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娟 黎明
以往中期妊娠引產的主要方法是利凡諾爾羊膜腔穿刺注射引產術[1],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則是國內臨床廣泛應用,療效肯定的終止早孕藥物[2]。近年來我院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產,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要求終止妊娠的健康婦女50例,孕周為12~24周的中期妊娠。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產與利凡諾引產的兩種不同的引產方法,用藥前常規婦科檢測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均正常,無青光眼、哮喘、癲癇等禁用前列腺素藥物者。
1.2 方法 隨機分為2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觀察組),利凡諾(對照組),每組各25例。
觀察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每片25 mg,米索前列醇每片200 μg,首服米非司酮150 mg,第2天晨在陰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400~600 μg。用藥后4 h未分娩者重用米索前列醇400 μg,連續3次后觀察24 h,仍未分娩者為失敗,則改用其他方法終止妊娠。
對照組:羊膜腔內注射利凡諾100 mg,3 d內未發動宮縮者為失敗,改用其他方法終止妊娠。
1.3 測量產時產后24 h出血量 胎兒娩出,羊水流盡后鋪一次性防水紙墊一塊,聚血盆置產婦臀下收集并觀察出血量,到產后2 h,離開產房時常規按壓子宮底,使宮腔及陰道積血排出。聚血盆與紙墊、產后24 h的月經墊稱重,計算凈出血量(g),然后按比重1.05相當于1 ml血液的標準,推算出總血液量[3]。
2.1 對象的一般特征 兩組對象的年齡、孕周、胎次、產次基本相同,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對象的一般特征
2.2 成功率 50例中,48例引產成功,2例失敗,成功率96%。2例失敗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例,統計學處理兩組差異無顯著。
2.3 產時產后24 h出血量 產時產后24 h出血量,觀察組最多達 250 ml,量少 30 ml,對照組最多達 300 ml,最少 50 ml,產時產后24 h平均出血量觀察組(103.51±40.27)ml,對照組(147.76±56.90)ml,兩組產時產后24 h出血量差異有顯著性(P<0.05)。
2.4 副作用 50例中無一例發生損傷、感染等嚴重并發癥,觀察組用米非司酮后出現類早孕反應,配伍米索前列醇后極少數患者可發生一過性發冷及手心癢等癥狀,但不需用藥治療,體溫升高(≥37.5℃)11例,最高達38.4℃,不需處理,1 d降為正常。對照組除7例體溫升高(最高達38.3℃)外,未見上述副反應。
中期妊娠引產困難,危險大,并發癥多。因為這段時期,胎盤產生大量的孕激素,子宮處于被“抑制”狀態,宮頸成熟度差,子宮充血,引產時誘發宮縮比較困難,同時由于妊娠中期胎兒骨骼及胎盤已經形成,欲使胎兒排出需要使宮頸充分擴張,而生理上在妊娠中期,宮頸質硬,要想使宮頸軟化,除用宮縮劑使其被動擴張作用外,若能直接軟化宮頸,對縮短宮縮時間,減輕患者痛苦將會起到積極作用。
過去首選利凡諾爾,盡管對其安全性和成功率尚滿意,但由于利凡諾爾引產的主要機制為胎盤絨毛、蛻膜變形壞死,產生釋放前列腺素及利凡諾爾直接子宮收縮作用,而引起子宮的收縮[4]。利凡諾引產引起的宮縮不是自發宮縮,有時可引起宮體部收縮過強,而中期妊娠的宮頸管不成熟,持續強烈的宮縮作用于未成熟的宮頸,可使宮縮乏力,從而導致子宮出血量增多。所以引產前促宮頸成熟是至關重要的。
據翁梨駒等[5]報道,米非司酮能使宮頸的膠原纖維降解,而發生溶解,類似于足月臨產宮頸擴張時PG作用后所見列的宮頸組織學變化,提示米非司酮有促宮頸成熟擴張作用。米索前列醇是一種合成的前列腺素E1類似物。研究表明,PGE類藥物有助于誘導宮縮、軟化宮頸、縮短產程潛伏期。陰道局部用藥后不僅可誘發子宮平滑肌收縮,而且可以降解宮頸結締組織中膠原纖維,軟化并擴張宮頸,加速產程[6]。米非司酮是一種P受體競爭拮抗劑,經研究發現[7]服用米非司酮后血清雌孕激素比例增加使子宮肌興奮,子宮陣縮,再配伍米索前列醇便使子宮肌層間隙連接的數目增多和大小改變,從而引起一系列與分娩發動有關的連鎖反應,促使分娩發動,觀察組中25例用藥后宮頸成熟擴張,順利完成引產。另外米索前列醇不但有強烈地子宮收縮作用,而且能增強子宮收縮頻率,起到防治產后出血的作用[8],觀察組產時產后24 h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采用米索前列醇陰道上藥作用直接,起效快,而又可避免口服產生的胃腸道反應。
綜上所述,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產與利凡諾引產相比較,其成功率無差異,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一種非侵入性給藥途徑,無需腹部穿刺,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及恐懼感,具有操作簡單、出血少、計劃性強、患者大多可在白天分娩的優點,值得推廣使用。
[1]馬玉燕.中期妊娠引產的適應證及方法選擇.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18(5):259-260.
[2]金力,沈維達,孫志達.復方米非司酮對人體早孕蛻膜組織雌孕激素受體的影響.生殖與避孕,2000,20(4):202-208.
[3]莊依亮,張振鈞,尹德英,等.產后出血的測定與防治的評分.上海醫學,1987,10(7):383.
[4]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595-2596.
[5]翁梨駒,焦麗婭,康小奈,等,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終止早孕的子宮頸組織學變化.中華婦產科雜志,1995,30(9):524.
[6]Wing DA,Rahall A,Jones M.Misoprostol:an effective agent for cervical ripening and labor induction.Am J Obstet Gynecol,1995,172(6):181.
[7]李隆敏,高婉麗,陳淑平,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產的效果觀察,中華婦產科雜志,1996,31(11):684.
[8]王玉環,林蓮蓮,方曉紅.口服米索前列醇防止產后出血的研究.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1,17(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