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生 于家鳳
(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輪機工程系,南京 211170 )
輪機自動化中,無論是機械式,模擬式還是數字式控制器,普遍采用PID控制算法。PID控制參數整定的優劣直接決定著控制過程動態性能的好壞。通過計算機仿真來整定PID控制參數的傳統方法要用到大量控制理論和計算機編程方面的知識,比較抽象,不易被輪機員所掌握。可視化編程環境為解決此類困難提供了便捷的手段。所謂可視化編程,指的是無須編寫或只須編寫很少的程序代碼,隨時可以看到運行結果,程序與結果的調整同步,這樣能夠極大提高工作效率[1]。
MATLAB是一個適用于科學計算和工程用的數學軟件系統,歷經多年的發展,已是科學與工程領域應用最廣的軟件工具[2]。該軟件具有以下特點:數值計算功能強大;編程環簡單;數據可視化功能強;豐富的程序工具箱;可擴展性能強等。Simulink是MATLAB下用于建立系統框圖和仿真的環境。Simulink環境仿真的優點是:框圖搭建方便、仿真參數可以隨時修改、可實現完全可視化編程。
本文以工程控制中常用的直流伺服電機控制為例,演示了在Simulink環境下PID參數可視化整定及動態仿真的過程,為PID參數整定提供參考。
本文采用的直流伺服電機的物理模型與參數如圖1所示。圖中:ua—電樞輸入電壓(V);uq—感應電動勢(V);ia— 電樞電流(A);Ra— 電樞電阻(Ω);La— 電樞電感(H);θ— 電機輸出轉角(rad);Tg—電機電磁轉矩(N·m);J—轉動慣量(kg·m2);B—粘性阻尼系數(N·m·s)
2.2.1 基本方程組
根據基爾霍夫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對圖1所示的電機列基本方程組:
圖1 直流伺服電機的物理模型
2.2.2 電機的傳遞函數
對式(1)—(4)進行拉普拉斯變換,得
消去方程組的中間變量,整理得電機系統的傳遞函數
其中:J=3.23 mg·2m ,B=3.51μN·m·s,Ra=4 Ω,La=2.75 μH,K t=K e=0.03(N·m)A
PID控制是將設定值r(t)與輸出反饋值C(t)的偏差e(t)=r(t)-C(t),按比例、積分、微分運算后,并通過線性組合構成控制量u(t),對控制對象進行控制,如圖1所示,所以簡稱為P(比例)、I(積分)、D(微分)控制器。
圖2 PID 控制原理
(1)PID控制器的微分方程
式中:Kp為比例系數,TI為積分時間,TD為微分時間
(2)PID控制器的傳遞函數
本文所述電機系統(式(9))要求在電壓輸入端輸入單位階躍電壓(1 V)后,直流伺服電機的轉軸應能輸出1 rad轉角,且應同時滿足下列要求:系統調整時間ts<0.04 s,最大超調量Mp<10﹪,系統穩態誤差ess=0。
在Simulink中搭建圖3所示方框圖,設置仿真環境的參數。運行后顯示如圖4所示開環系統對單位階躍輸入的響應,即直流伺服電機輸入單位階躍電壓時,電機的輸出轉角呈直線性上升。仿真結果表明,該系統沒有達到預期的設計要求。
圖3 開環系統階躍輸入響應方框圖
為了使系統能夠達到設計要求,在圖3的前向通道上設置一個PID控制器,基于Simulink構建如圖5所示的閉環系統來校正直流伺服電機的轉速。分別雙擊3個“Gain”元件,在其對話框里填入相應的Kp,Ki和Kd數值,即可構成P、PI、PID控制器.
圖4 開環系統階躍響應曲線
4.3.1 比例(P)控制校正
為使在要求的時間內達到設定的角位移,比例增益應盡可能大,以提高比例作用的強度,但必須同時考慮系統的穩定性。采用單純的比例控制,其調整時間和超調量是一對矛盾,無法同時滿足,要縮短調整時間,就要加大比例增益,但超調量也同時加大了。經過多次參數選擇,當Kp=10、Ki=Kd=0時,運行后,得到圖6,階躍響應曲線較為理想,呈現接近75%衰減率的振蕩過程。由圖6可知0.04 s時的穩態誤差為0.2044,超調量接近50%,均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特別是調節過程0.08 s后才能逐步進入穩態。
圖5 PID校正系統階躍輸入響應方框圖
圖6 P校正系統階躍響應曲線
由上述分析,對圖6所示的動態過程,首先要采取措施縮短調整時間,減小超調量。
4.3.2 比例微分(PD)控制校正
微分作用具有超前控制能力,可抑制最大動態偏差,提高系統的穩定性。但微分作用又不能單獨使用,因為它的輸出僅與偏差的變化速度有關,如果偏差存在而不變化,微分作用是沒有輸出的。現將比例和微分控制結合使用,控制作用互補,組成PD控制器。令Kp=10,Kd=0.2,Ki=0,運行后,系統的階躍響應曲線如圖7所示,由圖可知,此時動態過程的品質指標大幅度提高,其超調量、調整時間等均能滿足設計要求,只是在調整時間范圍內的穩態誤差尚需進一步減小。由于加入微分了作用,系統的穩定性提高了,可適當增加比例增益,以減小穩態誤差。令Kp=14,Kd=0.2,Ki=0,運行得到圖8的響應曲線,和圖7相比,在0.04 s時的穩態誤差由0.0136減小到0.0029。
圖7 PD校正系統階躍響應曲線
圖8 改進比例系數后PD校正系統階躍響應曲線
圖9 PID校正系統階躍響應曲線
3.3.3 PID控制器校正
從比例、微分作用的原理[5]可知,PD作用無法完全消除穩態誤差,而積分作用主要用于消除靜差[6]。為此,在PD作用的基礎上加入積分作用,設Ki=200,以使穩態誤差減至0。
運行得到如圖9所示的階躍響應曲線,由曲線可知其響應過程產生了超調,在0.04 s處的穩態誤差為0.024,未達到設計要求。究其原因,是積分作用太強而產生了過調,考慮到此時其穩態誤差已很小,稍有積分作用即可,于是令Ki=20,運行后得到圖10所示的曲線,超調量為0%,在0.039 s處的穩態誤差已為0,性能高于設計要求,穩定、準確、快速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通過上述實例的演示可知,在Simulink仿真環境下,建模簡潔,修改參數方便,無須編寫或只須編寫很少的程序代碼,就能準確、清晰地測繪出直流伺服電機對單位階躍的輸出響應曲線圖,且有很高的量化精度。這種預見性,為系統PID控制規律的選擇和參數整定提供了可視化而精確的依據。
圖10 滿足要求的 PID校正系統階躍響應曲線
[1] 龐中華,崔紅. 系統辯識與自適應控制MATLAB仿真[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9.
[2] 薛定宇. 控制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MATLAB語言及應用(第2版)[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 白繼平, 許德輝. 基于MATLAB下的PID控制仿真[J]. 中國航海,2004(4):77-80
[4] 陳平. 不完全微分型PID控制的應用研究[J]. 機電技術,2006(4):31-32
[5] 周暉. 基于MATLAB的PID參數整定[J]. 艦船電子對抗, 2008(4): 107-109
[6] 齊劍玲, 曾玉紅, 劉慧芳. PID調節器的仿真研究[J].海淀走讀大學學報, 2004(1):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