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
當艾里克·托馬森在澳大利亞的馬賽林海灘眺望大海時,驚奇地發現一個不明飛行物從海浪中升起,并朝他飛過來。當飛行物靠近時,艾里克拿出相機開始拍照。“飛行物濕淋淋的,可以看到水不斷往下滴。”艾里克說道。

圖1:托馬森先生拍攝到的第一張照片上飛行物出水的畫面。能看到飛行物的三條腿及眾多炮眼圖2:較大飛行物將底部呈現在拍攝者眼前,較小飛行物在遠處顯現圖3:二個飛行物位置稍有錯差
這些照片一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真相只可能是二個:要么這是一項罕見的大發現,要么這只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艾里克·托馬森,69歲,住在澳大利亞南部的馬賽林海灘。他使用的相機是柯達S50,膠卷為富士100ASA。
那天是3月10日,星期三。早上有些冷,氣溫只有14℃,頑固的西風濕漉漉的冷。站在雜草叢生的懸崖上,艾里克無奈地接受了無法拍到日出的事實,正準備打道回府。
“也就是在那時我看到海水表面有動靜,接著一個像核潛艇一樣的物體露出了海面。”艾里克告訴瑞典UFO協會,“當物體完全從海面升起來后,我看到有三條腿從外殼里伸出來,還看到它們是如何旋轉以及縮回到殼里。”
在三條腿被收回去之前,艾里克拍到了第一張照片,他估計當時距離飛行物大概有400米。這時天漸漸亮了起來,他發現自己很容易被暴露,背對太陽站在懸崖上很容易成為攻擊目標——如果那個飛行物上有任何生物的話。
“我聽說過很多被UFO劫持的事件,因此我就躲到了附近的一個斜坡上。從那兒我可以看到銀灰色的不明飛行物從南面某個地方飛來,然后在礦場上方懸停了片刻。這時我發現了另一個不明飛行物,在第一個的北邊一點。也就是在那時我拍下了第二張照片。”
當他躲在距懸崖頂部5米的藏身點拍照的時候,新出現的飛行物朝較大飛行物慢慢移動,懸停,然后繼續上升,繼而完全融入。
“我可以看到較大飛行物外殼上的發光裝置,在二個飛行物合并時不停地閃爍著。在我拍完第四張照片后,較大的飛行物徑直飛起,在我頭頂消失。”
在向澳大利亞飛碟研究協會提交的一份報告中,艾里克聲稱飛行物的直徑有40米,距離自己始終在400米以外。
事件結束后,艾里克就回家了。然而,盡管事件如此離奇,他還是決定保持沉默,甚至對妻子也不曾提起。他認為當務之急就是先把照片沖洗出來,看看底片上到底有沒有飛行物的影子。“起初,他什么都沒對我說起,因為當時我身體不是很好,而且后來他覺得照片可能也說明不了什么。”托馬森夫人事后對瑞典UFO協會說道,“但是照片洗出來之后他拿給我看,我一眼就能確認那是艘太空船。艾里克不是那種喜歡撒謊的人,我相信他。”
在艾里克的陳述中還是有幾個細節值得商榷的。為了能拍到6時的日出,艾里克將鬧鐘定在凌晨5時45分。在這15分鐘之內,艾里克要做的事情很多,他先得起床,穿上幾件保暖的衣服,帶上相機,去院子后面把狗牽出來,步行至觀測點(據托馬森夫人介紹大概需要5分鐘),爬上60米高的懸崖等待日出,然后又到附近另一個觀測點以便觀測到整個海面。也就是在6時整的時候他拍攝到了第一張照片,而這張照片上明亮的淡藍色天空卻表明照片似乎是在當天晚些時候拍的。
艾里克在一封信里描述了他第一次看到照片時的情形:“照片沖洗出來后,我在第一張上面發現了另一個物體,而在我照相時并未發現。就是遠處的一個黑點,在照片邊緣與飛行物之間,或許是幾千米外的一架飛機,也有可能是稍后出現的那個較小的飛行物。”
據艾里克稱,底片經柯達公司位于阿德萊德的分支機構研究過,但是他對研究結果一無所知。底片是一個叫馬克·特勞特的“UFO狂熱分子”寄來的。
艾里克所用的相機為一架廉價的柯達S50,屬低端產品,在商場花40美元買回的。S50使用普通的35毫米膠片,該款相機從未在瑞典上市過。S50是定焦,焦距無法改變,只有一個快門鍵。這款相機的焦距通常被設置成無窮遠,用于拍攝大場景。因此,疑點就在此出現了。如果你仔細觀察,第一張照片上400米開外的飛行物被聚焦,而海平面是模糊的。事實上,飛行物與海平面都應該是清晰的才對。
除此之外,照片與艾里克的描述基本一致,并且他對我的問題也都能對答如流,盡管我曾試圖刻意誤導他,以使他露出馬腳。
艾里克的照片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甚至影響了美國UFO的年歷。

圖4:較大飛行物與位于下方的較小者圖5:第一張照片近照圖6:馬賽林海灘,箭頭所指為托馬森先生當時的觀測點
“很多人打電話來詢問,我對此越來越反感。”艾里克在問及他對其他UFO照片的重要性時抱怨道,“不過,我晚上遛狗的時候還是不自覺地尋找它們的影子,想或許能再見到一次。我知道有很多來自其他星球的UFO。但目前為止我只看到過流星。”最后,我問了艾里克·托馬森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照片是真的么?它們真的是如你所說從海水里躥出來的?”
“是的,絕對是的!”他簡短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