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剛

1
飛機起飛時,我感到大地顫動了一下。
我的心,顫動了一下。
我知道有一些擔心屬于多余。
不過擔心是不可避免的。
我沒有翅膀,但將在空中飛翔兩個半小時。
從冬天回到秋天,也許是夏天。
歡迎乘坐東航的空中客車。
空姐一個比一個漂亮,溫柔。
因為她們是空姐。
云層之上,我在俯瞰。我喜歡俯瞰。
很遺憾濃霧一直彌漫到了江西。
我想應該是江西。
我看到了高山,河流,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
大地上的事情當然不止這些。
大地上人來人往。
一個追逐的時代不培育仰望者。
飛機降落時我看到了大海。
我感到大地在顫動。我的心在顫動。
我的心一直都在懸著嗎?
也許是吧。
云層之上大地成為必需品一樣的記憶
奇怪的是我不能回答這為什么。
2
那些漫長的雨,那些綠色
那些隱藏在雨和綠色中的房屋
那些從九曲溪的下游運往上游的長竹排
讓一個不輕易贊美山水的人
遇到了意外。我在這里
給朋友發(fā)短信:有一種空氣
是從水中撈出來的,有一種風光
圖文并茂,并且建議
人生要有一次武夷山之行。
我在這里,走馬觀花
糾纏手繪的旅游圖但不打算恭維具體的景點
(那些大同小異的傳說
不過是當地居民的口頭文學)
我在這里,做著自己的君王沒有仆人
唱著一個人的山歌游手好閑。
那無法阻攔的,局部的驚訝
那夏日的一次停頓
在朱熹之后從水里伸出火焰的舌頭——
國家地理是旅游的新宗教
而我隨時來,隨時走
這本身就意味著奇跡對生活的妥協(xié)
可失而復得,可不得而不知。
3
愁眠蘇州,最好從一首古詩開始
但我們首先看見的卻是
它的高樓(這城市的
見面禮,蘇州也不例外)
在觀前街,一個女人邀我一起游覽
蘇州的景觀——情況是這樣的
她帶著相機但沒有同行者
嗨,以前我從未遇到
這種事情,猜一猜我會拒絕
還是欣然同意?去寒山寺的路上
我發(fā)現姑蘇城外已經向西移了十幾里
很多人在楓橋鎮(zhèn)尋找
張繼泊船的位置:就是那兒
那兒,就是那只小木船。
而大運河只是疲倦地沉默地流淌著
忘記了源頭,仿佛帝國沒落
老人迎來黃昏。交過費的游客在岸邊
排成長隊等待著白日敲鐘
啊,唐朝的漁火與后來的歲月
遙相互映,新的生活需要
舊事物的再三安慰。
有人把蘇州比作美女,有人把美女們
比作蘇州(是蘇州的園林,絲綢
還是美食?)我搭乘烏篷船
溯流而上,身邊坐著一個陌生的
女人——你知道
想象,是被允許的虛構
其實我們無非坐在同一列北去的火車上
而蘇州的故事,月落烏啼,已經結束。
1
像見過的野驢。
血液里流淌著6000萬年的故事。
1947年,它們最后一次回過頭
望了人類一眼。
2
遷徒,游走,逐水草而居。
胡須雜亂,脾氣暴躁(就像張飛)。
狂奔幾百里,只為一次
飲水:它們喜歡風
喜歡這樣,在風中跑動。
3
馬是烈馬。人是仇人。
游戲如此危險,但不能停止。
廣闊的準噶爾盆地
也無法阻攔——
要么投降,要么死于
逃逸中的肺部炸裂!
