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芳芳 王 偉 韓 星 張 明
(西安電子工程研究所 西安 710100)
強地雜波環境下快速、準確的航跡起始是機載雷達數據處理的一個難點,并且由于載機的非直線運動、處理過程中的近似誤差、大氣擾動等一系列因素[2],導致機載雷達測得的目標方位角在運動補償后仍存在誤差,使得正確航跡起始的難度進一步加大。目前常用的航跡起始方法[3,5,6]有基于邏輯的航跡起始方法、Hough變換法以及多假設航跡起始法。基于邏輯的航跡起始方法在大量地物雜波的密集多目標情況下,對判斷規則要求苛刻,易引發較高的虛警率或漏警率;Hough變換法在密集雜波環境下,通常需要多次的掃描才能較好地航跡起始,因此不利于航跡的快速起始;多假設航跡起始法在理論上是最優的,但是其算法復雜,占用資源大,限制了它在工程中的使用。本文針對機載雷達目標特點,從工程實現背景出發,提出一種基于運動狀態的兩級Hough變換法。通過仿真和試驗數據分析,證明該方法在保證航跡快速起始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虛假航跡起始概率。
在強地雜波環境下,目標的運動狀態信息比位置信息更能反映目標航跡的特征,所以如果用目標狀態信息對備選航跡進行檢驗,不但會極大地提高正確航跡起始概率,而且會減少虛假航跡起始概率。在Hough變換中,如果選取位移——時間作為參量,則勻速運動目標的問題轉變為直線檢測,其斜率反映目標的運動狀態。假設候選航跡l的N次掃描中得到的量測為{(ri,θi),i=1,2,…,N},其中ri為第i次斜距量測值,θi為第i次方位角量測值,對其進行坐標轉換得到兩維笛卡兒坐標系中的量測值{(xi,yi),i=1,2,…,N}。
對相鄰的兩次量測做如下變換:

其中

式中Nθ為參數θ的分割段數。
對于來源于同一航跡的量測,在短時間內由于其運動狀態相同,所以總能找到θn=θ0(n=1,2,…,Nθ),使得 Δρi[θn]=0,此時:

式中,i=1,2,…,N-1;Δxi=xi+1-xi是兩次量測的x坐標之差,Δti=ti+1-ti是兩次量測的時間差,ξi為量測高斯白噪聲。由式(3)可以看出,對于來源于同一目標的量測,在短時間內應具有相同的運動狀態,即目標的速度vxi、加速度axi不變。因此由公式(3)得到的θn應保持不變。圖1中的實線為目標的運動狀態vx+axΔti和θn(θ0)的關系,可以看出在θn∈[-50°,50°]時,線性度較好。為了使提取的目標運動狀態有良好的線性和對應關系,可以根據目標運動狀態的先驗信息,對Hough進行修正,修正Hough為:

其中k=(vmax+amaxT)/12為比例系數,vmax和amax分別為目標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T為采樣周期。圖1中虛線為利用修正Hough得出的目標運動狀態和 θn(θ0)關系圖,其中
在實際使用中,按照2.1節的方法對xi和yi分別做Hough變換,由于方位角誤差的存在,xi和yi都受到方位角的影響。該影響導致,如果航跡起始波門選擇過小則大多數航跡都不能起始,而過大則會產生很多虛假航跡。針對該問題,本文提出兩級Hough變換的概念,即在基于運動狀態的Hough變換后單獨再做一級斜距的Hough變換,原理如下。

圖1 運動狀態和角度關系圖
2.2.1 第一級Hough變換
先對xi和yi做基于運動狀態的Hough變換。

選用稍大的波門δx和δy做粗篩選,去掉一部分航跡。即如果航跡滿足和,則認為該航跡可能為可靠航跡,如果不滿足,則該航跡為虛假航跡,直接從備選航跡中刪除。
2.2.2 第二級Hough變換
由于在大于1km處,斜距ri與時間ti基本成線性關系,因此可以對斜距 ri做基于運動狀態的Hough變換,用精細的波門δr做限制,得到最終的要起始的航跡。

