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振,任志亮
(1.青島市地下鐵道公司,山東青島 266001;2.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濟南設計院,濟南 250022)
青島地鐵一期工程(3號線)清江路站位于清江路和哈爾濱路十字路口處,沿哈爾濱路呈東北—西南方向布置。哈爾濱路是連接市區和李滄商貿區的便捷通道,現狀為雙向4車道,車流量較大;站位西北角沿道路由北向南依次是青島市機動車駕駛舒適度檢測中心、青島之星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和天驕印務有限公司;站位東北角為山丘耕地;東南端為青島市自來水加壓站[2]。
清江路站總長189.0 m,站臺寬度10 m,隧道開挖總寬度20.36 m,總高度17.352 m,主體隧道拱頂厚度為0.7 m,覆土厚度6.2~8.7 m,拱頂圍巖Ⅲ~Ⅴ級。車站主體橫斷面采用單拱大跨結構,結構形式為雙層單拱直墻、平底板復合襯砌結構,中樓板及其梁柱體系為二次結構,與側墻為鉸接接頭,在側墻二襯設牛腿承托。對于客流量較小的車站,采用單拱大跨結構形式,站內空間開闊,建筑上簡潔美觀,而且單拱車站結構輪廓圓順,復合式襯砌的防水層可以很好消除多拱車站的積水溝槽問題,單拱大跨車站結構樣式如圖1所示。車站主體初支采用格柵鋼架和噴射厚度為0.35 m的C25早強混凝土。車站主體采用雙側壁導坑工法進行施工,在中風化巖層中且巖體整體性較好的地帶分6塊進行施工;在破碎帶或強風化巖地帶分9塊進行施工。

圖1 清江路站淺埋暗挖單拱大跨車站結構樣式
地下車站結構形式和施工方法的選擇,受沿線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以及所處環境、地面建筑物、地下構筑物、河道交通、道路交通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方案的選擇不僅要滿足地鐵工程本身的使用功能,同時也要滿足合理開發利用地上、地下有效空間的要求,并考慮由于施工給周圍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對應不同的施工方法,結構形式也各有不同。車站結構形式與所采用的施工方法相適應,同時需要多方案比較、綜合考慮,既要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結構合理,方便施工。
清江路站擬采用淺埋暗挖單拱大跨結構。對于巖層條件較好的車站,采用單拱大跨形式施工風險不大,支護成本不高,施工工序簡單,工期短,同時車站埋深淺,建筑功能較好,具有較大優勢。對于巖層條件不太好、又需要暗挖的車站,采用塔柱式車站形式,將大跨度隧道變為小跨度隧道,可減小隧道埋深(可抬高約3 m),降低施工風險,是對結構受力有利的形式。但施工工序復雜、轉換多,工期長。因此,清江路站擬采用淺埋暗挖單拱大跨結構。
為真實模擬主體橫斷面受力情況,選取清江路站單拱大跨典型斷面,建立有限元模型,對結構受力情況進行分析。計算模型采用SAP2000通用計算軟件進行內力計算,計算考慮施做完中板時水土同時作用的施工工況,對主體結構橫斷面進行受力分析,研究結構受力的合理性。采用的結構斷面拱頂覆土深度為9.13 m,主體斷面計算模型選取最不利地質條件處的截面,此處拱頂覆土厚度為9.13 m,地層情況自上而下依次為①1素填土(厚度為1.38 m)、○15全風化花崗巖(厚度為1.0 m)、○16上強風化花崗巖(厚度為2.0 m)、○16中強風化花崗巖(厚度為 2.4 m)、○16下強風化花崗巖(厚度為 13.4 m)、○17中風化花崗巖(厚度為1.5 m)、○18微風化花崗巖(厚度為1.7 m),建議抗浮設防水位絕對高程按45.0 m取值。計算模型中各土層的參數取值見表1[6]。車站主體標準斷面計算簡化模型及荷載布置見圖2。
根據以上參數、車站主體標準斷面計算簡化模型及荷載布置圖,計算分別考慮施做完二襯時水土同時作用、全水無圍巖壓力、全圍巖無水作用和中板澆筑后水土同時作用時4種施工工況,對主體結構橫斷面進行受力分析,通過計算分析分別得到4種工況下構件強度組合的結構彎矩圖(圖3~圖6)。選取正負彎矩區最大值進行內力比較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