4
它們有著對手不可企及的驕傲
和比大熊貓珍貴的記憶。
你見過肺部炸裂嗎?野馬之后
傳奇,又瘦了一圈。
5
太漫長了。家鄉(xiāng)因此變成
墓地;肺部炸裂回到概念本身。
它們漂洋過海,做起了
樂不思蜀的馬戲團演員。
沒有獵槍。
沒有追趕。
沒有對祖先的懷念。
6
奔跑的烈士生育了散步愛好者。
豢養(yǎng)的香火,熱血
在自己的身體里做客——
野馬之后,連閃電也是殘缺的
連疼痛,也失去了成長。
7
返回亞洲就是返回1947年以前。
馬蹄大小的盆地
面目皆非。它們不會覓食
不敢與狼共舞,生存法則
像一紙空文覬覦的
現實,對此不屑一置。
8
圍欄的門,開向北方
開向荒原、群棲和最強原則。
蒙羞的長跑模范
曾經桀驁的自然之子啊
不要拆除心中的
教堂;不要對示強的懺悔者說
好,可以。
9
和它們討論生不如死。
和它們討論生即是死。
生活需要的,也是時光遺棄的——
那化石般的回眸。
那炸裂的肺。
那落日下的疲倦和悲傷。
那6000萬年的動物史。
1
我所有的體驗均在別人的意料之中
因此——我的江南必然是我們的江南
必然是小橋,流水,人家
游船們沿著河流縱橫的風景
晃來晃去;游船上蓑笠漁歌的女子
露出與古鎮(zhèn)相對稱的嫵媚
(水鄉(xiāng)的故事,周莊也不例外)
我的詩篇必然是我們的詩篇
必然是黑瓦白墻古風
深宅長弄遺影,燈籠輝映著槳聲
清淺的煙雨取代了水墨
甚至是,通過品嘗一種食品
加深對某個早年的當地商賈的理解——
哦,廳堂熙攘,斯人
已不知所終。一片漂在水上的
土地,一些斑駁的記憶,構成了
日日浣洗的周莊之美
它們過于緩慢,濃郁,但我不能說
這是光陰的失誤;更不能暗示
過于緩慢和濃郁的美
給周莊帶來了唯美的嫌疑,審美的倦怠
2
哈默先生,感謝您買下了一幅油畫
并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
贈送給恰當的人物——
凹處流水,高處人家,圍堰之地
田疇縱橫已逾千年:這里
是亞洲,是中國,是江蘇,是蘇州
是昆山;這里是周莊
雙橋的家鄉(xiāng),一個在地圖上
不易尋找的地方:這里是水鄉(xiāng)的
局部歲月,頑強地拒絕著
“變是不變”的哲學
這里是美的事實,期待發(fā)現
哈默先生,請接受周莊似水盛情的致敬吧
或許,生活在這里的居民
您一個也不認識,但他們
不會忘記,在一幅油畫的命運中
一個美國人賦予周莊的傳奇色彩——
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
地點,面對恰當的人物
中國的東西被還給了深閨般的中國
3
1700年前的某日,清晨,許是黃昏
總之,秋風漸烈的時候
東曹掾張翰忽然拼命地思念起
家鄉(xiāng)的那片水域,那些特產
菰菜,莼羹,鱸魚膾
決意辭去組織部長之前
張翰開始寫詩,為歸隱鋪墊——
秋風起兮……鱸正肥
三千里兮……仰天悲
作為采菊東籬下的早期版本
張翰獨釣清波,朝往暮還
并不把莼鱸之思的未來意義放在心上
(身后之名,哪如即時一杯酒啊)
1700年后,竹樓賓舍
修到了南白蕩深處,電視里
正播放著某種產品的廣告——
“我喜歡,我選擇!”
洪亮的聲音,允許不知有漢
無論魏晉(以及東曹掾,
以及張翰);至于莼鱸之思
已像長龍取珠的故事那樣
在時代的南白蕩漸漸被視為荒誕不經
4
大江東去。運河南下。當太湖的風
漸次吹過蘇浙滬交界處
扇形的江南變得具體起來——
眾多河道溝通湖泊,眾多魚籪罟網
舟楫,閱盡波光;眾多游人
像喜歡有導游的生活一樣
愛上了周莊,和周莊們
他們既不在意太湖的風哪一絲來自江蘇
哪一縷屬于浙江,也不關心
些許星散小鎮(zhèn)的存在,能否挽留
美的江南,美不勝收的江南
(流水無情,連運河濤聲
