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初林 陳德偉
竇性心律失常(Sinus arrhythmia),是指因情緒激動、進食、運動等原因使竇房結產生明顯的不規律性,從而影響心房和心室的節奏規律。常見的竇性心律失常有以下幾種:①呼吸性竇性心律失常(時相性心律失常);②非呼吸性竇性心律失常;③室相性竇性心律失常;④竇性心律的起步現象;⑤成對出現的竇性心律及竇房結內游走節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進行竇性心律失常治療的20例患者作為入選病例,男9例,女11例,年齡45~75歲,平均(60.31±14.5)歲,均存在心慌,不規則心跳,伴有胸悶,氣短,乏力等癥狀,其中有高血壓心臟病史5例,心肌炎史2例,冠心病史1例,更年期綜合征1例。將20例患者根據其個人意愿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誘發因素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對接受治療的20例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心電圖,24 h動態心電圖,心臟超聲,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胸片等檢查。①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每個患者治療前的6個半衰期停用其他抗心律不齊藥物,開始治療后服用索他洛爾80 mg/12 h,若不能承受可減至60 mg/12 h或者40 mg/12 h,在用藥前及用藥后14 d分別記錄患者動態心電圖,患者正常活動,精神放松,記錄的數據經動態心電圖分析系統分析心律失常及HRV;②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同時記錄動態心電圖并分析心律失常及HRV。
1.3 療效判定 根據治療前后24 h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及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①顯效:頻發室性早搏(VPC)數量平均減少≥70%;成對室性早搏數量減少≥80%;短陣室性心動過速消失≥90%。連續心搏在15次以上,室性心動過速及運動時心搏≥5次的,室性心動過速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Ⅱ級以上或達到心功能I級,癥狀、體征基本消失。②有效:頻發室性早搏(VPC)數量平均減少≥70%或連發減少≥90%;心功能改善I級或未達到心功能I級,癥狀、體征有所改善。③ 無效,達不到以上標準或惡化。[1]
1.4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中華醫學會針對心律失常會議確定的診斷標準》[2];②年齡范圍在18到85歲之間;③能聽從醫生做好各項檢測;④無其他原發性疾病或者精神病病史。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對兩組患者的心率(HR)和QTc、QTd變化進行對比,統計其改善率,P<0.05為統計學差異。
2.1 治療結果 經過一個療程治療,20例心律失常患者,共有11人病狀得到改善,總有效率為55%,其中治療組7人,有效率70%,對照組4人,有效率40%。其中治療前后各項數據和相關體征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治療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心率(HR)和QTc、QTd變化對比(±s)

表1 治療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心率(HR)和QTc、QTd變化對比(±s)
注:*治療前后對比P<0.01有顯著差別
?

表2 兩組患者各階段高峰HR的測量值變化(次/min)
從表1和表2我們可以看出,經過一段時間的針對治療后,治療組的患者心率(HR)明顯返回正常范圍,QTc明顯上升,QTd明顯下降。
心律失常是現代生活中心血管內科的常見疾病之一,它既可發生于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也會發生在非器質性心臟病患者。醫學界也發現,除了心臟本身的衰老、病變外,神經體液等因素互相干擾,影響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也會導致體內失衡,從而導致心律失常的發生[3]。
心率變異性是指竇性心率在一定時間內發生周期性變化的一種現象,與心臟的自主神經功能有關,是反映人體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張力及其平衡的重要評判依據,在判斷心血管疾病的預后方面有一定意義。室性早搏的發生與HRV降低有一定聯系,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通過治療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心率(HR)和QTc、QTd變化對比,以及兩組患者各階段HR的測量值變化可以發現,治療組HR在治療前后有明顯下降,QTc、QTd逐步趨于正常水平,而HRV正是器質性心臟病的一個重要判斷標準,是預測心臟性猝死的指標之一。
索他洛爾是一種水溶性非選擇性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具有Ⅲ類抗心律失常藥延長動作電位時程兼有β1、β2受體阻滯作用的廣譜抗心律失常藥物,在應用與治療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都表現出了較為顯著的效果。研究也發現,索他洛爾能提高HRV的各項指標作用與β受體阻滯作用有關。β受體阻滯劑在提高HRV中可能通過抑制交感神經張力,相對提高副交感神經張力而實現的,就糾正了心臟自主神經的失衡狀態,有可能降低惡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綜上所述,索他洛爾不但能減少室性早搏,改善癥狀,而且能提高心率變異性,改善預后。
[1]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心血管藥物對策專題組.心血管藥物臨床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26(6):405-413.
[2]The Cardiac Arrhythmia Supperssion Trial(CAST)Investigators.Preliminary report:effect of encainide and flecainide on mortality in a randomized trial of arrhythmia suppress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N EngL J Med,2008,321(6):406-412.
[3]謝培怡,沈盛暉.中西藥聯合治療房顫復律后維持竇性心律的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26(7):644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