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沛

1974年出生的嚴天福坐在他位于桐木的“梁品記”辦公室里。辦公室的外面就是巍巍青山,層層的毛竹氤氳著山間的霧色,看上去沉穩而又大氣。辦公室里的嚴天福很安靜,和窗外的那些風景一樣,坦然而又閑適。
在嚴天福的辦公室里我們還看到這樣幾個大字:寧靜、致遠。那不是一般意義上作為點綴用的名人字畫,而是他自己讓人作為標語貼在墻上的。對于桐木人嚴天福來說,即便從事著炙手可熱的紅茶貿易,他還是保持著桐木人自己的純正與平和。
嚴天福對“梁品記”的運營有屬于自己的規劃。他說,近年來,武夷紅茶與大紅袍一樣,市場旺銷,梁品記也適應市場需求,生產了金駿眉、銀駿眉等上乘紅茶,并發明了蜂蜜味的正山小種紅茶,申請了專利。公司開發的20多款專版禮盒,在省內外均受到廣泛贊揚。目前,公司紅茶除本市銷售外,還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地,茶青收購價幾年間翻了幾番,為當地茶農增收作出了突出貢獻。
嚴天福還說,梁品記產品的防偽措施到位。因為經營正山小種紅茶尤其是經營紅茶精品金駿眉,防偽的設置成為嚴天福保障品牌信譽的第一道關卡。
另外,梁品記嚴格保障茶品的原料來源。說到這里,嚴天福指著窗外告訴我們道:知道嗎?公司身后的茶山就是梁品記的茶園。“梁品記”正山小種中心生產區位于風景自然保護區,另外,梁品記在保護區內還有多處茶葉基地,其中一些基地必須步行三個小時的時間才可以走到。正是這樣良好的氣候特征,決定了梁品記茶葉品質的優異。
在銷售上,梁品記在口碑經銷的基礎上兼顧品牌傳播。表面看去順其自然,但其實非常靈活。
對于企業未來的規劃,嚴天福說我們不僅僅要做一個茶葉的生產商,以后可能會更多地介入營銷領域,轉型成一個銷售型的企業。
2007年,當“梁品記”茶業公司在桐木關下悄然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不解嚴天福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個名字。嚴天福說,這個名字的選擇不是偶然,但也沒有那么多深刻的意義,它就是一個老字號而已。不過,嚴天福說,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老字號,因為這個老字號曾經在一百多年前的桐木制造了輝煌的商業成就。他說,在咸豐、同治年間就曾有頗具規模的“梁品記”茶莊,是當時武夷山最具有影響力的,產量占總市場80%的份額。
由于生產的正山小種紅茶是產于桐木關,是純正的正山小種,品質優異,每年新茶在福州競價拍賣時,洋買辦、均以“梁品記”小種為標準,質量優,口感好,成為當時的英國皇室的飲品。在《崇安縣志?物產茶》里記載,梁品記最多的時候有九十九個茶廠,這些茶廠遍布光澤、邵武、崇安等地。當年星村桐木將經營茶葉生意的叫“采茶”,桐木一帶采茶的茶莊大小約有二三十家,主要是收購正山小種紅茶,其中在當地有名的茶莊有:桐木廟灣的梁品記茶莊、星村的華記茶莊、永發茶莊、永茂隆茶莊等。據說梁品記茶莊是桐木的首富,家資數十萬,擁有正山內的廠戶(茶農)一百家,所經營的茶葉品質好,極有名望。當時茶界有句這樣的話“生成的品記,做成的華記”。
關于梁品記最牛的一則傳說是:梁品記的茶曾經是福州一帶最知名的茶葉品牌,如果梁品記的茶不到,很多茶客寧可不買茶。現在,在福州,七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還知道“梁品記”這個名字。
嚴天福說,也許是心慕老字號曾經的輝煌,他在創業之初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梁品記”這個名字作為自己的品牌。同時,他總覺得自己冥冥之中和這個名字有很有緣,他的前幾世就曾經是梁品記的一員。
也許,重塑梁品記昔日的輝煌,對于嚴天福來說并不是一個遙遠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