都經不住漫漶呀!)一頁翻過
又是一頁翻過,序始而跋終
周莊和周莊們小家碧玉般
修復著江南元素中不可或缺的色彩
運河濤聲式微,太湖的風
卻始終吹著:在蘇浙滬交界處
詩人邂逅畫家(仿佛時光的根系
呼出歲月的鼻息),其實
他們同樣辨別不清太湖的風
哪一絲來自江蘇,哪一縷屬于浙江
1
我記住的,不是那些嶄新的建筑
而是美酒、哈達和歌聲——
唉,這些故鄉(xiāng)不曾擁有的東西
故鄉(xiāng)永遠不會給予我
2
我是你的客人,科爾沁草原
你贈我朝陽和奶酪
我是你的客人,郭爾羅斯
你教我呼麥和馬頭琴
我是你的客人,查干湖
你給我胖頭魚吃
你還給我松花江水喝
3
當然要乘著快艇游覽湖上風光
當然要贊美這遼闊的水域
疑為蒼天所賜
當然要乘著快艇返回岸上
要在照相機里存滿快樂與興奮的鏡頭
旅游,這時代的懷鄉(xiāng)病
我和我們,都不例外
4
王爺,你的府第藏著眾多秘密
藏著一部游牧民族的
傳奇史,它們始于成吉思汗
有的真實,有的荒唐
而這并非你的過錯
王爺,你戴氈帽,拄手杖
一點也不像不怒自威的貴族
但事實——遠非如此
5
汽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
像當年駿馬奔馳在草原
我在不能移動的蒙古包給孝莊寫信
放心吧,太皇太后
昨天,我冒雨參觀滿蒙文碑
發(fā)現它已住進屋子里
6
詩人們坐在湖畔聊天
不遠處,另一群人圍著篝火
載歌載舞:這里有敖包
也有歡樂的聚會
湖風吹過夏日,吹過夏日的
草原,和草原的夜晚
遠黑近紅的蒼穹下
異鄉(xiāng)的歌者忽然沉默起來
7
盛裝的孩子們,在同一張琴上
同一根弦上,彈著同一首
耳熟能詳的曲子
盛裝的查干淖爾廣場上
馬頭琴說出了草原的
傾訴和召喚:啊,多少逐漸消失的美
盛裝歸來;多少美的擔心
在盛裝的嘴唇上無疾而終
8
幾個月前,冬捕結束了
幾個月后,冬捕才能開始
現在,冬捕是盛夏季節(jié)的清涼話題
一網萬魚,想象力
受到了挑戰(zhàn)。查干湖的建議是
如果幾個月前你沒來
那么,幾個月后再來吧
9
那些出身煌煌的人物
那些戰(zhàn)功赫赫的英雄
那些為漫長的時光擦拭塵埃的身影
已經住進郭爾羅斯的廟堂
那些叫不上名字的牧民
出入廟堂,是廟堂的朝拜者
朝拜,或者被朝拜
是命運的規(guī)則
也是歷史習以為常的春秋筆法
1
對于長春而言,我們要么
來得過早,要么走得太急——
匆匆忙忙地吃飯
匆匆忙忙地趕赴劇場
演出已經開始,那些打捆的笑聲
使暗影中的看客們樂此不疲
他們抽煙,嗑瓜子
晃動一種代替鼓掌的手形的
工具:他們是另一撥演員
在臺下表演而不介意
我們這些遲到的
陌生的家伙,坐到他們身邊
像他們那樣晃動著
代替鼓掌的手形的工具
代替釋放不及的喧囂
演出尚未結束,有人指著手腕
提醒我們,該去車站了
街上,巨大的霓虹燈
閃爍著和濟南一樣的光芒——
這讓我覺得,寫一首詩
獻給長春,獻給
火車即將離去而演出還在繼續(xù)的
長春的夜晚,順理成章
2
人民取代了斯大林:讓一位異國梟雄
辭世多年后再次品嘗
被冷落的滋味,也許不符合
東方的含蓄之美,但時光不容商榷
我是說,在一座聳立著蘇軍烈士塔的
中國城市,人民大街
取代了斯大林大街——
此前,俄羅斯重新回到
他的祖國,蘇聯變成一種回憶
人民取代了斯大林:粗大的手指
驕傲的胡須,雄獅般暴烈的
脾氣,以及一個狐疑者的晚年的孤獨
和一段僅僅更換了名稱的
泛友誼論(這怎么可能)
人民取代了斯大林:君子蘭
不復洛陽紙貴;汽車和電影
始終是現實浪漫主義
盛開在北國春城的傳奇
攝影愛好者試圖用鏡頭留住這一天
這一刻——朝陽從往日的
尚未拓寬的街區(qū)升起
樹木把向上的枝條伸入天空
穿校服的孩子們,列隊等待綠燈……
有時歷史有著驚人的遺忘
