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沛 黃紹鋒


第一次見到陳拯的時候,他坐在那里,兩眼通紅。事實上,在接受我們采訪的時候,他已經一天一夜沒有休息了。不過,陳拯還是微睜雙眼,平和安靜地接受了我們一個多小時的采訪。在離他不遠的那個工廠里,機器轟鳴,許多工人在燈影里有條不紊地操作著。
陳拯說:茶季到了。
這是他人生的第39個茶季,既芬芳又忙碌。
我們在去年二月的《三聯生活周刊》看到了您父親的照片,在關于武夷茶的宣傳和報道上也經常會出現您父親的名字,有這樣一個德高望重的父親,您是否感到壓力?從父親手里接過現在這個事業,你覺得自己有這個自信嗎?
我是在父親的茶科所出生的,也就是天游峰腳下的那個老的茶科所出生的,六歲的時候隨著父親來到星村茶葉站。我從小就接觸到茶,可以說就是在茶樹叢中長大的。兒時,我們經常捉迷藏的的地方就是存貯茶葉的倉庫,經常玩的是茶籽,茶是我的朋友。我唯一離開武夷山,離開茶也就是去廈門讀書的那段時間,所以說,我人生的三十幾年里,幾乎都與茶為伴。
一直以來,每當別人介紹我的時候,都會說這是陳德華的兒子,或者說陳德華是他的父親。其實,我心里不希望別人這樣介紹(當然,這幾年這樣的說法好像少了一些)。我想,我父親他在老一代茶人里有一定的威望,但是他的那種高度不是我這樣的后輩輕易可以達到的。有一些東西是需要歲月的積淀,也需要時間的積累。
和父親比起來,我不是茶葉專業的科班出身,我大學時是學習金融的。不過,兩年的城市生活對我的影響很大,面朝大海,視野開闊,沒有大山的遮擋,可以讓思維任意馳騁。我想,這些經歷讓我重新面對武夷茶的這個事業時,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信。
平時,我和父親溝通的并不是很多,因為大家都知道,我的父親不善言談。包括我現在能面對一些顧客的時候侃侃而談,也是經商的過程中鍛煉出來的。每年都會有大批的客人慕名來我們這里,面對天南海北的客人,我學會了在人群中展示自我,隨著事業的穩固發展,我也更加自信。
我想,我們的心態還是比較好,沒有那樣急功近利,我們總是習慣于說:讓你慢慢來讀吧,我們的茶就是這樣,總之,都在茶里了。
不過, 正因為我是陳德華的兒子,“陳德華”這幾個字對我來說不是一種壓力,但確實是一種約束。就是說,我必須把茶做好,否則,就對不起“陳德華”這個名字。因為父親的原因,我不能掙那些急功近利的錢,不能做急功近利的事,至少,我們的家教不允許我們這樣做。
和父親比起來,你覺得你們新老兩代茶人在做茶和賣茶的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我的父親是一個科研人員,他治學的態度比較嚴謹,不過,他的研究更多是為科研而進行的。我們畢竟還是要經商,因此我們在茶葉的制作上會更多地考慮消費者的需要,考慮市場的需要,對于茶葉的口感考慮會更綜合一些。巖茶是一種慢熱型的茶,在推廣的初期,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解,所以,我們會針對消費者的口感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不過,“喝巖茶沒有回頭路可走”,消費者一旦認可了巖茶的口感,就會喜歡上它。這一點也讓我們感到很欣慰。
綜合來說,我們對巖茶品質的要求和老一代人是一致的,但是在具體的推廣方式或者推廣渠道上會有一些差距,我們會更多地遵循市場規律。
對于企業的未來規劃是怎樣的?
對于企業未來的規劃,我們其實早有共識。我想,我不會走大規模的生產之路。茶產業目前在國內大的知名企業不多,而我們也不會走類似于大集團那樣的大規模生產之路。茶產業有自身的規律,若規模超過一定限度,其質量和利潤往往會降低。因為制茶的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一個完整的很強的團隊。我想,我們的企業只能做到一個經典酒莊的規模,在自己有限的資源下,把企業的規模把握在一定范圍內。茶產業有自身的特點,茶季時間短暫,在短暫的時間里,若想保證質量,只有把產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在這個可控的規模里,我可以讓自己的茶質量更好,同時,讓自己擁有更好的效益。
我想,按照我們企業目前的生產能力,按照我們發展中高端茶的定位,我們的生產規模目前宜控制在兩至三萬斤。
我們企業目前的主打產品是什么?
一個是“人間天品”系列,其實是打一個產地的概念。武夷山是人間仙境,凡是來過的人都有這個共識。還有一個產品系列是“紅袍宰相”,是和“人間天品”相對應的。
從企業文化建設的角度來看,我們還處于摸索階段,有些文化資源有待于整合。
有人說,茶葉做好就行了,文化是虛的,沒有必要做;有人說,做茶葉先做文化;還有人說,茶葉和文化要一起做。面對這幾種觀點,您選擇哪一種?
茶行業是一個系統工程,茶葉品質、營銷手段等缺一不可。不過,我認為茶葉品質是根本,而其余都是輔助。在茶品營銷初期,好的包裝或者合理的文化展示會讓消費者迅速對一個產品產生好感,但是最終吸引消費者的還是茶葉的品質。
我認為,在茶葉營銷里,口碑營銷是最穩定的,但是速度比較慢。這么多年,在面對我們產品的經銷商時,我們都會有一些規定:他們要懂我們的產品,而不是盲目的夸大其詞,或者曲解巖茶的本質內涵,要正面、正確地引導消費。要尊重我們的消費者,因為他們不是那么好被忽悠的。
對于今年的巖茶價格做一個預測如何?
今年天氣很好,風調雨順,這樣的天氣對農民最好。不過,在春茶生長的前期天氣雨水偏少,產量還是有一點影響。我想,今年的巖茶價格不大會大幅度上漲,價格上漲百分之十以內就是正常。去年武夷茶上漲的幅度太大了,幾乎達到了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百的上漲幅度。
今年,青葉價格和去年相比差不多,不過制茶師傅的工資漲了一些。我想,綜合起來,會引起價格上漲百分之十左右的事實。供求關系決定了武夷茶的價格還會穩步走高。
您認為立頓的茶文化和中國茶文化有什么區別?
我認為,立頓是工業化生產的結果,確切地說,它只是一種飲品,不是茶文化的范圍。文化是由爭論產生的,而中國的茶文化正建立在千變萬化的個性基礎之上,茶葉這種豐富的個性,讓茶文化被人們樂此不疲地去發現和探討,這就是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們很少去談論這泡立頓紅茶和那泡立頓紅茶的區別,標準化讓人們失去了比較和探究的樂趣。茶是可以“斗”的,可以比較的,是豐富而充滿情趣的。武夷巖茶尤其如此,喝武夷茶越久,人們越不敢在面對一泡茶的時候輕易下結論。同樣一款肉桂,我喝過蘭花香的,桂皮香的、水蜜桃香的、梔子花香的,甚至還喝過蘋果花香的;巖茶真的沒有絕對的東西可言,這也是巖茶的魅力。
從北斗茶葉研究所的大門里出來的時候,夜色正濃,滿天的星斗猶如伸手可摘。空氣中彌漫著茶青的味道,讓人禁不住沉醉其中。武夷山的春色很美,武夷山茶味正濃。我想,陳拯在這個春天里,一定會有更加堅實而美麗的收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