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偉,馬棡
(1.華東電力設計院,上海市,200063;2.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北京市,100120)
向家壩—上海±800 kV特高壓直流示范工程是我國自主設計、建設、運行,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本工程于2010年8月5日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輸送容量6400 MW。與常規工程相比,特高壓換流站中產生噪聲的設備數量更多、噪聲更大、噪聲傳播的范圍更廣,可聽噪聲的控制尤為重要。
參照國內相關的工程經驗,換流站投運后進行噪聲治理實施難度大、費用高,不易達到預期目標;如果在工程方案設計和設備采購階段中加以考慮,能夠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1-10]。因此,奉賢換流站在工程設計之初就對噪聲控制給予重視,采用了優化總平面布置、選擇低噪音設備并加裝隔聲屏障等噪聲控制措施。
向上直流工程受端的奉賢換流站位于我國經濟發達的上海市境內,背靠浦南運河,圍墻距最近敏感點最長距離約200 m,噪聲治理工作難度較大。根據換流站噪聲源的分布特性和奉賢換流站的具體情況,提出了以下噪聲控制措施。
(1)優化總平面的布置。總平面布置中充分考慮噪聲源的影響,利用換流站內設施/建筑物進行合理的布置來阻擋噪聲傳播:采用高、低壓閥廳面對面布置方案對噪聲傳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設備選型中的降噪措施。采用新型全封閉移動式換流變,采用低噪聲平波電抗器,并降低設備高度、加裝隔聲屏障。交流濾波器場選用低噪聲的濾波電抗器,高壓電容器塔采取雙塔結構以降低噪聲源的高度;直流場濾波器的電容器和電抗器、閥冷卻塔等采用低噪聲設備。
(3)加裝隔聲屏障。
通過上述措施的綜合應用,奉賢換流站在采用新型封閉式換流變、交流濾波器場圍墻上安裝隔聲屏障(等效總高8 m)、平抗處圍墻上安裝隔聲屏障(等效總高10 m)、南側和站前區采用5 m和4 m高圍墻等措施后,換流站場界及周圍的噪聲計算水平可控制在50 dB以下。
換流變壓器是特高壓換流站內的主要噪聲源,為有效降低換流站的噪聲,對換流變壓器采用Box-in全封閉的型式進行隔聲處理。移動式Box-in降噪結構分為2部分:固定部分安裝在防火墻和基礎上;移動部分直接安裝在換流變壓器主體上,與換流變一同移動。這種結構能夠同時滿足隔聲降噪和快速更換檢修的要求。
目前,國內傳統的換流變降噪結構有2種:(1)固定式降噪鋼結構屏障,屬于半封閉結構,更換設備時需全部拆除;(2)固定式全封閉Box-in降噪鋼結構,換流變更換時也需全部拆除[1]。2種降噪結構方案均需較長時間來更換和安裝降噪結構,不利于迅速更換設備。
在降噪的前提下,減少換流變更換拆裝工作量是奉賢換流站Box-in降噪結構設計的重點。綜合考慮奉賢換流站降噪和運行要求,提出了換流變移動式Box-in降噪設計方案,并設計出了換流變移動式Box-in降噪鋼結構,在保證降噪效果的前提下,縮短換流變檢修時間,提高了檢修效率。
奉賢換流站工程采用移動式Box-in降噪鋼結構,如圖1所示,鋼結構分為固定部分鋼結構和移動部分鋼結構。

圖1 移動式Box-in降噪鋼結構Fig.1 Mobile Box-in Noise Reduction steel Structure
2.2.1 固定部分鋼結構
頂部固定三角撐鋼結構如圖2所示。橫桿采用HW100型鋼,斜撐采用雙拼角鋼,采用焊接方式與防火墻上預先埋設的鐵件連接,端部采用封邊角鋼把三角撐縱向連為一體,形成1個幾何不變體系,安全可靠。
前端固定部分鋼柱如圖3所示。在前端換流變兩側設置HW300×300鋼柱,與換流變基礎采用化學螺栓連接;鋼柱的側向通過2道斜撐與防火墻相連,采用化學螺栓,組裝方便。鋼柱頂部與頂部固定三角撐的封邊角鋼連接,前端固定鋼柱與頂部固定三角撐連為一體,形成1個可靠的固定鋼結構體系。
2.2.2 移動部分鋼結構


頂部門型鋼結構如圖4所示。橫梁和柱采用HW100型鋼,斜撐采用方鋼管,由于換流變頂部支點較少,在下方兩邊各增加了1根HW200的過渡橫梁,與換流變頂板支撐塊采用螺栓連接。

圖4 頂部門型鋼結構Fig.4 Top sector steel structure
前端鋼結構如圖5所示。采用縱橫向布置的HW100型鋼鋼框架結構,通過換流變前端設置的支撐塊與換流變螺栓連接。移動部分鋼結構均采用螺栓與換流變連接,安裝靈活、便于組裝與拆卸。
2.2.3 隔聲板減振設計
由于運行過程中換流變振動較大,為增強隔聲效果,隔聲板需增加減振措施。本工程對不同的結構區域采取了不同的減振措施。由于換流變Box-in頂部活動鋼架上的隔聲板主要產生的是豎向壓力,因此采用橡膠支座連接,如圖6所示。


