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航務管理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9)
2010年初春,哈爾濱氣候異常,出現了較大雪情,且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風雪。這種天氣情況給當地交通代來很大不便,同時也影響到了哈爾濱機場的正常運行。
在這段時期里,哈爾濱機場儀表著陸系統的下滑臺出現了告警關機的情況,經檢查是場監控器數據不正常。
對于這種特殊氣象條件下出現的設備告警關機,不光要對故障原因進行分析,而且要對故障如何處理以及如何預防方面進行研究。
場監控器監視的數據是Course/Path DDM值,該監視數據正常理想值應該是0,也就是說從場監控器接收到的信號中,航道DDM應該為0,如果該值超過允許的容限產生告警,那么就說明空間信號發生改變,不一定能正確提供使用了。
對下滑臺的幾次告警關機情況進行分析。一方面是因為下滑保護區場地積雪較深,另一方面是因為有雨加雪,春天天氣晝夜溫差較大,凍融循環,在保護區范圍內形成一層冰蓋或冰雪混合層。這樣導致下滑保護區場地發生改變,下滑反射面升高,使空間信號發生改變,最后導致下滑臺告警關機。

圖1
對于這種特殊情況,先是通知塔臺關閉的下滑臺不能提供使用,然后發布關閉該臺的航行通告。然后聯系飛行區場務部門出動鏟車對下滑臺保護區范圍內的積雪進行清理。隨著積雪的清理,下滑臺保護區場地恢復正常,場監控器監視的數據逐步恢復正常,告警消失,設備恢復正常使用。設備穩定正常運行后,發布開放該下滑臺的航向通告。
由于這種情況以前從未遇到,因此對導航工作人員是一種考驗,不過通過及時的處理,保證了導航設備的正常運行。
針對類似事情的處理,對這種極端氣候條件下導航工作人員的應對措施應該有一定的考慮。
結合導航臺的場地規范,可以制定下滑反射區防冰雪預案。
在導航臺場地規范中,可以看到下滑保護區如圖1所示。
圖1中,D是天線至跑道著陸端的距離,U為60m,V是天線至跑道中心線的距離,W為30m,X為120m,Y為360m或距離D(取其大者),L為900m或至機場邊界或至平滑地面的終止點(取其小者)。
其中場地保護區“A區”規定最為嚴格,規定如下:場地保護區的“A區”,不應種植農作物,雜草的高度不超過0.3m,縱向坡度與跑道坡度相同,橫向坡度不大于±1%,并平整到設計坡度的±4cm范圍內。在該區內,不應停放車輛和飛機,不應有任何的地面交通活動。
根據下滑保護區的相關規定可以制定其防冰雪預案。
防冰雪預案主要考慮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日常除冰雪的工作,主要是在冰雪季節加強對下滑臺保護區積雪情況進行監視,當保護區A區范圍內積雪厚度超過20cm時,需在停航時間范圍內對該區積雪進行清理,要求清理后場地平整。
另一方面是出現場監控器告警關機時的處理。此時需通知塔臺該下滑臺不能提供正常使用,并發關閉該臺的航行通告,然后再對下滑保護區范圍內的積雪進行清理。
這樣的處理程序對發生類似情況的處理有指導意義,值得其他機場借鑒和參考。
其實,同樣的不光是積雪,凡是在保護區范圍內可能過高的物體,都應該引起注意,比如草過高,等等,配合場監控器的監視情況,都應該及時提前進行處理,確保導航設備的正常運行。
本文對大雪使得下滑臺天線保護區場地發生變化導致下滑臺告警關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事情的處理流程進行了總結,同時針對該情況提出了下滑反射區防冰雪預案。該預案不光有預防事情發生的措施,還有事情發生時的處理方案。這對類似事情的預防和處理有指導意義。
[1]鄭德華,全向信標和儀表著陸系統[M].國防工業出版社,1992.
[2]MH/T 4003-1996,航空無線電導航臺和空中交通管制雷達站設置場地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