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英 謝艷梅 王鳳珍 幸莉萍 黃華春
(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江西贛州 341000)
心電監護過程中相關問題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
謝紅英 謝艷梅 王鳳珍 幸莉萍 黃華春
(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江西贛州 341000)
心電監護 假參數 護理
心電監護儀在臨床使用中具有實用、準確、無創、安全、高效的特點,是醫護人員診斷、治療、搶救及護理的重要監護系統[1]。它可以24 h連續動態地監測病人的心電變化,迅速地評估患者的病理生理改變,預測疾病的發展趨勢及治療效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但是,在監護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導致相關問題發生,如參數不準確或形成假象,而迷惑醫護人員,延誤診治,甚至引發錯誤的處理措施,產生與醫療期望相背馳的結果。針對這個問題,我們2009年1月~2009年6月對綜合性ICU心電監護過程中所產生的假參數現象作了詳細的觀察和記錄,并采取了相應糾正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2009年6月入住我院ICU患者1 920人次,其中男性1 181人次,女性739人次;年齡16~85歲,平均年齡48.5歲。
1.2 方法 入科后,均使用心電監護24 h連續動態度監測,直至出科。監護時間最短 42 h,最長2 304 h。觀察并記錄心電監護過程中各種假參數發生的性質和頻率以及處理后的效果。
1.3 結果 1 920人次中,發生假參數220人次。經過處理后這些問題均得到糾正。相關問題(假參數)(表1)。
表1 相關問題(假參數)在本研究中的發生情況
2.1 假性心率偏慢 220人次中發生假性心率偏慢(測得的心率比實際的慢)共91人次,約占41.26%。由于在心電圖的波形中R波振幅最高,因此監護儀是通過感知R波振幅計數心率,當R波振幅太小,監護儀無法感知從而計數出的心率較實際心率慢。在監護過程中,R波的振幅時高時低,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監護儀感知R波的靈敏度。有時候監護護士經驗不足或不懂監護儀的工作原理,而將監護儀測得的參數直接記錄,這樣就為醫療診治提供了一種假參數。在監護過程中,當R波太高時可以降低振幅,太低時應升高振幅。在本次觀察中,心率偏慢現象經提高振幅均得到糾正。
2.2 假性心率偏快 220人次中發生假性心率偏快(測得的心率比實際的快)共56人次,約占25%。由于監護儀是通過感知R波振幅計數心率,當P波或T波振幅高時,也就是達到監護儀所設定的計數心率的高度,高振幅的P波或T波就會被記錄為一次心率,這樣一個心動周期的R波和P波(或T波)被監護儀計數為2次的心率,導致心電監護儀計數心率為實際心率的2倍,因心電監護是摸擬導聯,在監護過程中T波最容易被感知。此外,其它的干擾波一旦被感知到也會被誤認為是一次跳動。當所顯示的參數突然增加時,應該數一數R波的頻率或用聽診器測聽病人的實際心率,監護儀心電波形每一屏幕顯示的時間是6 s。因此,只要數一下從屏幕開始到屏幕結束的R波顯示的次數再乘以10就是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本次研究中42人次是T波過高導致心率雙重計數,經改變監護導聯為aVR后得到糾正;14人次是其它因素所導致,經改變監護導聯和排除干擾因素后均得到糾正。
2.3 假性心律失常 由于干擾等原因,非心臟激動
而發生于心電圖上的心律失常,稱假性心律失常心[2]。220人次中發生假性心律失常共32人次,約占14.54%。心電監護儀都有提供心律失常報警的功能,在使用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這項報警的準確性,如電極片和/或導聯線銜接處接觸不好,其它干攏波。處理方法:檢查導聯線和電極片,檢查地線,排除其它干擾因素。另外,因心電監護的導聯是模擬導聯,不能作為心律失常的診斷依據,一但心電監護儀提示有心律失常時,最好及時做標準導聯的心電圖,以便進一步仔細分析心律失常的類型和原因。本組患者中13例出現室顫假報警,經過使用濾波器功能并提高振幅后得到糾正,其余19例經過調整電極排除干擾后均糾正。
2.4 假性ST-T波改變 220人次中發生假性ST-T波改變共26人次,約占11.81%。ST-T受很多因素干擾,如基線不穩、電析片接觸不好、病人寒戰、肌緊張等。處理方法:排除上述因素。大多數多功能監護儀都不能準確分析ST-T的改變,如果要準確分析ST-T必須做標準導聯心電圖。監護儀ECG并不能完全替代標準心電圖機,因為目前的多參數監護的ECG波形一般不能提供ECG波形更細微的波形圖,細微結構診斷能力還不很強,這主要是由于兩者的目的不同,監護的目的主要是長時間、實時地監測病人的心率情況,而心電圖機的結果是在特定條件下,短時間的結果[3]。
2.5 假性心臟停搏 220人次中發生假性心臟停搏共16人次,約占7.27%。心臟停搏心電圖波型很容易辯認,就是一條有極細微波紋的水平線,應與導聯線脫落的幾何直線區別。當電極脫落或R波振幅太小監護儀無法計數心率時均可出現假報警。處理的方法快速檢查導聯線是否連接,電極片有無脫落,調整振幅。本次研究11人次是由于電極脫落所致,其余5人次是由于R波振幅太低所致,經過提高振幅后得到糾正。
在危重病人的心電監護過程中,準確的數據直接關系到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也是反映重癥監護室的監護質量好與差的重要內容之一。假參數往往引發錯誤的處理措施,延誤治療。護士在監護過程中不得完全以監護儀代替體格檢查和各參數的手工測量,尤其對監護參數有疑問時更應采取其他措施采集患者生理參數,排除假參數。
[1]王心,李梅,李青.心電監護儀對病人造成醫源性損傷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現代醫藥衛生,2005,21(6):721-722.
[2]魯聞燕,俞中妹.心電監測波形干擾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3):271-272.
[3]姜興東,張福勇,張博.便攜式多參數監護儀的測量原理與使用中的注意事項[J].醫療裝備,2004,2:19-20.
ECG False parameters Nursing
謝紅英(1963-),女,江西,本科,主任護師,護理部副主任,從事危急重癥救護、護理管理和護理教學工作
R472.9
B
1002-6975(2011)13-1237-02
2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