換流變前端鋼架上的隔聲板,由于其在自重作用下對鋼架主要產生剪力,故不采用無法承受剪力的橡膠支座,而是采用有內螺栓的圓柱體減振柱,見圖7。

圖7 換流變前端鋼架圓柱體減振柱Fig.7 Front cylinder steel damping column of converter transformer
2.2.4 固定和活動板間的密封設計
考慮到施工誤差,在換流變上頂板活動隔聲板與防火墻固定三角撐上的固定板之間,預留了一定的縫隙。由于施工中標高產生的誤差,可能引起上部活動板下壓下部固定板而產生二次應力,危及結構安全,故本次設計要求加工單位選購低彈性模量的通長中空橡膠密封條,確保上下隔聲板通過密封條接觸密封后避免上、下隔聲板之間傳力。
2.2.5 Box-in 頂部防水處理
Box-in頂部板與板之間采用耐候硅酮密封膠進行防水處理,活動部分板與固定部分板之間采用通長中空橡膠密封條兼作防水條,固定部分板與防火墻之間采用角鋼加泛水薄鋼板進行防水處理,如圖8所示。

圖8 Box-in頂部防水處理Fig.8 waterproofing treatment at the top of Box-in structure
移動式Box-in降噪結構設計在國內外尚屬首次,無工程實例可供參考;換流變又是站內最重要的設備之一,配套設備較多,為保證移動式Box-in結構的降噪效果和安全可靠運行,在結構設計中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2.3.1 鋼結構與換流變套管布置
由于換流變的套管較多,結構布置時應注意套管的位置并及時避讓,并留出足夠的運行空間,結構體系仍須通過構造來加固處理。
2.3.2 鋼結構與水噴淋管道布置
換流變的每個間隔均有水噴霧管道,Box-in結構設計必須綜合考慮水噴淋管道布置。首先,避免各層水噴淋管道跟頂部三角撐碰撞,并應留有一定的空間。其次,水噴淋管道穿過Box-in前端板時,根據管道的位置來調節結構桿件的標高,還要根據水管連接頭的種類(插接頭或法蘭接頭),確定隔聲板開孔的大小。
通過結構的受力分析和細部合理設計,移動式Box-in降噪鋼結構體系可靠而牢固,受力合理,具有剛度大、變形小、減振和密封效果好的優點,滿足工程要求。
通過移動式Box-in降噪結構在特高壓直流換流站中的應用實踐,設計人員積累了設計經驗,也發現了一些值得優化的地方。
由于換流變頂部支撐塊數量和隔聲板自身跨度有限,因此在頂部增加了1根HW200×200的橫梁截面。由于初次設計無經驗可循,并考慮到本工程的重要性,截面選擇相對保守。通過計算分析,截面可優化為HW150×150,既能滿足受力要求,外形也更加美觀。在后續工程設計中,考慮增加頂板支撐塊的數量,取消該橫梁。
奉賢換流站Box-in設計采用頂部門型鋼架柱兩側設置斜撐,為門型架提供最大的支撐力并保證其剛度要求,但這對頂部運行人員的通行有一定妨礙。后續工程設計優化方案為:僅在鋼柱外側設斜撐,角度減小;內側取消斜撐,撓度增大,但受力和變形均滿足要求,更加美觀,同時為運行人員提供了更大的巡視空間。
隨著我國特高壓直流工程后續建設的開展和研究的進一步深化,換流變移動式Box-in降噪結構設計也將不斷優化,最終一定能夠在滿足運行要求的前提下為換流變提供一種輕便、堅固、易于拆卸的Box-in降噪結構,并實現降噪要求。
[1]李華,高湛.高嶺背靠背換流站換流變BOX-IN設計研究[J].電力建設,2008,29(8):18-21.
[2]高湛,胡小龍.蔡家沖(宜都)換流站噪聲治理研究和實踐[J].電力建設,2007,28(3):13-16.
[3]孫竹森,俞敦耀.華新換流站噪聲控制探討[J].電力建設,2007,28(11):10-13.
[4]楊一鳴,章旭雯.特高壓直流換流站設備的降噪措施[J].高電壓技術,2006,32(9):149-152.
[5]劉振亞.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研究成果專輯(2005)[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6]韓輝,吳桂芳,陸家榆.±800 kV換流站閥廳與換流變壓器采用一字形或面對面布置的噪聲分析[J].電網技術,2008,32(9):1-5.
[7]馬為民,聶定珍,曹燕明.向家壩—上海±800 kV特高壓直流工程中的關鍵技術方案[J].電網技術,2007,3l(11):1-5.
[8]馬大酋.噪聲與振動控制工程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9]GB 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
[10]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S].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