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梅,朱曉燕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 南京210037)
隨著3G技術的發展,移動互聯網經過幾年的曲折前行,終于迎來了新的發展高潮。與傳統互聯網和移動網絡相比,基于3G技術的移動互聯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業務應用,更為便利的上網方式,正在深刻改變信息時代的社會生活。各類業務應用如WAP瀏覽、移動音樂、手機游戲、視頻應用、手機支付、信息訂閱、位置服務等層出不窮,移動互聯網已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
隨著移動互聯網各類業務和用戶數量的井噴式增長,數據流量也呈現出幾何級同步增長,網絡資源瓶頸也逐步出現,移動互聯網應用熱點區域的網絡容量瓶頸問題將越來越多地被提及。
以 Android、iPhone OS、Windows Mobile、Symbian 等操作系統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終端,融合了隨時上網、方便快捷、容易上手、軟件擴展性強等特點,在廣大用戶中逐步普及。2010年全球智能終端銷量增長72%,推動全球手機銷量增到16億部;Andriod操作系統全球手機銷量首次超過Symbian操作系統,市場份額占有率占第一位達到32.9%。與此同時,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也逐月遞增,2011年僅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已達4 000余部。2006-2011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情況如圖1所示。

智能終端促進了對各類新業務的使用。江蘇電信移動互聯網中非智能終端上網更多使用移動QQ、手機內部固化業務和網頁搜索等業務,其中,移動QQ占比47%;而智能終端則體現了多維度的豐富應用,用戶對手機服務內容個性化、差異化業務的需求得到了體現,使用業務分散在新聞瀏覽、搜索、定制業務、娛樂、視頻等方面,排在智能終端應用第一位的新浪只占點擊率的16%,而“其他”類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長尾效應”,占比接近60%。非智能終端和智能終端WAP上網點擊率比較如圖2所示。

移動互聯網時代,終端內部是否定制業務對業務的推廣效果影響巨大,如天語E379手機的愛音樂業務滲透率38%,而中興C362手機的愛音樂業務滲透率僅為3.11%。
另一方面,智能終端對網絡資源的占用明顯高于非智能終端。根據江蘇電信3G用戶的統計發現,中國電信明星智能終端XT800用戶的上網流量是普通用戶的3倍,上網時長是普通用戶的16倍。智能手機用戶與普通手機用戶對比如圖3所示。
顯然,智能終端的規模發展必將帶來網絡負荷的顯著增長。

此外,智能終端承載了大量新興業務,如手機游戲、手機微博、移動QQ,這些新業務為保證實時監控用戶在線都有心跳機制,如移動QQ客戶端每3 min與服務器握手一次,新浪微博客戶端每3 min與服務器握手一次,再加上智能終端5 s內無數據傳輸則主動進入休眠態的節電機制,這些動作的信令交互,都會大量增加網絡的信令負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移動網絡的信令風暴。
3G網絡無論是 cdma2000、WCDMA還是TD-SCDMA,都是基于CDMA的網絡,CDMA網絡的一個非常典型的特點是寬頻碼分調制,需要對干擾進行嚴格控制,其系統的容量與通信質量之間可以互換。換言之,網絡中承載不同的業務會對應不同的網絡容量,承載混合業務時,不同的業務比例和構成,決定了網絡的容量。
3G網絡是以數據業務為主要特征的網絡,而數據業務具有突發性強、個別用戶的高流量業務有可能會造成局部區域的臨時性資源緊缺,而資源一旦緊缺,服務質量將呈直線下滑。
為更好地支撐移動互聯網各類應用的規模發展,需要維護部門主動接應市場,改變傳統的運維理念,如“維護就是對設備的維護”、“維護就是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不需要與市場方面的互動”、“網絡優化最重要的就是對全網質量的關注”等。
(1)只面向網絡的優化已不能解決網絡問題
移動互聯網時代,各類業務日新月異,而不同業務的發展模式對網絡的影響很大。如無線“全球眼”一個載扇下超過4個用戶,則會造成區域內所有用戶上網感知的明顯下降;車載定位業務,如果平臺配置數據傳送間隔過短(小于1 min),則對網絡資源消耗影響較大,通過傳統的優化手段很難解決;天翼對講QCHAT業務如果用戶“扎堆”且一個群組內用戶過多(超過100個),則無論如何優化,區域內用戶上網速率均非常低,且天翼對講用戶單呼成功率會下降到40%以下。北美運營商AT&T曾經針對iPhone手機采用69美元不限流不限時套餐,資源大量消耗,巨大的數據流量讓網絡不堪重負,網絡質量明顯下降,成為2009年美國“最不滿意”的移動運營商。
顯然,互聯網時代,如果某個資源消耗較大的業務不受限制地規模發展,由于資源使用和用戶習慣的不可逆轉性,技術人員很難僅通過網絡優化來解決。所以前期的配合完成產品上線前的功能、性能測試工作尤其重要。需要根據產品特性確定是否需要進行容量或壓力測試,研究產品對無線資源的占用情況,做好產品規模發展時移動網絡承載能力的預測等。
(2)大網KPI指標已不能表征用戶的業務使用感知
不同的業務關注的問題不同,這就造成同一網絡下,不同的業務有著不同的使用感知。而這些使用感知往往很難一對一映射到傳統的KPI指標,具體見表1。

