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秋凌
據英國廣播公司2010年12月2日報道,全球近年來有大量不明飛行物的記錄,這種神秘現象令科學家困惑不已,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去探究和發現。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休斯博士認為,他可能揭開了這個謎團:球狀閃電和其他大氣現象或許能解釋部分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
斯蒂芬·休斯對2006年布里斯班上空出現的大流星這一罕見現象進行了細致研究。就在這些大流星出現的同時,有人還看到一個亮綠色物體從附近山上滾落。休斯提出的理論將這個神秘物體(被認為是球狀閃電)與火球聯系起來。他認為,一個火球可能在高層大氣和地面之間誘發了電氣反應,為出現在群山之上的球狀閃電提供了能量。他說,這種非同尋常的事件發生在氣象條件非常好的夜晚,僅僅是一系列讓人以為目睹了不明飛行物活動的事件之一。休斯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如果你將神秘的大氣現象(可能具有電性特征)和人的心理特征及其好奇心結合起來研究,或許能解釋大量有關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的傳聞。”他表示,他是在看到當地電視臺要求觀眾仔細查看并解釋公眾用手機拍攝的火球照片時,突發奇想決定實施這項研究的。火球是極為明亮的隕石,由比沙粒稍大的隕石碎片形成,但看上去就像是急速穿越天空的流星。

在2006年5月16日晚,目擊者至少看到了三個大火球。昆士蘭科技大學隨后組織的調查找到了許多目擊者,其中包括一位農場主。他回憶說,看到一個發著綠光的球狀物從大分水嶺的斜坡滾了下去。大分水嶺是距布里斯班以西大約120千米處的一個山脊。
據多位目擊者描述,這個物體的直徑大概為30厘米,看上去從多塊巖石上跳過,在幾分鐘里從一個金屬柵欄上滾落。據那位農場主說,在火球從頭頂經過以后,他立即看到一個綠色物體。他最初以為是看到了墜機事故,立即撥打了報警電話,警方隨即在第二天展開搜索,但并未發現殘骸。休斯說,在這起事件中球狀閃電是個很明顯的解釋。
科學家尚未對這些發光、不斷盤旋的光球有全面了解,只知道它們與雷暴天氣存在聯系,但這種聯系不是絕對的,比如大分水嶺周圍地區肯定不存在雷暴活動。休斯并未提供有關球狀閃電成因的最新解釋,以及可能需要多少能量接觸地面才能引發這種現象。他提出,大氣的最高層——電離層和地面之間電荷的自然流動在隕石經過后會增強,隨后帶電粒子和其他導電物質的活動會增加。
休斯說:“難道它是從大氣層降落,穿過電離層的隕石?隕石確實在電離層和地面之間產生短暫的傳導連接,但這種活動是否足以將電荷輸送至地面,接著放電活動在上面形成某種球狀的等離子體?我們可以將電離層和地面想象成電池的接線柱,你給這二個接線柱和電流之間連上電線,確實會出現火星。”
還有科學家認為,隕石與地面接觸時產生的電荷可以在地面以上產生球狀發光電離氣體云。坎特伯雷大學的約翰·亞伯拉罕森博士在10年前提出了相同的理論,稱球狀閃電由蒸發的礦物質顆粒構成,而這些礦物質顆粒來自常規雷擊接觸的地面土壤,這一理論后來得到巴西研究人員的成功驗證。亞伯拉罕森稱,休斯的研究工作“相對合理”,對球狀閃電的成因做出了“有趣的闡述”。他在接受采訪時說:“在所有人都對我們找到的解決方案滿意以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休斯博士稱,他提出這個觀點就是為了掀起一場大討論。他說:“這不是一項證據確鑿的理論,而更像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