但時光的態(tài)度不容商榷
3
毫無疑問,他不是一個偉大的帝王
但他的履歷上填寫著
他的前任們無法企及的內容——
三次登極,然后在監(jiān)獄里
在人民中間度完余生
留下一本無人繼承版權的傳記
他置身于帶輪子的宮殿
一路往北,給這座城市
帶來了一個叫“新京”的稱謂
和一份不僅僅屬于他個人的
恥辱:從1932年到
1945年,黃色琉璃瓦覆頂的
建筑里面,他是
日本人的傀儡(后來的蘇軍俘虜
和共和國的改造對象)
如今,這些淪陷的時光
在光復路上朝九晚五——
指責一個死于公民身份的帝王
有失公允,他乏善可陳
卻替代一種制度向我們告別
他經歷了太多而他沒有想到的事情
也許更多:命運論
時代論,都不構成一個角色
對角色扮演者的局部理解
1
請叫它大萬,大萬世居
請不要問它方形的圍墻上
為什么沒有窗子
飛檐上是否還掛著風聲
請不要問它乾隆五十六年以后
曾氏和東魯舊家的
關系:偉大的孔子
始終是他們祖先的老師
2
不妥協(xié)的城堡,大地的史記
翅膀上拴著蒙塵的春光
門前的旗子沒有了
旗桿還在,在沒有旗子的
旗桿上,圍樓的風
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
吹——不知道該把哪些記憶
從記憶深處喚醒——
3
客家人的都江堰叫做
沙墩陂。月形池塘
曾經倒映著禾坪上的糧堆和青春
旅游者在驚呼,殘破
是靜止的美回到了生活中
和他們談論建筑
談論被拆掉的牌樓不屬于風水的
犧牲品,你可接受?
4
實景歌舞像一場光影的盛宴
散發(fā)出時代需要的
狂歡味道:這里是坪山
是劫后余生的歷史
沿著深圳速度以前的光陰
回到深圳以前;這里是
連接走馬廊的炮樓
試圖代替警察維持昔日的秩序
5
它有前世屬于被忽略的哲學
它有來生越過斑駁門洞
尋找紙上知音——
在大萬的街巷里反客為主
我是它的陌路人卻珍藏著
如此盲目的友誼
像一個小小的奇跡沿著鼠標移動
試圖消解與真相無關的渴意
1
雨中過太行,祖國一言不語
河北和山西又能說什么
到長治,到襄垣
到潞安集團的心臟侯堡鎮(zhèn)
仿佛是為了踐行
多年以前的一個諾言——
有朝一日我將因煤
而入晉,因入晉而橫穿太行
2
九死一生:傳說屬于不真實的歷史
羿射赤日化作煤田
自然是難以變現的愿望
(神仙的愛情,也無法回避
“以身相許”的窠臼)
但這不意味著潞安人
把自己稱為羿神的子孫
把希尼般的挖掘叫作“開采陽光”
屬于不真實的傳說
3
上黨戰(zhàn)役之后,是經濟的
上黨戰(zhàn)役。潞安
沿著太行山巔疾行軍——
3718萬噸的年產量
289個億的年銷售收入
讓357個億的資產和55000顆
壺口瀑布般的心
在山西第一方陣企業(yè)中
躍動,躍動,躍動
4
車子在開闊的尚未完工的廠區(qū)
穿行;年輕的工程師
向帶著問號的詩人
介紹一個揚眉吐氣的項目
和“煤變油”的原理——
講解是從碳氫氧氮開始的
不是把煤碾碎
而是讓煤熊熊燃燒
年輕的工程師額角沁汗
仿佛我們行程匆忙是他的過失
5
接待采風者勝似接待賓客
沒有下井,沒有
遇見想象中灰頭土臉的礦工
露出燦爛的牙齒
1000萬像素的照相機
焦渴,落寞(小沈
尋找美需要足夠的寬容
和再來一次的耐心)
工會主席說得不錯
一,煤是一種黑色的固體礦物
二,潞安不是小煤窯
6
清晨,喇叭里準時播送
潞安新聞;到了晚上
廣場的巨大屏幕差點使我忘記了
這里只是一個晉南小鎮(zhèn)
那高大的楊樹,那射日的
雕塑,那警察和行人
并不另眼看待
我們——浮光掠影的散步者
在橫幅上被稱為“著名詩人”
7
揣著6500千卡的熱量
離開侯堡鎮(zhèn),我依舊孤身一人
過太行,回山東
但再也不會像來時那樣
把潞安僅僅當作
兩個報紙上的漢字一翻而過
不會失敬于高溫高壓后的古代的
