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山 熊化萍
消化系統癌發病率較高,其中以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最為常見。化療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化療的毒副反應往往使不少患者不能完成全程治療而影響療效。我科自2008年5月~2010年8月應用貞芪扶正顆粒配合化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共選用116例患者,均為本院住院患者;經手術或纖維內鏡病理學確診為消化道癌;3個月內未行放化療等特殊治療;預計生存期>3個月;KPS評分>60分。隨機分成治療組(貞芪扶正顆粒配合化療)和對照組(單純化療)。治療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齡45~82歲,中位年齡59歲;其中食管癌21例,胃癌26例,結直腸癌11例。對照組58例,男31例,女27例;年齡48~80歲,中位年齡60.5歲;食管癌21例、胃癌25例、結直腸癌1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兩組化療用藥方案為:食管癌、胃癌采用TPF或OXA+LF方案、結直腸癌采用FORFOX4方案,至少用藥2個周期以上,觀察期為化療開始前和結束后1周為止。化療前均常規予鹽酸昂丹司瓊、胃復安等止吐藥止吐,并常規對癥支持療法處理。治療組在上述化療基礎上,同時用貞芪扶正顆粒(通化神源藥業生產,無糖型,國藥準字Z22022497),5g×1袋,沖服2次/日,連續使用。間隔21~28d重復行第2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結束后評價療效。
①生活質量狀況的變化:以卡氏評分為指標,凡治療后較治療前評分增加≥10分者為提高,減少≥10分者為降低,增加或減少<10分者為穩定[1]。②藥物毒性按WHO急性和亞急性分級標準[2]。
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成組t檢驗。
兩組比較治療組KPS評分提高者8例,降低者14例;對照組提高者2例,降低者37例。雖然對卡氏評分提高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683),但降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67<0.01)。
Ⅱ+Ⅲ+Ⅳ度骨髓抑制治療組9例對照組22例,P=0.0373;Ⅲ+Ⅳ度骨髓抑制治療組2例對照組12例,P=0.024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 例數 增加≥10分 增加或減少<10分 減少≥10分治療組 58 8 36 14*對照組 58 2 19 37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067

表2 骨髓造血功能變化(例)
化療是惡性腫瘤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但化療的毒副反應較多,其中對患者影響最明顯的主要有惡心、嘔吐、納差等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所致的乏力,全身酸痛等。而這些副反應在消化道癌的化療過程中更為突出。現代醫學認為,惡性腫瘤生物學特點為細胞的異常分化、增殖,在機體中奪取營養,使機體能量大量消耗,免疫力低下而致納差、疲乏等氣虛證候,導致患者體質下降、生活質量降低。《黃帝內經》指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而中醫學理論認為惡性腫瘤是由正氣虛衰,留滯客邪、氣滯血凝、斜毒積聚而成。消化道產生癌變致“后天之本”受損,化療過程中若不能及時顧護,則正氣進一步耗傷。貞芪扶正顆粒是由黃芪、女貞子組成,黃芪含有多糖,不僅具有較強的解毒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能升高白細胞,并能提高網狀內皮系統功能,增強T細胞、NK細胞、IL-2抗癌活性[3],女貞子能顯著升高外周白細胞數目,其有效成分為齊墩果酸;能明顯提高T淋巴細胞功能;對紅系造血也有促進作用。二者合用共奏補氣養陰之功效,可明顯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的發展,促進機體恢復;另外還能夠升高白細胞、保護骨髓[4]。本組結果表明,該藥可改善消化道癌患者化療期間的生活質量,特別對減輕生活質量下降方面更顯著(P<0.01),減少了患者及家人對化療的恐懼感。而對造血功能影響方面的結果表明該藥具有保護骨髓造血功能,對減輕Ⅲ度以上骨髓抑制作用更明顯,從而保證了治療的連續性和患者的醫從度;同時也減少了升白藥物的使用,減輕了患方的經濟負擔,避免了升白藥的副作用。本組治療期間未發現貞芪扶正顆粒有明顯的毒副反應。總之,該藥具有增強患者化療的耐受性和減輕毒副反應的作用,是消化道腫瘤患者化療的重要輔助藥物,值得臨床推廣。
[1]孫燕.內科腫瘤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994-997.
[2]雷通海,汪洋輝,雷濤,等.國家癌癥控制綱要[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89-91.
[3]王潤田,單得思,李巧霞,等.黃芪提取物免疫調節活性的體外實驗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22(6):453-455.
[4]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