表1 各個土層參數取值

圖2 車站主體標準斷面計算簡化模型及荷載布置

圖3 水土同時作用時的彎矩圖(單位:kN·m)

圖4 全水無圍巖壓力作用時的彎矩圖(單位:kN·m)

圖5 全圍巖無水作用時的彎矩圖(單位:kN·m)

圖6 中板澆筑后水土同時作用時的彎矩圖(單位:kN·m)

表2 各工況下內力值
通過內力圖的比較分析,可得到在水土同時作用并且有中板支撐時結構為最不利荷載工況,選取此種工況下的內力進行配筋計算,則車站主體結構二襯配筋較為經濟合理。
清江路車站主體位于哈爾濱路下,哈爾濱路車流量較大,為保證車站主體隧道開挖過程中的安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開挖工作面的觀察和記錄,判斷其穩定性并預報開挖面前方的地質情況,從而有效地指導施工。在施做拱部和邊墻初期支護時,打設2根φ25 mm長度為3 m的鎖腳錨管,用于固定格柵鋼架。在拱部150°角度間打設超前小導管,起到加固地層的作用。側墻支護采用長度為4.5 m的φ22 mm砂漿系統錨桿,砂漿系統錨桿斜向下15°打設,在中風化花崗巖中環向1.5 m、縱向1.0 m梅花形布設。車站大里程端多處有破碎帶及煌斑巖夾層,左右線地質條件差距較大,在大里程端主體進洞穿過Ⅴ級破碎帶位置處打設大管棚,用于加強地層,從而保證施工的安全。
采用淺埋暗挖法,可有效降低出入口電梯提升高度,減少車站主體二襯中鋼筋的使用量,從而有效地降低了施工造價和后期地鐵運營成本。采用單拱大跨結構,可有效地減少側墻與拱部銜接部位的應力集中,使結構受力更為合理。因此,淺埋暗挖單拱大跨結構在青島地鐵一期工程(3號線)地鐵車站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1]陳景安,王正壽,王會英.淺埋暗挖技術在北京長安街過街通道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1996,26(1):468-470.Chen Jingan,Wang Zhengshou,Wang Huiying.The Application of Shallow Underground Excavation Technology on Channel over Street Constructing Process of Chang'an Street Beijing[J].Architecture Technology,1996,26(1):468-470.
[2]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市地鐵一期工程(3號線)清江路站車站主體結構施工圖[Z].青島: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2010.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LTD.The Constructiong Drawing of The first Phase of Qing Dao Metro(Line3)Project Qing Jiang Road Station Main Structure[Z].Qing Dao:2010.
[3]GB50157—2010,地鐵設計規范[S].GB50157—2010,Code for Design of Metro[S].
[4]GB50299—2003,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GB50299—2003,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Metro Engineering[S].
[5]TB10204—2002,鐵路隧道施工規范[S].TB10204—2002,Code for Design on Tunnel of Railway[S].
[6]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島市地鐵一期工程(3號線)地質勘察一標段清江路站詳細勘察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Z].青島: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有限公司,2010.Qingdao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urvey CO.,LTD.Qingdao Subway Project(Line 3)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first Construction Tenders Detailed Investigation Stage of Qing Jiang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Z].Qing Dao:2010.
[7]GB/T 50476—2008,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S].GB/T 50476—2008, Code forDurability Design ofConcrete structures[S].
[8]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S].GB50010—2002,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S].
[9]廖彩鳳,周順華.淺埋暗挖地鐵車站合理埋深探討[J].地下空間,1999,19(2):121-125.Liao Caifeng,Zhou Shuihua.Study on Rationality depth of Shallow underground Excavation Metro Station Underground Space,1999,19(2):121-125.
[10]張先鋒.對硬巖地層地鐵車站結構設計的認識與思考[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22(3):476-480.Zhang Xianfeng.The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of The Hard Rock Formation Subway Station's Structural Design.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3,22(3):476-480.
[11]同濟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青島市地下鐵道工程合理埋深專題研究報告[R].上海:同濟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1991.Tongji University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ion.The Research Report of Qingdao Subway Reasonable Depth on the QingDao Mass Underground Railway Project[R].1991.
[12]紀秋林,鄧 勇.淺埋暗挖大跨徑車站隧道的施工開挖方法[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9(4):83-84.Ji Qiulin,Deng Yong.The Excavation Method of Shallow Underground Excavation and Long-span Structure on Subway Station[J].Communications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2009(4):83-84.