植物體:沒有它們
生活要比現在荒涼多少啊
而潞安,潞安之行
將在一群詩人中無從談起
1
他36歲,死于流矢。
他的陵墓,變成了未來歲月的有形懷念。
他的祠廟里說書人正自彈自唱。
三三兩兩的游人,
使這里看上去愈發(fā)沉寂。
他生于這樣的時代:驛道繁華,
群雄逐鹿,整個國家都是
戰(zhàn)場。但他來不及說鞠躬盡瘁,
甚至沒有對以貌取人的陋行,
做出更驚訝的反擊。
他懷著諸葛亮一樣的抱負,
卻只能經歷和諸葛亮不同的傳奇——
在落鳳坡,或者在一部浩瀚的小說中,
他騎著別人的快馬,
匆匆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現在,這些樹木,這些石質建筑,
這些遺跡,已被生活賦予了
舊有事物的現實色彩:
1800年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
連英雄都感到絕望的話題。
2
小心翼翼地寫下:磁器口。仿佛稍一用力
就會讓這被挽留的巴渝遺風
讓龍隱鎮(zhèn)以后的時光,繁華和衰落
碎在互聯網時代。而這里的居民
并不介意一個外地人的擔憂
——瓷器代表中國,遺落在嘉陵江畔的
磁器口,只是他們生活的地方。
游客喜歡美食街上的毛血旺
軟燴千張,椒鹽花生
他們卻對木竹街,鐵貨街,陶瓷街
以及米糧幫,篾貨幫,木材幫,煤炭幫
津津樂道:白日里千人拱手
入夜后萬盞明燈,水陸碼頭
曾是江湖——有人手植銀杏樹
有人創(chuàng)辦鄉(xiāng)村建設學院,有人修筑紀念碑
有人宣傳發(fā)售《新華日報》
有人治療牙患并欣然題寫匾額
更多的人喝茶,擺龍門陣
更早的時候,是一個失敗的皇帝
削發(fā)為僧,躲入寶輪寺……
把鋪在街面上的青石板踩下去一寸
用了一千多年;再踩下去一寸
還得一千年。街角的老者
邊洗麻將邊說:“沒得耐心做不成事情哦。”
斯時,鑫記雜貨鋪的挑檐陰影
投在高石坎,作為更夫
即便太陽落山,他仍有足夠的時間
贏回昨天輸走的那幾角紙幣。
1
萬木浩蕩,不包括人間的榮耀。
我們在史冊中大肆砍伐史前的樹木——
那么武斷,驕橫
以至于哲學必須有用
才被我們引用:有人在城里
建造鳥巢;有人推薦
死在比喻中的詩篇(讀,還是不讀
戲劇語法引發(fā)的問答題
尚未摘下舶來主義的小黃帽)
成長: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藝術。
但在成長面前
時間是允許浪費的。
2
高高的山岡上我揮斥方遒。
然而樹木們腰桿比我直
教養(yǎng)比我好。
一個讀外國詩篇的中國青年
一首緣木求魚的
贊歌:在高高的山岡上
我是二氧化碳和負氧離子可有可無的
籌碼,被樹尖上的風
吹來吹去,吹來吹去。
3
富含木漿的紙張:一棵樹的
前身和命運,互聯網漠視的草木年華
需要有斑紋的木樁證明
它們的青春
曾經多么漫長。而在木樁以下
根系屬于土地的記憶
喚醒土地。在富含木漿的紙張上面
高談闊論——仿佛棟梁之材
生不逢時,我們
啊,多么可愛的我們
頑強地繼承著古代沒有的錯誤。
4
我的腦袋裝滿了杞人憂天的青春期憤怒。
我的憤怒與那些常綠喬木
并無共同語言。
我的腰間掛著秦始皇未曾用過的
帶彩鈴的摩托羅拉牌手機
我不會跟一棵樹說:子非魚。
也不會聽一棵樹辯解
植物們的愛情與肉欲無關。
我的腦袋裝滿了杞人憂天的青春期憤怒。
我的青春因憤怒而葳蕤。
現在,我用一串11位的數字
和世界發(fā)生關系:
我是13906413357的主人
和它取長補短的隱形奴隸。
5
生活需要煙火,需要木制的家具。
房屋需要梁和檁條。
鐵路需要枕木。
孩子們需要在斫伐的橫截面上
認識年輪并把它寫進
渴望老師表揚的作文里。
濃蔭蔽日的歲月晝迢夜遙。
