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曉宇
研究表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發(fā)生發(fā)展與體內凝血狀態(tài)的改變有密切關系,冠心病患者多存在血液黏稠性升高,高粘滯血癥是由一個或數(shù)個血液粘滯因素升高所致的綜合征,表現(xiàn)為微循環(huán)障礙,積極治療高粘滯血癥可以大大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和病死率。
銀杏達莫注射液是銀杏葉提取物和雙嘧達莫的復合制劑,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變學、清除自由基等多種作用。本研究通過觀察應用銀杏達莫注射液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血漿D-二聚體(D-dimer,DD)、血小板α顆粒膜蛋白140(granule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影響來探討銀杏達莫注射液的作用機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關于“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1],選擇2007~2010年我院住院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76例,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年齡50~80歲,平均年齡64歲;其中男42例,女34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8例,男22例,女16例;治療組38例,男20例,女18例。2組在性別、年齡、病程、臨床特點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2組患者常規(guī)均給予吸氧,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和鈣拮抗劑,抗血小板制劑。治療組常規(guī)治療外應用銀杏達莫注射液(貴州益佰制藥有限公司)30 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療程2周。分別于治療前后清晨空腹采肘靜脈血1.8 ml。標本采集要迅速,注入含0.2 ml 2%EDTA-Na2或EDTA-2Na的塑料管內,1 h內3000r/min離心10 min,取血漿分裝于EP管內,-30℃保存,30 d內用于檢測GMP-140、vWF及D-二聚體的含量。
1.3 檢測方法 D-二聚體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由上海捷門生物技術公司提供,GMP-140和vWF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由上海太陽生物公司提供,均采用ELISA雙抗體夾心法檢測,反應后在酶標儀上492 nm波長下測吸光度,再計算其血漿含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自身配對t檢驗。
表1 各組GMP-140、vWF及D-二聚體檢測結果(±s)

表1 各組GMP-140、vWF及D-二聚體檢測結果(±s)
?
治療前后各組GMP-140、vWF及D-二聚體變化情況見表1,治療前對照組和治療組各項目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各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比對照組各指標下降更明顯(P<0.05),
研究表明: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存在明顯的高凝狀態(tài),通過檢測凝血激活的某些微量的分子標志物可反映體內高凝狀態(tài)和血栓形成等情況,很多研究工作[2]顯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血漿GMP-140、vWF和D-二聚體水平明顯增高,提示患者處于明顯的血液高凝狀態(tài)。D-二聚體作為交聯(lián)纖維蛋白單體的特異性降解產物,可作為體內高凝狀態(tài)和繼發(fā)性纖溶功能亢進的分子標志物之一。GMP-140又稱P選擇素,是存在于血小板的α顆粒膜及血管內皮細胞Weibel-Palade小體膜上的膜糖蛋白,作為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受體,介導活化血小板、內皮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的粘附、聚集,促進血栓形成。vWF由血管內皮細胞及巨核細胞合成和分泌,是血管內皮細胞受損的分子標志物。vWF的增高有利于血小板的粘附,并可作為橋梁分別與血管膠原纖維及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受體粘附,促進血小板粘附及動脈粥樣硬化形成,vWF還可促進纖維蛋白原的合成,使血液粘滯性增加,有利于血栓的形成,這說明血小板活化、纖溶功能異常以及血管內皮損傷在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發(fā)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
銀杏達莫注射液有效成分有銀杏黃酮甙、銀杏苦內酯、白果內酯、雙嘧達莫。銀杏苦內酯、白果內酯合稱萜類內酯,是銀杏提取物的主要有效成分[3]。銀杏葉提取物中的銀杏苦內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受體阻斷劑,能有效的拮抗血小板聚集,從而降低血小板聚集率。銀杏葉提取物還能降低纖維蛋白原含量、全血粘度、紅細胞壓積。顯著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環(huán),銀杏達莫的另一有效成分雙嘧達莫為抗血小板藥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機制可能為:①抑制血小板攝取腺苷,使局部腺苷濃度增高,作用于血小板的A2受體,刺激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血小板內環(huán)磷酸腺苷(cAMP)增多。通過這一途徑,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膠原和二磷酸腺苷(ADP)等刺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②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血粘度;③增加內源性PGI2,增強內皮細胞產生的內源性前列環(huán)素的活性,抑制血小板的聚集。④清除氧自由基,防止氧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傷;本研究顯示:銀杏達莫注射液對緩解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癥狀、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具有明顯的療效,其作用機制與其改善血液流變學、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關,但其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
[1]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0,29(6):8-11.
[2]韓崇旭,李錦堂,蘇天水.心腦血管疾病止血與纖溶相關指標的臨床研究.中華血液學雜志,2001,22(3):143-145.
[3]孫小玲,王偉.銀杏達莫注射液對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卒中與神經(jīng)疾病,2006,13(4):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