上升,基本以工頻分量為主,相位也持續增加,振動現象跟首次冷拖基本相同,判斷為碰摩,遂嘗試沖轉,因870 r/min時3X超過220 μm而停機。現場高中壓轉子軸封有刺耳異聲,檢查判斷高中壓軸封已有冷空氣進入。查看軸封汽壓力和溫度數據,發現軸封汽溫度偏低,可能導致軸封失效。調整軸封汽壓力和溫度,待軸封能向外冒汽后,于4日14∶00再次開機,冷拖至700 r/min后3號和4號瓦軸振仍然持續上升,見圖4,試沖至1300 r/min時因3X振動大而跳機。冷拖定轉速清吹時,3號和4號軸振仍然爬升,相位也劇烈變化,振動與前幾次振動爬升情況類似。有可能引起汽機高中壓轉子碰摩的有軸封汽和保溫層兩個因素,之前已對軸封汽進行仔細調整,但未檢查保溫層,因此對高中壓缸保溫層進行詳細檢查,發現高中壓缸下半部保溫層有空隙,保溫效果欠佳。對高中壓缸保溫層加厚補漏后,于1月5日再次開機,機組順利沖轉至3000 r/min。從1月5日開始,在沖管期間多次開機,機組都能順利沖至3000 r/min,并網帶負荷時的機組振動也都在合格范圍之內。

圖4 1月4日14∶00沖轉3X Bode圖
通過試運行發現,3號瓦振動對軸封汽溫度的變化較為敏感,曾經因汽封溫度高(210℃)導致3號瓦振動大而跳機。在某次啟動中,發現啟動前上下缸溫差偏大,約為40℃,降低汽封溫度至170℃,盤車4 h后機組啟動,振動正常。因此在機組啟動前應根據缸溫對軸封汽溫度進行調整,避免蒸汽溫度與金屬溫度相差過大,并保持高中壓缸的上下缸溫差不超過28℃。
為了判別汽輪機高、中壓缸的實際通流效率狀況,于2007年7-8月進行了汽輪機焓降效率試驗,試驗得出11號機組的汽輪機高壓缸實際效率僅為79.7%,該數值與美國GE公司的高壓缸效率設計值(86.1%)以及其他電廠同類型機組的汽輪機實際測試效率(85%~86%)相比差距較大(見表2),結合機組在早期曾發生多次啟動過程中的碰摩事件,機組在運行中對軸封汽溫度、上下缸溫差參數非常敏感,因碰摩而重新啟動的次數多于同類型機組,因此懷疑汽輪機高壓缸通流內部汽封已損壞。盡管11號機組能正常開機運行,但根據12號機組的開缸經驗以及11號機組的高壓缸試驗效率狀況,決定對11號機組汽輪機作開缸檢查,結果發現汽輪機高壓缸也發生了嚴重碰摩。

表2 幾臺9F機組D10型高壓缸效率試驗結果
2007年11月打開11號機高中缸,發現高壓外軸封齒斷裂,高壓隔板汽封齒破損嚴重,高中壓轉子往燃機方向移動,高壓部分轉子與汽封齒發生軸向碰摩,1-6級汽封齒的高齒都已經被磨平,7-12級汽封齒未見異常。對高壓轉子的中心、推拉桿間隙、高壓外缸外引、高壓轉子圍帶與隔板汽封軸向間隙進行了全面測量,數據表明高壓轉子的中心、推拉桿間隙都在合格范圍內,而高壓轉子軸向定位尺寸(高中壓轉子的K值,即高中壓第2級隔板汽封軸向間隙)安裝數據比設計數據往燃機方向偏離0.8 mm,高中壓轉子往燃機方向竄動1 mm,即高中壓轉子往燃機方向偏離設計值共1.8 mm。
在早期的碰摩故障中,由于汽缸下缸未加保溫和保溫里層有間隙,保溫效果很差,使汽機轉子在軸封汽作用下受熱膨脹速度較快,而由于保溫效果欠佳,汽缸未充分脹出,轉子與缸體受熱和冷卻不均而產生差脹,在高中壓轉子隔板間隙較正常值小1.8 mm的情況下,機組非常容易發生碰摩事故,高中壓轉子在軸向位置始終處于不安全和不穩定的狀態。這就需要機組在啟動過程中要控制最佳的軸封汽溫度、高壓缸上下缸溫差更小,才能使缸脹和軸脹充分,不在軸向位置發生碰摩。
根據高壓缸效率和早期啟動軸系振動數據,認為機組的高壓缸通流部分隔板汽封已經損壞,檢修結果也證實了這一判斷。
鎮海電廠兩臺9F燃氣聯合循環機組動靜碰摩的原因之一是高中壓轉子軸向定位尺寸K值跟設計值有較大的偏差。聯合循環機組的高中壓缸為合缸整體組裝后送至電廠,現場安裝階段無法直接測量K值,這給正確判斷高中壓轉子軸向位置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在現場安裝過程中應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必須測試軸竄、高中壓軸向外引、低壓軸向外引,與設計值、出廠值作比較,保證各間隙尺寸在制造廠家設計值范圍內。
GE公司的9F聯合循環機組在啟動過程中應避免發生動靜碰摩,對已經在啟動過程中多次發生碰摩的機組應引起重視,必要時安排性能考核試驗,結合高壓缸效率來判斷碰摩是否已損壞隔板汽封。
[1] 應光耀,童小忠,吳文健.9F聯合循環機組嚴重碰摩診斷分析及處理[J].汽輪機技術,2010,52(1)∶74-76.
[2] 陸頌元,童小忠.汽輪機組現場動靜碰磨故障的振動特征及分析診斷方法[J].動力工程 2002,22(6)∶20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