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沈陽市法庫縣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廣場活動,極大豐富了農民群眾業余文化生活。
大力開展“新風貌、新生活、新農民”農村文化廣場展演活動。法庫縣切實將農村文化廣場活動作為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的一種重要形式,堅持以農民演、演農民、農民評、農民看為宗旨,真正讓農民群眾成為農村文化活動的主角。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和縣文廣局等成員單位專門組成領導小組,下發活動方案,要求各鄉鎮發揮本地傳統文化娛樂優勢,以村屯文化廣場、文化大院為活動陣地,以群眾喜聞樂見的秧歌會、歌詠會、二人轉專場演出等為文藝活動形式,實現全縣226個行政村“村村有活動、鄉鄉有演出”。各鄉鎮還發揮文化輔導員、文化能人作用,積極組織農民參與活動,使原來分散性的群眾文娛活動走向常態化、集中化、規范化。通過組織落實,最后將精選出一個優秀鄉鎮,組織召開全縣文化廣場主題活動現場會,進行文化示范展演,推廣經驗。

大力推進農村文化基礎建設。目前,法庫縣已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19個,農村文化活動室195家;建成標準化農村文化廣場150個,村村建有文化活動大院。目前,法庫縣正加快推進東湖新城文化產業園建設項目,該項目是融文化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影劇院和廣播電視演播大廳等項目于一體的文化產業園。法庫縣還依托藝術惠民“雙百萬”工程,在文化廣場開設秧歌、器樂、剪紙等藝術輔導課,培養文化帶頭人近400名,還先后組建了業余秧歌隊、健美操隊等群眾性業余文藝團體,使群眾文藝文化活動常態化。
大力弘揚地方傳統特色文化。法庫縣以文化廣場展演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掘民間民族優秀文化資源,積極開展文化名鎮、名村活動,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氛圍。法庫縣還先后舉辦了多場專題廣場演出活動,鼓勵企業投資群眾性文化活動,先后舉辦了“法姬娜杯”攝影、書法作品大賽,“超市發店慶”文化廣場演出等活動;培育開發文化產業項目,挖掘整理薩滿文化,建設薩滿文化項目村;挖掘整理遼代文化,建設遼代風情小鎮和遼代文化主題公園等文化項目,先后發展了一批融餐飲、娛樂、休閑為一體的遼代文化旅游產業……
(文/韓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