表1
另外,面向業務感知的評估體系涉及業務使用全流程,如視頻聊天涉及終端、移動移動網絡、分組域、業務平臺、互聯網關等多個環節,任何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業務感知的劣化,即使針對每個網元級的KPI指標很好,業務感知也有可能嚴重劣化。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運維需要維護人員全面對接市場發展,高度關注規模發展移動新業務的用戶行為特征和資源占用情況,尤其要重視對無線網絡質量或資源影響比較大的業務,包括無線視頻類業務、長在線類業務、用戶群聚集性強的業務等。根據業務的發展情況和規模,及時跟進,開展網絡優化和擴容,根據網絡承載能力進行分析評估和預警。
(1)配合做好售前支撐
在做好移動網絡資源評估的基礎上,從優化資源使用、提升網絡效率的角度參與制定項目的技術方案,提出建設性意見;針對既定技術方案,積極推動移動網絡配套建設和優化工作;必要時,無線網優人員應提供現場技術支持,配合開展走訪客戶、響應客戶需求的工作。
(2)響應售中實施要求
在項目售中實施過程中,應主動牽頭承擔和推進項目中移動網絡部分的相關實施工作,并積極承擔各類現場支撐、技術咨詢等任務,主動了解其他相關網元的配置原理和技術要求,協助制定合理的業務平臺配置策略。
(3)主動介入售后維護
對于出現網絡故障或問題的,主動進行移動網絡排查和處理;對于涉及網絡優化建設需求的,應按應急建設優化流程及時實施;對于涉及網絡擴容的項目,應及時擴容并開展深度分析評估,設置資源占用和性能質量的預警門限,建立問題上報機制,積極探索真正能體現用戶業務使用感知的科學評估體系。
需要高度關注規模發展移動新業務的用戶行為特征和資源占用情況,尤其要重視對無線網絡質量或資源影響比較大的業務,根據業務的發展情況和規模,及時跟進,開展網絡優化和擴容,根據網絡承載能力進行分析評估和預警。
目前發現的對資源影響或網絡優化需求較強的業務主要是無線視頻類業務、長在線且聚焦性較強的業務;對網絡優化需求較強的業務主要是信息采集類業務。
(1)無線視頻上傳類業務
此類業務包括警務通業務、無線“全球眼”業務等,通過3G網絡上傳數據至服務器,提供實時觀看攝像頭監控區域視頻,具有移動性強、實時性高、帶寬要求高的特點。
對此類業務的支撐主要體現在進行針對性的無線網絡射頻優化、參數設置優化,如業務經濟效益高可輔助以QoS策略配置,同時應盡量協調采用后臺監控按需上傳的模式,建議終端幀率18幀/秒,碼率200 kbit/s,同時終端網絡選擇為“3G網絡”。
在業務發展建議方面,由于網絡對此類業務的承載能力有限,需密切關注是否影響到網絡質量,隨時跟進優化或擴容,一旦擴容仍不解決問題,需要適度限制此類用戶的發展。
(2)小流量長在線類業務
此類業務主要包括車載GPS定位、天翼對講、QQ聊天等。該類業務的特點是數據流量較少,但在線時間長、實時性要求高、易出現“扎堆”現象。
此類業務的支撐需求較多,主要是由于該類業務對容量的影響和對語音通話的影響。在容量上應密切關注業務“扎堆”區域的基站容量擁塞,及時擴容和優化;對于基于1x網絡而非Do網絡的長在線業務需密切關注性能指標變化,避免影響語音業務質量。具體地說,對于天翼對講業務,需在網絡分組域和無線側設備上配置QoS策略以保證業務時延足夠小,從而達到更好的業務感知;對于QQ集中區域如校園等,需進行針對性的參數優化,如硬指配門限的調整、RC3/RC4自適應的設置、信道最小信道功率的調整、FER的調整等;對于車載定位,在平臺配置業務策略時,原則上靜止時應不上報定位信息;運動時定位數據傳送間隔要高于1 min,且規模越大要求間隔時間越長;無數據傳送時終端能主動進入休眠態;車輛熄火后業務主動中斷。
在業務發展建議方面,鑒于Ev-Do網絡有著更高的頻譜使用效率,因此數據業務應優先在Ev-Do網絡上承載;鑒于該類業務易“扎堆”的問題,為保證用戶使用感知要求每載扇不超過40個同時在線的小流量長在線用戶,天翼對講業務在平臺群組配置里建議每個群組用戶數量不超過50個。
(3)信息采集類業務
這類業務主要包括水文采集、電力抄表、機房無線監控等。具有采集點數量眾多、地點分散、對信號覆蓋要求較高等特點。
此類業務的支撐工作主要是做好售前的摸查測試工作,對弱覆蓋區進行針對性的信號覆蓋射頻優化,參與采集設備現場安裝位置的勘查和安裝位置優化,同時積極參與平臺的業務策略制定。
在業務發展建議方面,建議盡可能使用Ev-Do終端,保證終端在不傳數據時能主動下線,數據上傳服務器的間隔在30 min或以上。
總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運維工作,需要精確細化網絡中的不同產品的質量特征和行為特征,根據不同產品的質量要求和產品價值,在網絡側制定更科學、更合理的QoS保障機制,以獲得更好的用戶使用體驗和更高的產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