基于運動狀態的兩級Hough變換法的實現步驟如下:
a.為第一個雷達掃描幀接收到的每一個量測建航,作為備選航跡;
b.對于每一個備選航跡,如果超過一個以上的量測位于相關波門內,則利用簡化的全局最近鄰法則,找到此備選航跡的點;如果沒有量測位于確認區域內,則此備選航跡進行一步外推;
c.當備選航跡有三個量測時,利用基于運動狀態的兩級Hough變換進行起始判定;
d.如上過程持續到第n個雷達掃描幀(一般n選為5~7),如果備選航跡都能滿足起始條件,且也滿足n個雷達掃描幀中有m次觀測,即符合m/n起始規則,則該航跡成功起始。
機載雷達監視區域為斜距2~20km,方位-45°~+45°。設虛警在整個監視區域內服從均勻分布,在目標跟蹤門內虛警出現概率服從泊松分布,虛警概率密度為λ=4×10-4/m2。雷達掃描幀周期為1s。m/n邏輯法中 m=3,n=5,Hough變換中波門為 δx=δy=10°,δr=5°。模擬目標為 2 架飛機和 3輛車。2架飛機的飛行速度分別為v1=150m/s和v2=180m/s,起始位置分別為[r1,θ1]=[2500m,-5°]和[r2,θ2]=[3500m,1°]。3 輛車的行駛速度分別為 v3=50m/s,v4=80m/s,v5=70m/s,起始位置分別為[r3,θ3]=[10000m,0°],[r4,θ4]=[5000m,12°],[r5,θ5]=[3000m,5°]。
引入評價指標:
其中N為Monte-Carlo仿真試驗次數,fi為在第i次仿真中起始的虛假航跡數;ni為在第i次仿真中起始的航跡總數。
其中lit代表第i次仿真試驗中目標航跡t是否被正確起始。

表1為m/n邏輯法、基于運動狀態的Hough變換法和本文提出的基于運動狀態的兩級Hough變換航跡起始方法的仿真結果比較。

表1 三種航跡起始方法仿真結果對比
從三種航跡起始方法的仿真結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正確航跡起始概率和起始時間兩項指標與m/n邏輯法和基于運動狀態的Hough變換法相當,而虛假航跡起始概率明顯降低。
在某型號機載雷達航跡起始的試驗中,進行6次試驗,每次試驗約300個雷達掃描幀的數據,試驗中有兩架飛機作為合作目標,飛機的下方是一條四車道的公路,路上車輛為非合作目標。試驗結果見表2,其中作為合作目標的兩架飛機的航跡起始概率均為100%。

表2 試驗結果
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實際使用中虛假航跡起始概率較低,航跡起始時間滿足系統要求,該方法有效可行。
本文針對機載雷達下視目標的特點,提出了一種基于運動狀態的兩級Hough變換航跡起始方法。經過Monte-Carlo仿真分析和試驗數據證明,該方法在保證航跡快速起始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虛假航跡起始概率。
[1]Hu Z.J.,Leung H.Statistic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rack initiation techniques[J].IEEE Trans.on AES(S0018-9251),1997,45(2):445-456.
[2]George Stimson.機載雷達導論[M].吳漢平等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3]朱自謙.并行聯合概率航跡起始邏輯[J].電子學報,2007,35(12):2421-2424.
[4]湯琦,黃建國,楊旭東.航跡起始算法及性能仿真[J].系統仿真學報,2007,19(11):149-152.
[5]朱洪艷,韓崇昭,韓紅,左東廣.航跡起始算法研究[J].航空學報,2004,25(3):284-288.
[6]王國宏,蘇峰,毛士藝,何友.雜波環境下基于Hough變換和邏輯的快速航跡起始算法[J].系統仿真學報,2002,14(7):874-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