樹木傾倒的時刻我們振振有詞——
大地是動物之家
樹上的人間并非人間。
6
森林深處,油鋸唱著末日之歌。
詩人們還在沾沾自喜的游戲中徜徉——
把樹木逼到一葉障目的
道德角落,把鮮花據為己有
點油燈的童話里善惡有別
外婆多么年邁,老狼
多么狡詐,民政局多么無用
而森林——多么倦怠于
人類獻給綠化的百分比和由此衍生的
數字統(tǒng)計學(一堆灰燼)
7
地圖上的旅行者在地圖上的寺廟里假寐。
樹皮記載的歷史值得再信賴一次。
河流對岸的萬頃松濤
值得在詩歌比賽中恢復帶碑銘的
尊嚴。城市掙脫森林覆蓋
目睹最后一列小火車駛遠
甩下尾煙,汽笛,計劃生銹的鐵軌
向綠色示好,并把斧柄上的指紋
作為證據呈現給生活——
唉,沒有比嗤笑詩人更不擔風險的傲慢了
沒有比后悔更有效的后悔藥了
當濃蔭蔽日的歲月
晝迢夜遙,塵埃允許甚囂塵上。
1
嶄新的酒店,里外散發(fā)著嶄新的
氣味(裝修是時代的產物
沙溪鎮(zhèn)也無法對它說不)
詩人們簽自己的名字,按下自己的手模
領取房卡,嘉賓證,會務手冊
印在卡片上的詩篇
和桑蠶絲制作的絲綢圍巾。
他們三三兩兩地打招呼
說話——走進沙溪,詩會的前奏
似曾相識,詩歌似曾相識。
2
沙溪有詩,有詩人往來,但這么多詩人
聚集在這里,是頭一次吧。
有人采風,有人領獎
有人吃著河豚不愿意讓目光離開盤子
抱怨美食中的毒素——
不不,沒有危險的美食
索然無味。我們懷著獻身的勇氣
聽潘維講河豚的當地故事
我們來自北方,因為
他的江南,我們被迫來自北方。
3
新版的沙溪旅游圖給了江南詩歌館
一個位置。無疑,這是龔璇
希望看到的。沙溪很美
但可以更美——無疑,詩歌可以擔負
向美致敬的一部分責任。
小樓白墻黛瓦,石拱橋
吊腳樓,在七浦塘的水中生長
詩人在詩歌館里雅集
總有人以為一切都可以想象
龔璇說,無疑,這是錯誤的。
4
夜游古鎮(zhèn)其實是一個虛擬的命題。
在一個紅綠燈閃爍的路口
彩票店老板正把剛開獎的數字
寫到墻上。藍野跟我談起
他與彩票失之交臂的
那次經歷——得失不過一閃念的事
但我們已經厭倦了斥責
命運。沙溪鎮(zhèn)的星空下
我們一臉燈火:散步猶似艷遇
不是艷遇,春風那么單薄。
5
1995年,吳曉邦與我們揮手告別
名字前面寫著“一代舞魂”
而沙溪鎮(zhèn)的街坊們習慣稱他
跳舞的人。一座仿上海先施公司的建筑
被用來展示離古鎮(zhèn)甚遠的
現代舞蹈。天涯處處芳草
黃禮孩駐足,流連,似乎有話要說
終究默然離去。大師身后
藝術跟前,連傳奇都變得黯淡
又何嘗過往者的只言片語呢。
6
年輕的女導游依舊把她叫做
顧媽媽。這個從沙溪鎮(zhèn)洪涇村走出來的
漁民后代,文革紅人
曾經把北瓜和看圖講用稿
送到北京并把獲贈的芒果
一直供奉到不知所終的鄉(xiāng)村老嫗
晚景寂寞,靠賣冰棒
補貼家用——在沙溪鎮(zhèn)文史館
她是一個符號記錄時代
她是一個詩人允許目不識丁。
7
這個夜晚屬于沙溪,屬于沙溪中學
歸根結底,屬于詩歌——
在李少君的慫恿下,學生們
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了
追光燈下的詩人(不設防的古鎮(zhèn)
越來越少,拒絕詩歌的校園
卻日益增多)。這一夜
這一頁,喝過酒的人正在談論愛情
住進梅村客棧的人要寫詩
打臺球的少年,不看月亮。
8
最后我們回到老街,回到
把橋身修到民居里面的七浦塘兩岸
霓虹臥波,冰輪滿月
唯聞船櫓欸乃而不見舟行
生活的真相橫穿市井以這
從姚涇路到白云路
從美到美的發(fā)現
對枕河沙溪的了解我們需要一個補課的
過程:綠色沿著石頭罅隙
長出滄桑,說你好,又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